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澤敏 趙柳林(廣西警察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3)
淺議警學結合、校局互動對警察院校警務實戰課程的促進作用
覃澤敏 趙柳林(廣西警察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3)
警察院校為了能夠提高警務實戰課程的有效性,采取了警學結合、校局互動的方法。本文首先從培育高質量人才、培養“雙師素質”教師團隊、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這三個方面說明警學結合、校局互動在培育警務實戰人才方面的必要性,然后從促進實戰課程展開、教學效果良好、模擬教學直觀性強等方面探討了警學結合、校局互動在警務實戰課程中的優勢。
校局互動;警學結合;警務實戰課程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7.070
最近幾年,國內相當多的警察院校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培育出高素質警務人才,都在加強警務實戰課程體系建設。我院為了能夠更好的開設實戰課,秉承“警學結合、校局互動”的理念,也跟隨發展趨勢做了很多實踐探索。然而很多老師卻不能了解其中內涵,依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這成為培育警務人才的巨大障礙,因此探討秉承“校局互動、警學結合”原則,促進警察院校警務實戰課程的實踐很有必要。
1.警察院校培育出高質量就業人才的需要
警察院校要以職業要求和人才培育目標為依據展開教育。警察院校的各個崗位具有共性,不過每個崗位間也有自身特性,執法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進而更新和改變了警察職業的要求。所以為確保警察院校輸送出高質量就業人才,就要求在教學時及時反饋新治安形勢;切實掌握當前警察工作的發展走勢,同公安機關之間保持密切聯系,達到警學的良性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實戰理念,使師生投入到公安機關的實踐當中去。
2.創建“雙師素質”教師團隊的需要
教師傳授知識、傳承文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具有決定性作用。從事警察院校教育教學的教師,不但要有豐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同時還需要有豐富的警務工作實戰經驗,也就是教師應當是“理論+實戰”型老師。然而部分警察院校由于沒有足夠數量的“雙師型”教師,導致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較低,成為培育實戰型人才的瓶頸。如果采取警學結合、校局互動,就可以直接在公安局中邀請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專家和民警,來從事指定內容的教學工作;另外,選送部分教師到實戰部門參與公安工作歷練,累積實戰經驗,也可以提升為“雙師型”人才。
3.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需要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只是一味的教授一些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就與警察職業特殊性相脫節。無法走入到實踐當中去的學生,“眼高手低”的情況比比皆是。如果警察院校與公安實戰部門合作,開辟實戰訓練基地,就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接受實踐的檢驗。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當他們畢業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后,會很快適應工作環境,成為高素質的警務實戰人才,為公共治安貢獻自己的力量。
1.警學合作、校局互動是警務實戰課程得以開展、發展的基礎
我院是向廣西各地公安部門輸送人才的行業學校,學院嚴格貫徹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所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及公安部出臺的《關于加強公安院校和訓練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進行警務實戰課程改革,學院與公安局展開合作,借調公安局的場地和器材開設警務實戰課程,以“共育人才、共管流程、共擔責任、共享資源”的運轉機制為依據,積極創建警學結合、校局互動的合作模式,創建出有別于傳統教學、校內與公安局實戰相結合的實戰課程體系,構成“學、教、練、戰”有機結合的實戰課程體系。
在警務實戰課程中,學院同公安實戰單位實行“教師教官團隊、專業培育方案、科研方向、教學實訓環境”四個一體化方案,達到了共享資源、互補優勢的目的,創建教學練戰一體化的警務實戰課程模式,使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當前,我院與公安實戰部門簽訂合作協議,創建了幾個大規模的實訓基地,例如我院警體訓練部與南寧市特警支隊合建的實戰訓練基地,不但為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實踐性實習創造條件,同時也為教師在公安部門累積實踐經驗奠定了基礎,因此警學結合、校局互動是警務實戰課程得以開展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2.警務實戰課程現場教學效果良好
