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瑩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市 132000)
?
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劉長瑩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市 132000)
任何學習都需要一定的學習策略,外語學習也不例外。根據外語學習策略的涵義,外語學習策略可分為:情感策略、管理與評價策略,認知策略和交際策略。外語教學應重視學習策略的研究。
外語學習;學習策略;外語教學
近年來,國外外語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即重點由研究“如何教”向研究“如何學”轉變,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關于外語學習者學習策略的研究。隨著國內教育改革的深化,“教會學生學習”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的思想已被越來越多的外語教育工作者所認識。本文將對外語學習者學習策略的內涵,學習策略的分類以及對外語教學的啟示等問題作一些探討。
探討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學習策略。對學習策略進行研究開始于70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是為了發現語言學習成績優秀者的一些特征;80年代以來,研究重點開始轉向學習策略與語言學習過程的關系和語言信息處理的認知過程,不少研究者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外學術界對什么是學習策略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有人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內隱的學習規則系統;有人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具體的學習方法和技能;有人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學習的程序和步驟;有人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以上觀點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學習策略的特征,但都不夠完整。
在界定和劃分外語學習策略時,筆者認為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外語學習的特點,不僅要考慮語言學習的規則性、系統性,還要考慮其交際性。因此,根據我國目前外語教學的現狀,可以把我國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分為:情感策略、管理與評價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四大類。
情感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控制和調整自己的學習興趣、動機、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的策略。其主要內容是:認識外語學習的意義;樹立學習外語的信心;培養學習外語的積極態度;善于發現外語學習中的樂趣;在外語學習中克服害羞和焦慮心理;在使用外語時不怕犯錯誤;注意并調整自己在外語學習中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情感;樂于向其它學習者提供幫助等。
管理與評價策略是指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計劃、反思、調整和評價的策略。主要包括:明確自己學習外語的目標、自己的學習需要并根據需要制訂學習計劃;善于創造和把握學習機會;積極參與課內外學習活動;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進步;總結學習的成功經驗;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知道如何獲得幫助;反思學習效果欠佳的原因等。
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為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進行思維活動,以及所采取的思維方法。主要有如下內容: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善于做課堂筆記;遵循記憶規律,提高記憶效果;注意觀察、分析和歸納,發現語言的規律;對所學習的單詞進行分類;借助語境學習詞匯;借助聯想把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使用工具書查找信息;通過圖書館和網絡等資源獲得信息;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分類和儲存等。交際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主要包括:善于創造機會使用外語;借助手勢、表情及語調的變化等手段提高交際效果;在交際中注意遵守交際風俗;在交際遇到困難時,設法克服困難繼續交際等。交際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是跨文化交際策略,即有意識地學習和掌握目標語的文化含義,培養對目標語文化的興趣,了解目標語國家的禮儀、風俗、習慣,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
我國有句成語叫“教學相長”。外語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學生學習成效的提高還依賴于教師的指導,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學習方法組織教學。因此,重視外語學習者學習策略的研究對解決當前我國外語教學尤其是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通過研究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質量。特別是能促進或改進外語學習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發育遲緩學生的學習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他們的學習困難。其次,通過研究可以更有效地改進教師的教法。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減少教學和訓練的時間,徹底改變我國外語教學長期以來形成的“費時較多、收獲較低”的局面。
外語學習不同于其它基礎學科的學習,它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是需要通過學習者個人的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的。因此,在外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教育部新頒布的“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從素質教育的高度為英語教學的目的重新定位,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放到教學目的的首位,這進一步證明在外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情感策略的重要。在外語學習中,只有當學習者能對目標語產生學習的愿望,并進入適度的興奮狀態;通過體驗學習,發展和強化學習外語的興趣,并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在參與各種語言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外語和外語學習過程的了解,調整外語學習的態度;有意識地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樹立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外語,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外語教學的實踐中,認知策略是最容易引起重視的,因為許多外語教師都知道“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過程的內部組織起來的技能。Gagne在1977年在教學中教師也比較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認知策略,形成各自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必須注意下面這樣一個問題:對許多外語學習者來說,認知策略在很多時候只是一種下意識的不自覺的行為,那么作為教師就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些好的認知策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外語。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我們對外語學習者學習策略的探討,其最終目的是要指導我們的外語教學實踐。因此我們應該把對外語學習者學習策略的研究同外語教學法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方法結合起來,并科學地訓練學生掌握和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而不是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這樣做既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的要求,也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精神。
G642
A
1671-1602(2016)20-0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