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 陜西西安 710002)
淺析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杜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 陜西西安 710002)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正在中國高校蓬勃發(fā)展起來。本文簡要論述了微課的概念,分析了微課的特點并試探析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微課;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78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fā)展,基于互聯網平臺,全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共享程度日益加深。微課是近年來蓬勃發(fā)展的一種新興信息化教學模式。
“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作為主要載體,以闡釋某個學科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1]此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根據Prof. Penrose的定義,其核心理念是基于課程中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緊密結合而產生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國內胡鐵生作為先行者與2011年首次提出“微課”這一概念。他認為微課是基于學科知識點而構建、生成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2]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微課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補充和資源擴展。隨著新媒介(微信、微博)的普及,移動學習、翻轉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將會更為普及。
作為信息化的產物,微課具有以下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相比于高校傳統課堂教學的45-50min為一課時,微課的核心內容是教學視頻,時長約5-10min,因此可稱為“微課程”。
2.教學內容較小。微課通常只是針對某學科的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展開,與傳統課堂復
雜全面的教學內容相比,其教學內容更為精細化。
3.資源容量較小。微課的教學視頻及其配套輔助資源總容量通常只有幾十兆。這不僅有利
于師生在線學習,而且也便于師生將微課視頻下載保存學習,同時對于教師觀摩課程、評課反思以及教學研究也非常方便。
4.資源構成情景化。微課以建構主義為指導,運用情景教學法設計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利用情感活動加強認知行為。以大學英語課為例,課程選用情景等模式,對某個語言點或語言技能進行講解或強化,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學習和使用語言,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吸收。
基于以上特點,微課不僅符合現代大學生網絡化、碎片化的生活狀態(tài),可實現個性化學習、移動學習、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更好的滿足當代大學生的信息需求;而且也可以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補充和擴展。
1.微課新穎生動的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與傳統課堂單一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在講授某一語法知識或某個英美國家文化等知識點時,使用微課教學模式,結合教師講解、文字表述、圖片動漫、多媒體課件、音樂或電影片段、音頻視頻剪輯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微課的主題突出、針對性強,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要點
微課的制作通常是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某個知識點或專題作為選題,針對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典型的問題進行設計。選題注重小而精,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完整性和代表性,能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對微課使用靈活調整。微課把知識點變得碎片化了,這更易于被學生理解掌握,從而增強英語學習者的信心。
3.微課的時間短、內容精,有助于英語學習者有效地記憶所學知識
微課的課時長一般不超過20分鐘。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可以適當調節(jié)。相關研究表明,短時間的學習比長時間的學習更為高效。因此,將微課的時長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并能提高學習效率。
4.微課的學習時間靈活,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
對于處在當前信息時代的大學生而言,僅局限于課堂的英語學習是遠不夠的。隨著網絡及掌上移動設備的普及,微課正好能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彌補和擴展。因為學生不僅可以在教室、圖書館等固定場所學習微課,而且也能通過在線、下載等形式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進行播放,使學生能靈活自由地根據自身情況隨時隨地學習英語。此外,學生還能通過反復播放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還可實現利用零碎空閑時間擴充相關外國文化知識等,使英語學習真正實現靈活自主。
1.微課教學不是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借助多媒體設備取代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教學改革。多媒體教學與微課教學都是借助于電子設備展開的教學。盡管兩者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本質上兩者存在著差別。首先,微課教學主要是以視頻為主體,把教學中最精華的內容展示出來。而視頻僅是多媒體教學的一種方式,除視頻外,音頻、PPT、各種文檔等都可作為多媒體教學的載體。其次,多媒體教學是在傳統教學基礎上的局部革新。它僅僅將傳統教學中的表現形式轉化為圖像音頻形式。然而,微課教學是在教學理念上發(fā)生了變化。傳統教學方式中的教學展開通常是循序漸進的,并未注重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而微課教學是在教學中播放課前準備好的視頻,將教學活動推向高潮。在微課教學中,學生能得到大量與教學目標相關的知識內容。因此,相比于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會取得較高的效率。
2.微課教學不能取代教師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不僅簡化了教師的教學途徑,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有人提出了“大學已死”的質疑,認為只要微課教學發(fā)展到成熟階段便可取代教師。這種觀點十分片面。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的功能完全依賴系統設定的程序進行運轉,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結果是可預測的。學生單憑固定步驟進行操作即可。這既缺乏實踐性又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微課教學不能完全取代教師教學。建立在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基礎上的微課教學只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工具,不具備任何替代作用。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微課具備很多優(yōu)勢。它是當代大學英語教師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同時,我們也必須客觀的認識微課,了解其優(yōu)缺點,揚長避短,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微課的教學優(yōu)勢,實現優(yōu)勢互補,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fā)展。
[1]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2]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們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本文系201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SSRT)項目的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