把課堂搬到實訓基地之后,能夠確保理論知識與實戰工作緊密相連。我院同基層公安機關簽署協議,借助實戰單位的場地和器材開設警務實戰課程。利用實戰單位的場地創建警務實訓平臺之后,可以在執法現場展開戶政管理、治安管理、大型活動安保、交通管理等專業警務知識的教授,在執法現場講解執法問題,學生有不明白之處可以實時的提問,由現場教師以及基層執法民警解答,將教師、教官指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領悟到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真諦,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例如根據課程大綱,將學生有針對性的組織起來參加執法現場觀摩會(公安機關聽證觀摩、法院審判觀摩等);在射擊訓練中,可以運用基層公安部門的場地,進行各類實戰情景的演練:比如,實戰單位為各種任務設計出搜捕、圍捕、追捕、遭遇持槍歹徒拘捕等實戰方案和訓練環境,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方案和環境讓學生進行模擬演練,即分成警察和犯罪嫌疑人兩種角色,設計時可以是三個執法人員如何對兩個犯罪嫌疑人,或者是三個執法人員如何對抗四個犯罪嫌疑人等各種模擬演練,同時還能夠與周圍的地物、地形,設計出小巷、公路、平房等模擬的槍戰訓練。以上列舉的實戰演練,能使學生學習到在教室中無法體會到的“實戰”心得和方法,同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創新執法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升。
3.模擬教學直觀性更強
我院以學科、專業的不同為依據,積極組織各專業教師教官投入到情景模擬教學當中去。例如在武器運用教學過程中,教官設計出多種情節,傳授學生在何種狀況下拔槍,何種狀況下開槍。在警務實戰課程訓練中,如果能在實戰部門的場地上進行這樣的模擬訓練,就避免了在校內學習重技術而忽略法律理論和執法程序的現象出現,在教師組織實訓的過程中,更容易與實戰相貼近。又例如在刑事訴訟法的警務模擬實戰訓練教學中,模擬法庭展開實踐性教學,運用對分析案情、劃分角色、開庭審理等各個步驟的模擬熟知實踐中的審判過程,這樣學生就能夠全方位了解訴訟程序,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再例如在處置突發事件的教學中,教官篩選出個人持爆炸物暴力事件、劫持人質事件、持槍殺人事件等案例展開場景實戰模擬演練,對處理突發事件的基本原則、處理方法展開現場模擬演練,使學生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提升。
4.改變考試結構,提升教師的教學實力
為了使教師的教與學的積極性得到提升,我院部分系部在警學結合、校局互動的教學模擬實戰訓練的帶動下,改變了以往的試卷式考試方法,實現了考試方式的多樣化、教學內容的綜合化、成績評估的綜合性。比如在查緝戰術專業課程考試時,除了考察學生掌握“戰術與指揮”理論知識情況外,還設計模擬案例讓學生進行現場處置,實施“實情、實景、實兵”的考試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戰術原則、理論、適合法律、戰術方法等實戰能力進行充分考量。該種考試方法不但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空前高漲,還極大提升了教師教學實力和水平。
保障教學質量取決于教師實踐能力。為了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升警務實戰教師的實踐、實戰能力,借警學結合、校局互動的契機,我院同基層單位展開合作,實行提升警務實戰教師實踐能力的工程,教師可以采取短期實習、掛職鍛煉、課題調查研究等方式下到公安基層單位去學習,累積實踐實戰經驗。同時,我院還根據相應的課程聘請優秀民警到校進行警務實戰訓練授課,采取教師與民警、專家相結合的方式,彌補了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使教師的能力、知識結構得到改善。另外,我院要求警務實戰課程教師每三年到公安實戰部門進行不低于半年的實戰鍛煉;新進教師上崗之前要到公安機關進行不低于一年的鍛煉,考核達標后才可上崗。這些措施為建設高素質、強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警察院校借警學結合、校局互動的契機,與基層公安部門展開合作,不但能使警務實戰課程得以快速發展、使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其綜合素質,還可以改善教師結構,為公安部門輸出符合條件的警務實戰優秀人才提供保障。
[1]趙哲.推進校局合作,培養高素質警務人才[N].人民公安報,2013.12.8.
[2]劉洋.深化“校局合作”背景下公安院校實訓基地的封閉式警務化管理——以貴州警官職業學院警犬技術班實訓為例[J].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5(05).
[3]閆繼忠.面向實戰 突出能力 培養應用型公安人才——“校局合作、警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4(02).
覃澤敏(1966—)男,壯族 ,廣西來賓人,廣西警察學院偵查系黨總支書記,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學、治安學;
本文為2014 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公安高等專科院校警學結合、校局互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JGZ157
趙柳林(1979—)男,漢族,廣西桂林人,廣西警察學院警體訓練部實戰技能教研室副主任,講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7級軍事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警務戰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