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陜西西安 710130)
?
關于大學生群體性事件預防的思考
張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陜西西安710130)
摘要:當前,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發展已經進入到全面建成小康,創建和諧社會的極其重要的階段。與此同時,我國高等教育和高等學校機遇與挑戰并存,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當然,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大學生群體性事件就是其中較突出的一個問題。文章對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的預防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思考,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事件;預防;方案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49
什么是"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當前學者和業界的概念界定不一,尚無定論。通常情況下,我們把“以大學生為主體,在一定的具體誘因事件下突然引發的,為了共同的利益訴求臨時聚集的群體,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權益申訴以及情緒發泄,從而對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管理帶來沖擊的群體失范行為”稱之為大學生群體性事件。
1.社會大背景因素的影響
隨著我國國防建設與經濟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攀升,國際聲譽日隆,但是國外少部分的仇恨社會主義的敵對分子,妄圖阻撓和破壞社會主義,屢屢地挑起和制造各種爭端以及事件,散布反社會主義和中國的言論,嚴重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當一個國家的榮譽、民族感情等遭到侵犯時,有正義感的大學生群體往往會用集會、游行示威等方式來表示他們的不滿,抒發愛國情懷,維護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陜西西安的高校學生曾于2012年9月15日16日中午,自發地在著名的西安市大雁塔廣場北側聚集,沿長安南路向北,向市中心標志性建筑——鐘樓方向前進游行示威,反對日本右翼分子,表達“愛我中華”的拳拳赤子之心。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如城鄉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兩極分化嚴重,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不公;公共醫療和社會保障不公等現象的普遍存在。這些社會矛盾得不到及時的化解和處置,反映至大學生這一群體中,極易導致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媒體傳播方式的日益多元多樣化,各種不同媒體對事件的報道角度、程度以及著力點也會有所不同,容易讓公眾尤其是大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導向。大學生對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價值了解不夠,缺少必要的道德規范和約束,造成了在具體行為方式上偏離正常軌道,往往容易引發大學生心理危機,進而觸發大學生群體事件。
2.高校內部管理因素
尤其是一些高職高專和民辦院校的管理人員特別是輔導員力量配備不足,師資力量不穩定,不能及時了解、掌握大學生的想法和問題,難以開展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長期以往將會引發大學生群體性事件。
大學生群體性事件既有偶發性,也有潛伏性,既有由學校內部管理問題引起的,也有因社會因素造成的,而多數大學生群體性事件是可以預防的,因此,高校應該且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建立起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的排查以及化解的一整套完善有序的機制。排查化解機制的建立要按照"早發現、早控制、早化解”的原則,加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評估的預警監測、加大矛盾糾紛及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及時了解大學生在思想上和學習生活中碰到的具體問題和困難,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去解決,切實做到提早發現、提早化解、提早控制,力求把工作做細做扎實,把大學生群體性事件消除在最開始的萌芽狀態。
1.樹立正確的危機意識,健全學院、系部、班級QQ群,完善與學生的溝通渠道
建立大學生群體事件的預警機制,首先要從高校的整體利益出發,考慮如何實現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必須建立健全學院與系部的溝通、系部與輔導員的溝通、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機制,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級QQ群、微信群等,保障信息渠道暢通。各個環節分工細致,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利與義務,落實到人,提高應對大學生群體突發事件的處理時效與能力。
2.建立值班制度
建立健全相應的校園值班制度,完善值班實施細則,規范學生管理的各個方面,尤其在周末、節假日、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發生等時期,重點預防。實行學院高層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輔導員、公寓管理員每天輪流值班制度,由學院高層領導每天總帶班,部門負責人輪流值班,協調處理校園內發生的突發安全事故。對校園內外的異常現象(如路燈、水電等),及時聯系相關部門處理,對一些同學的異常活動引起人員大量聚集時,應立即聯系有關部門人員一同制止。
3.建立高校班級安全信息員制度
加強校園安全信息的收集與反饋,提高學生參與校園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更好地維護校園的安全穩定的良好秩序。建立高校班級信息員制度,每班推選一至兩名安全信息員,定期組織相關知識的培訓,發揮其宣傳作用,幫助全體同學自覺樹立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人人有責”的意識。在平時尤其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時,能夠及時將大學生群體關注的熱點、焦點新聞事件以及較敏感的社會問題和現象等,及時予以報送和反饋,做到提早預防。
4.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發揮輔導員的重要作用
高校輔導員擔負著高校學生成人教育的光榮使命,應當近距離、長時間、經常性地與同學保持密切接觸。輔導員應熟知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關注社會時事熱點新聞,把握中華傳統文化主流,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支好的輔導員隊伍,對高校育人質量和目標的實現,預防和應對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等,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深入到大學生中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矛盾糾紛、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因此,各高校要不斷重視和提高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素質和水平,"以學生為本”,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輔導員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大學生的引航者和領路人,維護好高校校園的安全以及穩定。
5.加強公寓管理員隊伍建設,提高公寓管理水平
高校學生公寓是學生的第二課堂。要加強學生公寓的管理,預防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圍和溫馨友愛的生活環境。如舉辦公寓書畫大賽、"無煙宿舍”"黨員宿舍”評選等活動。開展人性化的管理服務工作,如:面向大學生提供生活、學習、心理和衛生等全方位的服務,幫助大學生排憂解難。形成上到分管后勤的校領導,下到公寓樓樓長的快速反應機制,及時處理日常管理服務工作中的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問題,避免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6.構建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機制
要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機制。制訂出專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開辦"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室”,
普及心理學方面的常識,有針對性的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就業觀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修養,引導大學生立志成人成才。
在當前新形勢下,高校要保持和諧穩定健康發展,避免各類大學生群體事件的發生,積極做好預防是根本,重中之重。高校管理者應本著"防患于未然”、"預防為主”的態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預防以及處理的機制,就能有力保護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為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靜.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及處置策略研究.2011。
[2]路浩.大學生群體性事件預防研究.大連海事大學,2014。
[3]陳晉勝.群體性事件研究報告[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張萍(1978-)女,陜西渭南人,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