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寧寧
【摘 要】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如今我們將在互聯網時代的基礎上,迎來“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本文從對“互聯網+”的解釋,結合電子商務的發展,探討“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信息;電子商務
1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概述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已經不是新鮮事物,它的出現讓1+1不再等于2,而是可以得到無限大的結果,互聯網+中的“+”號可以看做是鏈接與融合,互聯網與傳統企業之間的所有部分都包含在這個“+”之中,比如傳統集市+互聯網,便有了淘寶,傳統百貨商城+互聯網,則有了京東,傳統紅娘+互聯網,有了世紀佳緣,傳統交通+互聯網,則有了快的滴滴,而傳統新聞+互聯網,則有了更廣泛的傳播。
狹義電子商務(E-Commerce)是指買賣雙方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下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2 “互聯網+時代”的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在開放的網絡時代,網絡已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媒體,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電子商務正在改變中國,今天,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論身居鬧市,還是地處偏遠,只要上網動動鼠標,我們便能感受到電子商務的便捷、迅速與神奇。互聯網,正在構建一個新的商業時空。電子商務,正在開啟一個新的商業時代。
那么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的發展如何?事實證明,互聯網+的出現,對傳統產業換代升級,對電子商務產生了巨大影響,當人們開始使用APP進行語音,文字以及視頻交流的時候,傳統運營商如臨大敵,因為通話與短信收入明顯大幅下滑,然而同時,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數據流量業務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通話收入的下滑,隨著支付寶、余額寶、快的滴滴等的誕生,一種方便的、快捷的更加環保的生活方式,正漸漸變得完整以及規劃起來,而互聯網+也已是提上日程的欽點項目,在今年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也預示著中國即將迎來官方認證的互聯網+時代,未來,互聯網+將不僅全面應用到第三方產業當中,也將滲透進第一和第二產業當中,馬化騰表示將全面推動傳統工業的生產方式,以及農業領域帶來新的基于,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華麗變身為國策的互聯網+即將帶領大眾進入全民土豪時代。
3 “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問題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電商的需求已由“單純追求低價”想“更加注重商品品質和服務體驗”過渡。然而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處于亞健康狀態,互聯網在帶來豐富和便捷的同時,網絡侵權問題、次品市場、信息不對稱市場一直存在并困擾電商發展。網絡商業模式日新月異,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隱蔽性強,具有線上線下、環節、區域之間融合的新特點,對傳統監管方式構成挑戰,成為電商發展難題。目前的網購消費缺少自己的保護意識,知假買假,也助長了網購商家銷售假貨的囂張,有些消費者并不會因為買到假貨而苦惱,尤其是品牌商品,當出現問題,拿到商場品牌專柜處理時,店員根本沒有看出是假貨,消費者反而偷著樂,贗品價格便宜,又不容易被人看出,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正如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所說:“如果有一天從假貨身上得不到任何利益的話,假貨早就終止了。” 2014網購正品率不足六成,假冒偽劣現象嚴重。尤其C2C電商平臺假貨現象層出不窮,而大數據時代,誰會收到假貨、高仿、正品?而網絡打假的困難,也是工商部門的難題,很多時候你不知道你的對手是誰,在哪里,網店即使使命登記也未必是真名,填寫的地址也可能虛假。再有網絡不正當競爭現象嚴重,如“職業差評師”已成為網購毒蚊,盡管電商平臺不斷升級追查機制,運用技術手段維護平臺商戶利益,但差評師還是令不少商戶防不勝防,他們的目的從單純的敲詐商家賺取受益,到通過惡意競爭受理一些店家的要求,對競爭對手展開差評收取費用,而對于職業差評師的違法行為,電子商務法律中還沒有明確的定罪規范,追責、懲治還有技術層面都比較困難。
“互聯網+時代”阻礙電商發展的問題一直存在,電商法律常滯后于技術的發展,從當前的電商問題分析,消費者、商家、電商品臺、政府部門應共同努力,同心協作,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推動電商平臺信息通報制度,加強政府部分的監管力度,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互通規范互聯網企業信息。因此,在“互聯網+”時代,營造一個開放、規范、誠信、安全的網絡交易環境對電子商務未來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