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玲,常建寶
(南昌理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044)
?
論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綜合評價體系構建與分析
于玲玲,常建寶
(南昌理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044)
本文對現有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方法作了分類,并對各種方法的應用特征及其局限性作了進一步研究。在此基礎上,利用平衡計分卡以及服務利潤鏈的思想建立了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現有各種方法的不足之處。DEA方法以及乘法原理的應用使這一體系用于測算銀行經營績效成為可行。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構建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是對商業銀行經營效果的判斷,既包括對客觀經營結果的評價,也包括對經營管理者主觀行為的判斷。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我們可以將現有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方法做如下分類。根據對指標信息的綜合程度不同可以分為單一指標評價和多指標綜合評價。
單一指標評價方法就是通過計算銀行某一具體的財務比率,如資產規模、資本充足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并將其與歷史情況縱向對比或與其他銀行進行橫向對比,據此對一個金融機構的整體經營情況做出評價和判斷。
傳統的單一指標績效評價通常采用一系列并列財務指標來衡量經營績效。這些財務指標大多建立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在測算的時候只考慮了借入資金發生的財務費用,并沒有考慮到權益資本成本。因此,以會計利潤為基礎的財務指標作為銀行績效的評價標準,忽略了機會成本的存在,使得作為代理人的銀行經營者并不是以股東或者出資方的財富最大化為經營目標,而是片面追求會計利潤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雖然EVA的運用考慮了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實現了績效評價從會計利潤到經濟利潤的轉變,但其核心仍然是利潤。因此,EVA仍然是財務指標為核心的績效評價方法,對影響銀行未來業績增長的業務服務質量、員工滿意度、顧客滿意度和顧客忠誠度等重要的非財務因素未能做出評價。
一般來說,多索引全面評估通過對銀行根據設置多個代理人的安全、流動資產和有利,并且使用多維分布的統計或其他方法繼續合理處理在這些顯示包含的信息通過綜合比分開掘和最終得到全面評估價值,然后比較和判斷不同的銀行在一種全面業績和能力區別。通常使用在多維分布統計法包括要素分析方法、模糊的全面評估方法和熵價值方法等等。根據熵價值方法修建的一個全面評估索引系統被申請了于非狀態擁有的銀行操作性能全面評估,有根據索引數據提供信息客觀地方法是一簡單和可行的在科學方法的實際應用的強的實用意義結論被畫,并且爭論那個科學方法。
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是多指標綜合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商業銀行經營效率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參數方法和非參數方法兩種。它們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據所研究的樣本確定一個效率前沿,然后將每個銀行與這一效率前沿相比較,最終確定每家銀行的經營效率。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運用DEA方法和回歸技術研究了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效率與績效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效率是影響銀行績效的重要決定因素,而市場集中度、市場份額與利潤率負相關。
多指標綜合評價雖然綜合了反映多方面能力的多個指標信息,但是這些指標都是屬于財務信息,反映的是過去發生而非現在或將來的事件。此外,傳統的績效評估和管理重視財務指標,強調的是企業短期目標,未與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相結合,無形資產的績效也沒有評估,這種方法顯然已經落伍。信息時代的企業還必須在客戶關系、業務流程、人力資源、技術和創新等方面進行投入,以創造未來的價值。
“平衡計分卡”是一種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它包含了財務方面、顧客方面、內部經營管理方面、學習和成長方面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平衡記分卡由于考慮了非財務因素的影響,克服了傳統業績評價體系只注重財務指標不注重其他業務指標、只注重短期和過去的績效而不注重長期和未來績效的缺點。
3.1 財務績效評價
財務績效評價是對銀行的各項財務性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據此對銀行的經營狀況做出判斷。一般而言,銀行財務績效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能力來體現:(1)贏利能力,是指銀行的價值增值能力,主要包括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2)資產管理能力,是反映銀行資產管理水平和資產管理效率的能力,包括逾期貸款比率和不良貸款比率等;(3)償債能力,是指銀行償還短期和長期債務的能力,主要有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4)后續發展能力,是指銀行在將來經營中具有的發展潛力,主要包括人均新增存款、中間業務收入比重、近若干年營業收入(利潤)平均增長率等。盡管傳統財務評價運用廣泛,但是績效評價指標數據往往來源于財務結果,在時間上略為滯后,不能反映銀行經營的動態運營情況,導致銀行經營只重視短期財務狀況而輕視長遠利益,易助長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投機行為。在競爭環境越來越需要銀行經理人員對創新、質量、服務以及客戶滿意度等非財務性指標給予更大關注的情況下,財務評價已經無能為力。正因如此,近年來在銀行業績評價中,人們已開始嘗試引入非財務評價方法。
3.2 非財務績效評價
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使得只從財務角度去評價商業銀行的績效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因此,銀行績效評價不僅僅要考慮財務因素,還必須考慮一些非財務因素。這些非財務因素既包括平衡記分卡所包括的三項非財務內容,即內部管理能力、經營發展能力及學習和創造能力,又包含了與銀行相關的其他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因素,比如與供應商和政府的關系等。由于非財務評價方法發展歷史較短,至今為止還尚未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而且在實際的操作中也出現度量的困難。因此,要建立一個完善而又有效的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并重的績效評價體系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4.1 績效評價體系的理論依據
4.1.1 平衡計分卡理論
由卡普蘭教授和諾頓教授提出的“平衡計分卡”理論,一方面強調對財務業績指標的考核,另一方面也注重對非財務指標的評價。它包含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財務方面。即在業績評價過程中,要從股東及出資人的立場出發,樹立企業只有滿足投資人和股東的期望,才能取得立足與發展所需資本的觀念。常用的指標有:營業收入增長率、權益報酬率、現金流量和經濟增加值等。
