王樹文,林鴻程,敖秋月,韓小玲,吳柱國
(廣東醫科大學,廣東東莞523808)
診斷學實驗教學創新模式的探索*
王樹文,林鴻程△,敖秋月,韓小玲,吳柱國
(廣東醫科大學,廣東東莞523808)
實驗教學是診斷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不僅能增強醫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且更重要的是能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和技能操作能力。基于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從實驗教學隊伍、實驗教學平臺、實驗教學方法及實驗考核制度4個方面對診斷學實驗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探索。實踐證明,診斷學實驗教學創新模式在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醫學生綜合能力方面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教學方法; 教育改革; 診斷學; 實驗教學
診斷學是應用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疾病進行診斷的一門學科,是連接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橋梁,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實驗教學是診斷學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培養醫學生動手能力與臨床思維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目前,診斷學實驗教學體系尚不完善,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強化醫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醫學生創新思維是新時期對其提出的更高要求[2-3]。鑒于此,作者從實驗教學隊伍、實驗教學平臺、實驗教學方法及實驗考核制度4個方面對診斷學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和探索。
實驗教學隊伍是發展高等醫學教育事業,提高醫學教學質量,培養優質醫學人才的關鍵。
1.1 提高實驗技術員地位 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員是實驗教學的兩股主要力量,缺一不可。二者除分工和責任不同外,沒有地位高低之分。肯定實驗技術員工作的重要性,不僅能提高實驗技術員地位,且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1.2 重視學歷層次,發揮年齡優勢 嚴格把關人才質量,競聘教師崗位須博士研究生或以上學歷,競聘實驗技術員崗位須碩士研究生或以上學歷;鼓勵原有低學歷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員繼續深造,不斷提高學歷層次。不論是專職或兼職實驗教師或實驗技術員,若既要應對緊張的臨床工作,又要完成繁重的實驗教學任務就會受到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因此,合理分配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年輕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員優勢,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1.3 提高專業知識理論水平,增強專業技術能力 實驗教學隊伍的理論水平和技術能力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核心,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的專業技術,必要時需到高一級醫學院校或技術先進的醫院進修學習新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以便更好地為實驗教學服務。
實驗室是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和保證教學質量的依托,是教師傳授知識與展現風采的舞臺,是醫學生學習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場所。本校以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基礎,以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為目標,對診斷學實驗室進行了科學規劃和設置[2]。
2.1 建立多功能實驗室,滿足多元化教學需求 近年來,隨著實驗診斷學的快速發展,實驗教學內容不斷更新及多元化教學手段的普遍應用,功能單一的實驗室已遠不能滿足教學和科研需求,建立多功能實驗室已成為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本校根據實際情況和診斷學特點,合理規劃后建立了4個技能訓練室。每個訓練室配備12張實木診查臺,1套多媒體教學系統;其中的1個訓練室還配備1套帶3個高清攝像頭的數字系統。多功能實驗室具有體格檢查訓練、病例討論、播放教學錄像、觀摩現場教學查房、模擬穿刺訓練等功能,既能滿足多元化教學需求,又達到科研要求。
2.2 更新模擬教學系統,保證模擬教學質量 模擬教學是實驗教學中極其重要的輔助手段,已有研究表明,逼真的模擬教學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4]。本校原有3個心、肺、腹部模擬診斷實驗室,共有48套智能心、肺、腹部檢查系統,可供3個班的學生同時進行練習。由于該系統購置時間長(2005年購置),使用頻率高,導致計算機運行緩慢,部分軟件功能喪失,模型殘舊,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效果,因此,2015年本校花巨資將模型全部更換,將軟件升級,為模擬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訓練場所。
2.3 籌建模擬醫院,解決見習困境 基于本校東莞校區非直屬教學醫院患者和病種少的困境,本校2006年建立了模擬醫院,既保證了校內見習質量,又彌補了校外見習的不足。
2.4 建立教學網站,提供師生交流平臺 充分利用校園網的便利,建立診斷學實驗教學網站。網站包含診斷學
習題庫、教學錄像、精品課堂、名師風采、實驗創新設計、學科發展最新動態和科研等內容,可供年輕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及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交流。
教學方法是診斷學實驗教學的重點之一,也是實驗研究的重要領域。當前,國內外實驗教學方法呈多元化發展趨勢,若要培養具有理論水平高、動手能力強和臨床思維活的醫學生就必須創新實驗教學方法。
