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建林
(蘇州技師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在當前社會中,隨著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很多傳統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的弊端正逐漸顯露。尤其是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難以充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因而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隨著教育技術的進步,出現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其中,項目教學法是一項具有代表性的方法。烹飪專業通過創新運用項目教學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加強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聯系和轉化,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項目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處理一個項目,包括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項目、考核評價等內容。學生實際操作各步驟,并把握各環節中的要點。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項目是主線,同時具有多重性的目標指向,重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具有良好的可控性。項目教學法也叫作跨專業課程,通過項目的方式開展教學。在項目設置中,往往包含很多課程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問題解決中,習慣一個完整的方式。在項目教學法中,提倡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對于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十分強調,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轉換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從而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1)教學觀念的創新。在烹飪專業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可根據職業特點和課程體系,將課程劃分為管理與銷售、面點加工制作、冷熱菜加工制作、菜單筵席設計與成本核算、原材料質量鑒別與采購保管等模塊。在每一個模塊中,分別設置目標和要求,從而有效地開展項目教學法[1]。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分配理論課程、實踐課程,科學地控制教學進度,尋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通過對教學理念的創新,為教學的具體開展提供良好的依據,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2)教學方法的創新。在烹飪專業教學中,對項目教學的創新運用,要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學中明確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創新意識等價值取向,為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充足的依據。在具體操作中,應準確地選擇人物項目,有效利用烹飪操作實驗室、教師制作的資源庫、電腦網絡資源、圖書館資源等[2]。教師應注重理論知識的更新和備課方式的創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輔助工具,有效地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科學控制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從而讓學生能在學習中得到更大的收獲。
(3)教學手段的創新。在烹飪專業教學中,對項目教學的創新運用,要注重教學手段的創新,采用多元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式,整合與創新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創新意識。首先,要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快、自由、輕松的環境中開展項目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3]。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積極思考,廣泛收集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新的菜肴。此外,應注重鍛煉學生的發散性創造思維,注重學生在實訓場地的模擬實踐。
(4)教學考評的創新。教學考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烹飪專業教學中,通過對項目教學的創新運用,實現對教學考評的創新。通過適當的考核與評價,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發現自身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習[4]。在實際操作中,應有效地融合階段性和總結性的評價,充分地評價學生的實踐過程,同時積極改革與創新考評方式。通過教學考評的創新,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讓學生認識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從而通過學習不斷完善自我,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烹飪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生所學的一切理論知識,都可為最后的實踐操作提供幫助。因此,在烹飪專業教學中,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烹飪專業教學中,通過創新運用項目教學,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考評,從而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易中新,魏躍勝,李茂順.傳統烹飪實訓課堂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以“油炸肉丸制作”教學為例[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6(1):97-100.
[2]林海明.中職烹飪專業項目教學應用策略研究——以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中餐烹飪專業為例[J].職教通訊,2016(9):57-59.
[3]曾翔云.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綜合性實驗項目教學探討——以湖北經濟學院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2):179-181.
[4]吳輝群,蔣 葵,姚 蓓,等.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式在醫學信息學專業創新實踐教學中的思考[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1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