(2)顧客方面。即能否為顧客提供所需的新產品和優質服務決定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未來發展能力,只有善于發現和了解顧客需要,為顧客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常用的指標有:市場占有率、顧客的取得率、顧客的維持、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等。
(3)內部經營管理方面。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需求的實現,取決于企業的內部經營過程,即具體某一產品或服務產生的程序、決策和執行過程。企業只有關注這些能滿足顧客需要的關鍵內部經營活動,并轉化為可測量的指標用以控制和指導自身的過程,才能使企業生存和長期發展。典型的指標包括:新產品推出能力、設計能力、售后服務、員工技能和生產率等。
(4)學習和成長方面。隨著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只有通過改進產品和內部經營過程,為顧客提供更多價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增加股東價值。因此,企業應該不斷加強員工學習,挖掘員工潛能,提高員工技能,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常用的指標包括:員工培訓次數、員工流動率、員工生產力和員工滿意度等。
平衡記分卡由于考慮了非財務因素的影響,實現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融合,在強調財務指標的同時,強調市場、內部管理和企業成長等因素在企業業績增長過程中的作用,有效兼顧了內部員工、顧客和投資者三者的利益。但平衡記分卡只考慮了績效而沒有考慮到實現這些績效的相關投入,因此,從這層意義上講,它忽略了成本因素。
4.1.2 服務利潤鏈理論
借用這個服務利潤鏈,他們認為,對于一個服務性質的組織,存在如下的邏輯關系:內部服務質量的好壞將會影響到員工的滿意度的大小,而員工滿意度的大小將會影響到員工的忠誠度和生產率;忠誠的和高效率的員工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服務經消費者價值認定并購買,接著就有了所謂的顧客滿意度;而維持較高的顧客滿意度將會使顧客形成對該產品的忠誠度,這樣最終就會帶來企業收入的增長和贏利的提高。與平衡計分卡不同,服務利潤鏈不但指出了服務績效的多個維度,而且揭示了各個維度之間存在的投入與產出的因果關系。
4.2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模型
根據平衡計分卡原理以及服務利潤鏈的基本思想,結合商業銀行獨特的經營特征,我們將商業銀行的績效劃分為三個前后相互聯系的部分,即內部服務質量效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效率。同時在績效評價體系中,對于每個部分,分別建立相應的投入產出指標。
第一階段,內部服務質量效率評價。在這個階段中,員工滿意度是惟一的產出變量,用它可以衡量銀行內部服務質量的優劣。員工滿意度是銀行員工的一種主觀感受,維持高度的員工滿意度是高質量高效率實現組織目標的根本保證。在銀行內部,為了保證員工能夠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和對工作的認真負責,銀行必須擁有一套合理可行的激勵機制。因此,在銀行內部服務質量效率模型中,投入變量可以選擇工資與福利、辦公條件、信任與授權以及職業培訓的機會。因此,對于一些文化素質較高的員工,給予充分信任和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授權可能會提高員工滿意度,更加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更能夠挖潛自身的聰明才智,從而能夠更有利于促進金融創新和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另外,銀行給員工提供必要的培訓機會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員工業務技能,不斷增強他們的環境適應能力。
第二階段,銀行經營效率評價。經營效率評價有兩個產出變量,他們是顧客滿意度和存貸款總額。其中顧客滿意度是顧客對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認同,是銀行產品及服務質量的最終反映。持久的顧客滿意度是形成銀行顧客忠誠度和維持并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關鍵。存貸款總額是銀行業務總量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反映銀行競爭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經營效率評價的投入變量有五個,即員工滿意度、勞動、資本、銀行產品及服務的競爭性定價策略和銀行產品及服務的差異化程度。由于銀行是具有服務性質的機構,對顧客而言,員工的服務永遠是第一的,因此在這五個投入變量中,員工滿意度是主要變量。勞動和資本的投入量是傳統的兩個投入變量,它們分別包含了各自的數量以及結構因素。最后,金融產品和服務差別化戰略對于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如何吸引更多顧客顯得尤為重要,它包括實施競爭性的定價策略和產品本身的種類。
第三階段,盈利能力效率評價。它可以反映銀行保值增值的能力,是銀行價值最大化的最終體現。它包含兩個產出變量,即經營收入和稅后凈利潤。投入變量包括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顧客滿意度和存款貸款總額。
顯而易見,這三個階段前后之間層層相扣,密不可分。它們不但比較完整地反映了平衡計分卡所包含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內容,而且每一個評價模型都包含不同的投入產出變量,克服了平衡計分卡不計成本以及忽視各項能力間相互聯系的缺陷。在投入與產出的確定方面也有別于一般的銀行效率研究文獻。一般關于銀行效率研究的文獻確定投入產出的方法無非可以分兩種,即生產法和中介法。但是這兩種方法均未考慮到銀行投入與產出中存在的“無形”一面,沒有考慮到非財務信息,因此它們所反映的績效內容是局部或者說是不完整的。最后,通過對這三個階段的投入與產出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三個模型對銀行績效的評價始終將人的因素(員工滿意度和顧客滿意度)貫穿于績效評價過程的主線,充分體現了當代經營“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根據建立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的三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相應的投入產出變量分別利用DEA模型測算其效率,從而形成一個三階段DEA模型。在測算綜合績效的時候,因為考慮到三個階段之間存在的因果聯系,所以可以利用乘法原理將在每個階段得到的效率值累乘即可得到綜合績效值。
[1] 閆麗蓉.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 章希寧.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3] 黃偉光.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3
[4] 留葉菁.中外商業銀行經營績效比較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3
[5] 熊瑋.EVA在商業銀行績效評價中的運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
本論文是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2014)規劃項目《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階段性成果。
F830.33
A
1671-1602(2016)22-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