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兵(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益陽 413049)
高職影視鑒賞:融情感趣味審美為一體
文小兵(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益陽 413049)
影視鑒賞是高職院校重要的人文教育課程。影視鑒賞教學要利用影視的情感性引發共鳴感染學生,利用影視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利用影視的審美性提升學生人生境界。
高職院校;影視鑒賞;情感;趣味;審美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98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影像文化時代,影視對人的影響超過了其他任何藝術形式。比利時象征主義戲劇作家梅特林克說:“歷史上過去從來沒有過像這樣一種東西影響著男人的心靈,尤其是女人和孩子的心靈。所有關于義務、正義、愛情、是非、幸福、榮譽、奢華、美麗,以及有關人生目的……這些觀念,都是電影所灌輸的。”因此,高職院校很有必要通過影視鑒賞課程教給學生鑒賞影視的知識與正確的方法,并利用影視的情感性感染學生,利用影視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而通過審美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和教育,精神上得到凈化和升華,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溝通影視創作者、劇中人與觀眾的橋梁,優秀的影視作品往往能憑借情感上的巨大震撼力,掀起觀眾情緒的波瀾,令其深受感染和教育,久久難以忘懷。記得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播映后,當時有一家報紙報道用的眉題是“觀眾紅著眼圈走出電影院”。影片中梁三喜留給妻子的遺書、妻子韓玉秀在烈士陵園三喜墳前的哭訴、母親和妻子用撫恤金及賣豬的錢還清了三喜因家里困難向戰友借的620元錢等情節,令人情不自禁,潸然淚下。造成了萬人空巷奇觀的電視劇《渴望》,其中的隱忍善良的好女人劉慧芳,懂事的劉小芳,勤勞樸實、潑辣而又善良的劉大媽,著實感人至深。臺灣電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曾讓大學生觀眾難以自持,淚濕衣襟,甚至將終生難忘;其主題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曾讓無數人的心靈為之顫動。《一個都不能少》中代課教師魏敏芝在《生活七彩橋》節目中哭泣著對學生張慧科說的話,令人心酸,令人動容。《黑太陽731》中侵華日軍拿中國老百姓做毒氣實驗、冷凍實驗、壓力實驗、活體解剖等情節,令人震撼,令人憤慨,令人發指。《人在囧途》中牛耿的單純、善良、正直與熱情,讓觀眾在捧腹中深受感動;李成功人性的迷失與最終回歸,令人倍感欣慰。
高職學生不太喜歡抽象的理論教學,而愛好直觀形象的感性知識的學習。影視將豐富的情感隱含于直觀的形象中,貫穿于逼真的故事情節中,能拉近學生與作品的距離,吸引其全身心投入其中,從而引發共鳴,激發內心的真誠和純樸的情感,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情感的純正與健康,人格的健全與完善。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具備高清攝像頭的數碼設備的廣泛使用,“微視頻時代”已經到來,視頻拍攝與制作開始成為高職學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奇、求新、好動、喜歡自我表現的高職學生,對微視頻制作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人人都有手機,網絡上有愛剪輯等眾多視頻編輯的免費軟件,為學生制作視頻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教給學生“蒙太奇”“鏡頭”等相關視頻制作的基礎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視頻制作,在實踐中培養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蒙太奇”和“鏡頭”本身充滿趣味性。不同景別的鏡頭,表現效果各有特色。遠景鏡頭有利于展現宏大的場面,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全景鏡頭易于表現出人在具體環境中的完整行動;中景適宜表現人的半身動作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近景善于表現人物的細微特征和變化;特寫則用來突出細小的局部,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不同的運動鏡頭,產生不同的表現力:如推鏡頭,隨著鏡頭的逐漸推近,造成視覺沖擊力;拉鏡頭,隨著鏡頭的逐漸拉遠,引導觀眾了解故事發生的環境,思考人物與環境的關系;跟鏡頭,鏡頭跟隨人物移動并始終保持一定距離,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動態美和心理狀態,營造沉悶或緊張的氣氛。還有不同角度的鏡頭,如平視、俯視、仰視鏡頭等。交叉運用這些鏡頭會造成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極大地增強視頻的表現力。蒙太奇是影視的思維方法,鏡頭的組接技巧,使用不同類型的蒙太奇能產生特別神奇的效果。教師通過重點示范和組織學生實踐,能使趣味洋溢于影視課堂,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影視鑒賞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是一個認識美、感受美、欣賞美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追求美、創造美。影視鑒賞教師可以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談觀后感或寫觀后感,引發學生觀看后的感悟,引導學生辨別、領會美,獲得更深層的美感享受,并逐步形成健康的正確的審美觀,提升人生境界。比如:談《高山下的花環》的觀后感,能讓學生認識到梁三喜、靳開來、雷凱華(小北京)等解放軍戰士對家庭、對生活的熱愛,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懷,以及雷軍長的耿直,趙蒙生媽媽的官僚作風,從而作出自己的審美判斷和評價;談《渴望》的觀后感,能讓學生認識到人性的至善至美,激發其仁愛之心;談《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觀后感,能讓學生認識到“媽媽”黃秋霞的堅強、寬容、無私與偉大,從而懂得感恩母親,并以實際行動回報母親;談《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后感,能讓學生認識到魏敏芝老師的淳樸與真誠,社會人士溫暖的人情關懷,從而珍惜生命,珍惜學習機會,改變不良的學習態度與作風;談《黑太陽731》的觀后感,能讓學生認識到日本軍國主義的兇惡與殘暴及其人性的丑陋,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從而立志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談《人在囧途》的觀后感,使我們相信人性向善,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從而堅定擇善而行的信念。
高職學生不太喜歡學習,有的沉溺于網絡游戲,有的貪圖物質享受和感官刺激,其原因是復雜的,但追根究底是思想認識問題和人生態度問題。開設影視鑒賞等學生喜歡的人文教育課程,利用課程本身所蘊含的情感性、趣味性、審美性,提高人文素養和思想認識,幫助他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促進其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
文小兵(1969--)男,益陽桃江人,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職人文教育與應用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