3.1 注重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關懷是行醫的根本,是醫學生應當具備的一種素養。傳統實驗教學往往只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和臨床技能訓練,忽視對學生人文關懷精神培養。目前,由于醫療制度不健全和一些不良媒體歪曲宣傳,導致“醫鬧”層出不窮,傷醫事件屢見不鮮,因此,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針對這一缺陷,本校不斷加強對醫學生思想的引導,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到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應如何關切患者疾苦及其相關問題,如何積極為患者排憂解難,如何為患者營造輕松的診治氛圍,如何在患者面前樹立美好形象。
3.2 優化實驗教學內容,規范實驗教學手段 以最新版診斷學教材為基礎,緊扣實驗教學大綱,精心編寫《診斷學實習手冊》;根據專業發展和社會需求適時調整實習大綱和更新實習內容;縮小驗證性實驗比例,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性實驗課時;堅持實驗教案細致化、實驗準備充分化、實驗設計科學化。積極探索先進的實驗教學方法,如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模擬教學、標準化患者教學等,逐漸規范實驗教學手段。
3.3 打破枯燥沉悶,活躍課堂氣氛 醫學實驗教學與其他專業不同,是一種比較枯燥沉悶的過程。實驗教師語言幽默風趣、示教形象生動就會打破這種枯燥沉悶局面,使學生能輕松掌握理論知識,快速提高操作技能。除此之外,賞罰分明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問時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或回答錯誤則讓其當場做5~10個俯臥撐,以示懲罰;回答正確則給予獎勵實驗平時分0.5~1.0分。實踐證明,該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5]。
3.4 開放式實驗教學 開放式實驗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重復的實驗教學模式,側重于教師的引導啟發和學生的個性化發揮,適應創新性人才培養要求,是一種已被公認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良好方法,是衡量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6]。根據學生專業和要求不同,采取不同開放方式,臨床專業學生實驗開放次數較非臨床專業學生多,前者每次開放時間為2小時,每次安排1名教師指導。開放式實驗教學,實現了實驗內容、實驗資源和科研條件共享,很好地彌補了實驗教學時間和內容的不足,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
建立全面、客觀、公正的實驗考核體系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檢查實驗教學質量、評估實驗教學水平的主要手段[2]。
4.1 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考核 一是教學督導組的考核,采取定時聽課、抽查、座談等形式進行考查;二是學生的評價,采取發放《實驗課滿意度調查表》問卷調查和網上反饋等形式。2種考核均為優秀者以年度評為優秀作為獎勵;2種考核均不合格或其中1種不合格者取消年度評優和帶教資格,扣取一定數額績效工資,且只有重新考核合格才能再次參與實驗教學。實行考核制度,杜絕了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學習和工作的惰性,調動了二者的積極性,有效保證了實驗教學質量。
4.2 學生學習效果考核 規定實驗考核分數占診斷學總成績的30%。具體分值分配:平時成績(包括病歷書寫)5分,心、肺聽診10分,技能操作15分。考核方法:必考和抽簽。操作考核進行抽簽,其余考核內容為必考。操作考核內容:問診,心、肺、腹部檢查,模擬胸膜腔、腹膜腔、骨髓、腰椎穿刺等[2]。實驗考核體系的建立引起了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檢驗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顯著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7]。
綜上所述,診斷學實驗教學是強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途徑[8]。通過對診斷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探索,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全面培養了學生的科學作風、臨床操作,以及綜合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水平,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思維和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
[1] 郭懷蘭,王建洲,王靜,等.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課程的教學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1):2052-2053.
[2] 曹景花,李振鋒.臨床醫學專業診斷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6):144-146.
[3] 李稻,劉瑋,馮雪梅,等.強化功能學實驗教學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0,30(5):762-764.
[4] 王小平,李雅蘭,陳劍,等.高級綜合模擬人聯合PBL進行麻醉學教學的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24(1):50-51.
[5] 吳銀俠,袁小燕,李彥樹,等.ECS教學結合CBL、PBL教學模式在臨床技能強化訓練中的應用探索[J].重慶醫學,2016,45(10):1425-1427.
[6] 沈秀,張黎,戎紅仁,等.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提升大學生科學素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3):163-165.
[7] 敖秋月,王樹文,尹金寶.病理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6):2534-2535.
[8] 黃曉玫,李鴻飛,黃濤.強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2):1-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2.051
C
1009-5519(2016)22-3539-02
2016-08-27)
廣東省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2014-37)。
△通訊作者,E-mail:gdmclhc@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