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德里亞與齊澤克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四個共同點
莫雷在《學習與探索》2015年第11期撰文指出,后馬克思主義的兩個代表人物鮑德里亞和齊澤克在進行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研究中,鮑德里亞側重于從商品形式和符號形式的相似性出發,齊澤克側重于從商品形式和夢的形式的相似性出發,并由此形成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兩種不同的維度。這兩種維度有四個共同點:第一,他們都是從商品形式入手展開分析的,都擺脫了商品的具體內容,集中于商品形式的探討,并以對商品形式的探討為例分析了交換價值的抽象化和體系化。他們探討商品形式時,都是將其放在一個結構化的體系中來進行分析,鮑德里亞將商品/形式和符號/形式進行比較,揭示出政治經濟學的邏輯和意指的邏輯是同一個邏輯,而齊澤克則將商品/形式和夢/形式進行比較分析,揭示商品交換的無意識性。第二,他們都特別關注價值抽象的問題。鮑德里亞關注的是價值抽象過程中更深層的抽象,也就是使用價值抽象為交換價值,交換價值進一步還原為可交換的符號價值。這種更深層的抽象使得商品-符號進一步脫離具體的使用價值,脫離具體的指涉物,同時也使得它能夠不受具體內容和時空的限制,在更深入和更廣闊的范圍內發揮其威力。齊澤克認為商品抽象不是發生在思維中,而是發生在行為中。因此他更關注交換抽象的運作過程以及這種運作的無意識,力圖揭示這種無意識對人的交換行為的影響。第三,通過對商品形式和價值抽象的研究,他們都力圖以此進一步深化對拜物教理論的研究,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理論,從而推進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的權利關系和統治邏輯的批判。第四,他們通過對意識形態的研究力圖深入理解歷史唯物主義大廈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反對將兩者簡單割裂開來的做法。
(巨慧慧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