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芹
(云南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
小議營業稅改革
吳紹芹
(云南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摘要:營改增是近年來我國稅務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國早在2012就已開始了“營改增”的實質推進工作,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抵扣在實施中存在困難,減稅與支出存在壓力。可以通過考慮如何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必須周全考慮、精心設計,財政扶持稅負增加企業,加強組織協調更好的促進營改增改革。
關鍵詞:營業稅;營改增;現狀;策略
“營改增”改革指由原來按照收入全額的一定比例對企業征收營業稅,改為現在征收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方法為“稅款抵扣”法,即“銷項稅額”抵扣購進取得的“進項稅額”,理論上“營改增”可減少企業重復納稅的環節,我國早在2012就已開始了“營改增”的實質推進工作。
1營改增現狀
1.1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營改增自2012年1月1日啟動以來,試點范圍逐步擴大。目前,改革試點地區已擴展至全國,行業已經覆蓋交通運輸、郵政、電信以及研發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等7個現代服務業。營改增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消除了重復征稅,納稅人負擔明顯減輕。營改增前期試點已取得積極成效,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試點納稅人共計580萬戶,累計減稅5939億元。其中試點納稅人直接減稅2845億元,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加抵扣,減稅3094億元。營改增的紅利,還在于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快速崛起。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持續向好,GDP中第三產業比重已經占到50.5%,比第二產業高了1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稅收占比達54.8%,比第二產業高9.7個百分點。服務業撐起我國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營改增功不可沒。
1.2抵扣在實施中存在困難。減稅規模不僅涉及稅率問題,更重要的是要看如何進行抵扣。像房地產行業,成本主要有土地成本、建筑安裝成本、財務成本等。如果房地產的下游可以抵扣,稅負就可轉嫁出去。可一些熱點城市建安成本占比較低,企業用其來抵扣的進項稅就少,就會存在稅負加重的問題。不過,營改增也確實規范了企業的納稅行為,由于此前我國沒有完整的稅收體系,使不少房地產企業鉆了稅收方面的空子。“營改增”到位后,此前偷稅漏稅的企業由于沒有發票,不能進行抵扣,就只能按照增值稅的稅率來繳納。
1.3減稅與支出存在壓力。營改增進行到2015年,還有三個行業沒有納入其中,分別是建筑不動產、金融、生活服務業。“建筑、房地產業都在準備營改增。房地產行業還好,關鍵問題是土地怎么抵扣,因為建安成本是可以直接拿到發票的。而基礎設施都是央企,經過測算11%的稅負是上升的。”上述相關財稅人士表示,之前就有建筑企業給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微博]上文,表示稅負增加。營業稅不允許抵扣的,現在全部允許抵扣。原來征收的營業稅稅源,近1.7萬億,征了就是收入,現在征了之后進入抵扣,等于營業稅收入這一塊就沒了。營改增減稅與財政收支壓力并存,一直是這幾年財政領域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
2完善營改增的策略
2.1需考慮如何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目前,我國執行營業稅收入全部歸地方、增值稅按照中央地方75∶25比例進行分享。而營改增的全面推開,作為地方主要稅源之一的營業稅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要穩定地方財政收入、調動地方積極性,需要重新劃分增值稅的分享比例,同時推動所得稅、消費稅等領域的改革。通過完善中央與地方事權和財力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形成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在發展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增值稅分享比例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后要做合理適度調整,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營造主動有為、競相發展、實干興業的氛圍。
2.2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必須周全考慮、精心設計。全面推開營改增并加大部分稅目進項稅抵扣力度,將帶來大規模減稅,中央和地方都要采取措施落實到位。要把握節奏、穩妥推進,采取增量式、漸進式方法推進改革,避免財力分配格局變化對經濟平穩運行造成影響,確保相關改革措施盡早見效。當前財政收支壓力較大,要把應對現實挑戰、推動長遠發展和實施改革攻堅更加緊密結合起來。各部門、各地方要講大局、算大賬,破除利益藩籬,上下同心推進改革,用改革新成效譜寫發展新篇章。
2.3財政扶持稅負增加企業。可選擇按照營業額的3%繳納增值稅,但不得進行增值稅抵扣;因此,沒有完整會計賬冊的小微企業無法享受增值稅抵扣帶來的稅負減輕。有信息顯示,一些企業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過程中,由于制度和自身業務等因素反而增加了稅負。從制度層面講,由于試點僅在部分地區的部分行業開展,試點企業外購的貨物和勞務中還有部分不能進行抵扣,所以試點初期個別企業可能會因抵扣不完全,造成企業稅收負擔短期內會有所增加;從企業層面講,因為企業成本結構、發展時期、經營策略不同等原因,在改革初期,個別企業稅收負擔也可能會有一定增加。針對改革試點初期個別企業稅收負擔增加的問題,應該相應制定了過渡性的財政扶持政策,專門設立了專項資金,對稅收負擔增加的企業給予財政扶持。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是國家實施結構性減稅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試點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各試點地區財稅部門認真做好測算工作,擬定改革方案,加強政策銜接,強化宣傳發動,確保試點工作有序進行。
2.4加強組織協調。應該加強指導和協調,集中人員、集中精力,集中時間,研究制定稅制改革的各項階段性工作。在“營改增”準備階段工作中,財政部門應該參照納入試點范圍內企業實際運行情況,開展分戶調查和調查樣本模擬測算,提出征管業務轉移界定辦法、征管移交銜接及過渡期政策。著手對納入試點范圍的企業進行界定,確定“營改增”試點企業名單,測算“營改增”試點政策對企業經營、行業發展、稅收收入等產生的影響,做好試點企業有關征管業務移交等工作。組織開展試點納稅人認定和培訓、征管設備和系統調試、發票稅控系統發行和安裝,以及發票發售等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趙穎,王亞麗.增值稅“擴圍”對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影響分析[J].財貿研究,2013(01).
[2]李云.旅游經濟的思考[J].商,2013(02).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