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
教與學在問導式課堂中的轉變
□朱琴
在自主課堂的背景下,問導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師生從思想到行為的轉變。從教師的角度來講,首先是教育觀念的轉變,其次是自身發展,然后是專業培訓的變化;從學生角度來講,在課前、課中、課后都充分地體現了主動性和問題意識。可見,問導式課堂教學方式讓師生共同受益,是師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專業發展;團隊互助;主動學習;問題意識
問導式教學,突出的是“問”和“導”。問,即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不一定來自學生本身,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的解決,都不一定是提出問題的人本身的能力可以做到的。但是,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能力。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適當適時引導、點撥。有需要,就有動力,需要來自學生,而學生的需要離不開教師的引導。
1.教的轉變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首先是教育觀念的轉變,從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到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從只關注個體到既關注個體,也關注團隊的發展;其次是自身發展,從班級學習組織形式的構建到課堂教學流程模式的探索,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學生越來越多地站在課堂的中央,教師退到后面。這就需要教師具有更強的備課能力,備課時要從學生學習的基本生長點入手,遵循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來思考學生學習時的困難,科學設計適合學生的學案。以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的課文 《遠行靠什么》為例 (見表1):
從案例中可以看到,為了更好地導,教師務必分析教材及學情,預設問題的層次及導的方法。這樣的設計更接地氣、更實用。
然后是專業培訓的變化,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因為單靠個人能力很難完全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并采取切實高效的行動,所有這些都需要組成團體,并要求組織成員之間進一步相互依賴、相互關聯、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團隊來解決錯綜復雜的問題。教師定期開展年級組、學科組、跨學科組和班級小團隊的研討,每個人的工作都有相對的獨立性,又都與全局相關聯,然而關聯的角度又各不相同。在這樣團隊式互助的教研活動中,教師互相交流、資源共享。在不同的交互中實現多種視角的對話,溝通、匯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糾正,并產生新的視角,引起自身更深邃、更新穎、更富有啟發性的自我對話,最終促進自身發展。
2.學的轉變
從學生角度來講,學生逐漸學會做學習的主人,即學會學習的方法、主動承擔學習的責任,當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直接參與探索新知識的全過程,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學習才變得有意義。自主課堂促進了學生參與的廣度和學習的深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及團隊協作能力。
課前,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從無問題學習轉向有問題學習,學會思考如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自己打開“自主學習”這扇窗戶。以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三角形內角和》為例 (見圖1):

表1

圖1
課中,學生更加大膽、自由。以前,課堂上坐姿端正、認真聽講就是優秀學生;現在,課堂解放了學生的嘴巴和身體,他們可以隨時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成員開始學會互相謙讓,分工合作的適應能力變強了,在合作中彼此也增進了友誼。有時候,教師會把學生帶到操場上、小花園里、櫻花樹下去上課,學生在大自然中更加輕松,暢所欲言,也很開心。
課后,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增強了。以前,不懂的問題可能忽略而過;現在會主動向教師或同伴求助,直到把不懂的問題弄清楚。學校組織活動時,學生會自然地集結在小組里商量策劃,分工合作完成。學校開展的超市實踐行活動,就是以小組為單位,策劃午餐吃什么,預估花多少錢,然后去超市一起行動,你提籃子,我計算價錢,他負責看生產日期,其他的小伙伴購物、付賬。中午一起享用自己挑選的美食,非常有成就感。
1.對學生呈疑的思考
在問導式課堂上,一方面,面對學生提出的程序化、膚淺、跑偏的問題,教師在引導和整理的過程中花費了太多時間。學生努力尋找教師所需要的滿意答案,觀察教師臉上的表情來確定答案是不是接近了,教師多么希望能快一點進入正題,開始探討解決問題的方式;另一方面,學生為了迎合教師,提出的不是真問題的問題,雖然保證了課堂教學正常進行,但的確又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這兩個方面的矛盾令筆者困惑不已。
2.對教師引導的思考
學是核心,導是關鍵,評是學生求知的催化劑。教師的引導體現在課前充分預設的備課能力和處理反饋信息的應變能力上,適時進入,適時出來,做到收放自如,這是教師對引導的度的把握。
3.對學生合作分享的思考
在分組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發言并參與,看似熱鬧,但是小組成員缺少對其他成員觀點的分析和適當的補充,討論的質量有待提高。“學霸”沒有碰撞的對手;而學困生,教師很難追蹤到他們的真實狀況,難以有針對性地處理問題。
真正的學習是一種對話與修煉的過程。通過與他人的合作,與多樣的思想碰撞,產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學習是從已知世界出發,探索未知世界之旅;學習是超越既有的經驗與能力,形成新的經驗與能力的一種挑戰。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對反饋的及時回應與不斷改進來觀察和研究學生從中受益多少。問導式教學研究中收獲的變化和思考的問題,促使教師一路總結、一路前行,此過程需要教師更多的機智和藝術,但筆者堅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必定能使師生終身受益。
(編輯:易繼斌)
G625.1
A
1671-0568(2016)30-0004-02
朱琴,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