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卿君
(曲靖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劉卿君
(曲靖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在2014年以前,大部分人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過多,到今天中國經濟增速放慢的情況下,外匯儲備減少過的情況下,又有一部分人擔心中國的外匯儲備不足以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本文通過研究匯率與經濟增長以及外匯儲備之間的關系發現匯率跟經濟增長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這種相關性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經濟增長直接帶來了外匯儲備的增長,但同時外匯儲備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同時外匯儲備的增長帶來經濟增長一定的阻力,特別是在2005年中國的匯率制度下,外匯儲備帶來的經濟增長作用是非常明顯,但是匯改以后特別是今年的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外匯儲備減少的情況下,匯率也開始變得波動區間越來越寬。
外匯儲備;經濟增長;匯率
2014年6月達到近4萬億美元的峰值,此后不斷下降。至2016年9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已到達31663.82億美元。2005年7月匯改后人民幣對各種外匯都處于升值的狀態,外匯儲備也是一路上揚,一直到2014年人民幣匯率兌美元升到這次匯改的最高點1美元兌換6.04人民幣,此后人民幣兌美元整體趨勢是一路下探,到2016年10月1美元兌換6.66-6.67元人民幣之間,我們的外匯儲備也是一路下跌到了3.16萬億美元附近。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有表現為增速放緩的態勢。外匯儲備與匯率以及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如何,外匯儲備規模是否適度。一直是我們關心的關心的話題,本文試圖解釋這些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外貿易的不斷增加和以美元為代表的大量外匯的流入。使得我國的外匯儲備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我國從1978年到2013年以來的外匯儲備一直處于一個穩步上升的階段,可以發現至2003年以后我國的外匯儲備增長額都超過千億美元,并且從2006年以后首次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一直到2014年6月我國的外匯儲備一直處于增長的階段,此后我國的外匯儲備就處于一個下降的趨勢,尤其是最近幾個月我國外匯儲備更是有比較明顯的下降。
外匯儲備增長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自08年金融風暴以來,我國國內有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進入20世紀以后我國的GDP除了2009年的經融危機全世界的經濟都低迷的情況下增長率不足10%以外,每年的增長率都超過10%。經濟的快速增長說明我國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得到增強,從而擴大了出口貿易。同時我國自加入WTO以后也加快了與世界經濟的接軌。所有這些因素都成為了我國外匯增長的基礎。
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直接原因是國際收支的雙順差。近幾年來國家雖然在加快經濟轉型,努力將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但毫無疑問中國目前依然還在是“世界工廠”充足的勞動力和完善的技術使得中國制造的產品都能在國外市場依靠價格優勢取勝。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實行的是比較開放的開放的投資政策,這就吸引了許多外國的投資商來到中國投資。從而促進了資本投資項目的快速增長。加上資本項目管制和匯率制度使外匯儲備增加。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其外匯儲備的獲得形式很多,但是主要集中在一下幾個方面:第一,政府為了對國民經濟進行一定的干預而自動對外匯儲備進行一定的增減。第二,可以通過用本過的貨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進行互換來影響外匯儲備。第三,國家政府可以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向國際上的金融機構借錢來充當本國的外匯儲備。第四,當國際進出口貿易之間出現資金的積累或虧損時也會產生或削減一定數量的外匯儲備。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的來源不同,一般來說,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要擁有更加完善的金融體系。同時對金融市場的干預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發達國家一般通過向金融機構借款來補充外匯儲備,同時發達國家的貨幣在世界上兌換比較方便,這些因素是發達獲得外匯儲備的主要因素,而發展中國家則主要通過“出口導向型”經濟調節國際收支平衡來獲得外匯收入。對于我國來說,長期存在的經常賬戶、資本與金融賬戶的雙順差,造就了我國外匯儲備的大量積累。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盈余時很容易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的走向進而影響到外匯儲備。所以一國經濟的增長對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騎著很重要的作用。
5.1 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管理模式
中國現行的外匯儲備管理體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都進行過大規模的調整。但是到目前為止依舊是采用以央行為主導,國家外匯儲備局對國家的外匯儲備進行日常的管理。這其中財政部門無法對國家外匯儲備直接的作用。只能在國家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出面通過政府的干預來刺激經濟,間接的對外匯儲備產生一定的影響。
5.2 中國巨額儲備所面臨的風險
(1)加大了資產管理的難度和風險
在金融體系一體化的今天,國際金融市場的匯率和利率變動十分頻繁,而作為國家財富象征的外匯儲備也會因此陷入極大地危險之中,巨額的外匯儲備如果發生了貶值,勢必會對國民長時間才堆積起來的財富造成損失,從而直接削弱本國的經濟實力。
(2)加大了人民幣的波動的劇烈性
隨著2005年人民匯率改革的進行,人民幣首先經歷了大幅的一個升值階段,接著在2014年至今人民幣進入了一個回到恰當的估計空間,經歷了從升值到貶值的階段,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3)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
外匯儲備作為一種金融資產,他的置換必須要通過人民幣來進行,外匯儲備的增多,意味著就需要更多的人民幣來進行置換,這勢必會加速人民幣的發行量。這必然會導致中國人民幣持續放大帶來的威脅,成為誘導通貨膨脹發生的重大因素。
劉卿君(1976.5-),女,漢族,湖南衡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投資與融資研究。
F832.6
A
1671-1602(2016)22-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