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華
(泉州師范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
幼兒視唱練耳教學中節拍節奏的訓練方法分析
郭燕華
(泉州師范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隨著文化的多元化發展,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學逐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許多家長開始讓孩子從小就學習接觸音樂,學習各種不同的樂器以及音樂課程,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并且接受音樂藝術的感染和熏陶。基于這樣的認識,本文通過對幼兒視唱練耳教學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探究,并相應的提出幼兒視唱練耳教學中節拍節奏的訓練方法。
幼兒視唱練耳教學;節拍節奏;訓練方法;分析探究
引言
視唱練耳作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基礎技能課程,其主要包括、視唱、聽覺、聽寫、樂理等教學內容。視唱練耳不僅可以訓練幼兒的視唱技能和音樂聽覺,同時還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養,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此外,通過視唱練耳中節拍和節奏的訓練,可以讓幼兒熟練的掌握各種音樂語言,增強幼兒對音樂旋律、音樂節奏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從而運用音樂語言將自己內心的情感有效的表達出來。
1.1幼兒視唱練耳教學具有明顯的優勢
幼兒教學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質量音樂人才培養的黃金啟蒙階段,在具體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幼兒階段的學生比與其較大的學能夠更好的接受音樂知識內容。所以,在國外一些地區非常注重對幼兒進行早期的音樂教育,開發幼兒的大腦思維,增強幼兒的智力訓練,為幼兒的未來學習和成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音樂學家們一直認為,幼兒階段是孩子們接受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激發幼兒的表現積極性和熱情,讓他們利用跳舞和歌唱來的方式,充分表達出他們內心的情感和喜悅[1]。并且,音樂教育還可以有效陶冶幼兒的道德情操,幫助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品行,對開發幼兒的大腦智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2幼兒視唱練耳教學過程具有特殊性
幼兒階段作為音樂教學的黃金時期,幼兒們認識音樂、接受音樂基礎知識等都是在游戲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吸收和獲得的。無論是那種教學最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幼兒階段的音樂教學也不例外,音樂老師要將音樂知識轉化成為游戲形式,讓幼兒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的感受音樂為他們所帶來的各種樂趣,發現音樂的藝術魅力,從而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2]。讓幼兒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接受音樂教育,是當前幼兒教學中一種非常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幼兒參加游戲,可以讓幼兒保持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和情緒狀態,這時將音樂知識自然的融入到游戲中去,讓幼兒潛移默化的接受音樂知識,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幼兒們更加容理解音樂內容、記憶更加深刻,不會輕易忘記。所以,音樂老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中,可以利用幼兒愛玩游戲的特點,將音樂知識與游戲進行有機結合,不僅讓幼兒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還可以讓幼兒在學習音樂知識感受到快樂。
1.3幼兒教學階段音樂功能的開發
5歲左右的幼兒已經能夠基本掌握音樂方面的技能,那些較為聰明的幼兒,已經可以初步的理解音樂中的節拍和節奏、終止式、和聲以及各種配合。幼兒與成年人不同,他們正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心理發展時期,有著較為特殊的活動行為和發展任務。為幼兒提供一些指引和提示,他們就可以將這一部分重新組合成一個全新的音樂單元[3]。第一,開發幼兒的唱歌能力,5歲左右的幼兒已經可以唱出一首較好的歌曲;第二,培養幼兒的旋律感,在旋律感發展中,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對音高的分辨能力。經過一定的測試結果分析發現,7歲左右的幼兒已經能夠分辨出440赫茲的音以及與其相差11赫茲的音之間的音高差別。第三,發展幼兒的絕對高音,這是較為特殊的一種音高分辨能力,主要就是指幼兒對給定的高音可以正確的說出唱名,并且不需要參照就能唱出一個具體的音高的能力。
2.1節拍訓練
節拍具有一定的起伏規律性,是特定時間單位中具有一定強弱變化規律的一種組織形式[4]。所以,在節拍訓練過程中,每一個小節中的第一拍都應該給出重音,充分體現出節拍的強弱變化。
2.2節奏訓練
從廣義的層面分析,節奏可以說是一切均衡協調的律動。例如,體操、行走、舞蹈等都存在著節奏。而從狹義的層面分析,節奏就是有一定組織規律音的長短變化,這也是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節奏構成音樂的基礎,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節奏訓練,保證節奏演繹的精確性,這樣才能有效的發揮出音樂的魅力和魄力[5]。音樂節奏訓練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節奏聽寫。老師可以在一段音樂彈奏之后進行相關的提問,例如,這段音樂中有多少個節奏、一共分為幾個小節等,鍛煉幼兒的節奏聽力能力。(2)休止訓練。例如,老師可以用特殊的聲音和無聲的動作來代表休止。(3)節奏模仿。例如,老師可以帶領幼兒根據音樂節奏進行一系列身體模仿。(4)節奏創造。例如,老師先給出一小段音樂節奏,讓幼兒發揮想象隨心的補充后半部分節奏,或者編排相關的舞蹈動作。(5)聲勢節奏。例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拍腿、拍手、跺腳等肢體動作來展現音樂的節奏感。
結論
總而言之,視唱練耳作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基礎技能課程,通過一定視唱練耳中節拍和節奏的訓練,不僅可以讓幼兒熟練的掌握各種音樂語言,增強幼兒對音樂旋律、音樂節奏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養,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1]陳美含.幼兒視唱練耳教學中節拍節奏的訓練[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尹恒.幼兒視唱練耳教學研究[D].重慶大學,2013.
[3]邵亞坤.民間音樂在多聲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郭元.淺述視唱練耳教學中現代音樂的節奏訓練構想[D].上海師范大學,2015.
[5]張明慧.兒童視唱練耳課程興趣培養的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郭燕華(1995-),女,回族,本科在讀,泉州師范學院,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B844
A
1671-1602(2016)18-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