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琳
?
基于免費WiFi的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探討
韓美琳
摘 要:當今時代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成為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文章基于互聯網思維理念,探討了如何利用免費 WiFi 和手機 APP 為乘客提供多樣化服務,打造智慧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并對 WiFi 和手機 APP 可提供的各項功能和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的數據來源、輸出載體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智慧城市軌道交通;WiFi;手機 APP;互聯網
韓美琳: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北京100032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互聯網新時代,互聯網在經濟領域改變、解構了原有的價值鏈條和產業格局,創造了全新的產業生態和經濟模式。在互聯網引領當今的數字化、服務經濟年代,“大、云、平、移”(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移動互聯網)成為了新的基礎設施。2015年,中國整體網民規模為6.88億,其中移動網民達到6.2億,增長率為10.7%,移動網民增速已超過整體網民增速,也就是說,中國整體網民的增長已經由PC網民增長向移動網民增長轉移。
與此同時,城市軌道交通在我國的發展也非常迅猛。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截止到2015年末,我國累計有26個城市建成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116條,運營線路長度3612 km(含地鐵、輕軌、單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浮、市域快軌、APM 線等)。可見,城市軌道交通已經成為市民的重要出行方式。因此,實現移動互聯網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對于運營管理方和乘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5年,“互聯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互聯網+”正式被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手段,以 WiFi 平臺為基礎,實現互聯網與軌道交通這一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主要的互聯網思維理念包括:①生態,即互聯網生態圈,可利用打造生態圈的方式,實現信息和數據的連通;②顛覆,即敢于拋棄現有的手段、方式和模式,用和傳統行業迥異的互聯網思維顛覆傳統行業本身;③入口,即占領乘客連接互聯網的唯一入口,從而獲取更多的信息和數據;④免費,即免費向乘客提供相關服務,吸引乘客使用平臺,增加用戶粘性;⑤跨界,即利用先進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手段,實現互聯網和傳統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跨界融合;⑥體驗,即極度重視用戶使用平臺的體驗,竭盡全力提升平臺的可用性、便利性和穩定性,增加用戶粘性;⑦痛點,即抓住用戶在各類場景中的痛點,并在系統設計中加以解決,使平臺真正解決各類用戶不同場景中的迫切需求。
2.1可行性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客流集中的重要公共場所,在民眾的日常出行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城市軌道交通具有空間相對封閉固定、人流密集等特點,而WiFi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主力入口之一,顯現出了巨大的商機。因此,在地鐵車站和車廂內提供 WiFi 接入互聯網的服務,不同程度上可以滿足乘客無線上網、休閑娛樂、站內導航及服務、沿線商圈查詢等多方位需求,從而大幅度提升乘客的乘坐體驗,樹立地鐵服務的品牌形象。同時,有助于打造結合線下各個軌道交通車站、線路的服務平臺,通過廣告、內容、流量、增值服務等方面的運營,實現地鐵旅客運輸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平臺首先通過免費 WiFi 吸引乘客使用手機應用軟件(簡稱“手機 APP”),并通過手機 APP 為乘客提供多種延伸服務,提高乘客滿意度,增加平臺用戶粘性,進而吸引乘客使用平臺提供的增值服務。
2.2功能介紹
2.2.1基礎功能
平臺為乘客提供的服務首先是可以在車站、列車內免費無線上網,進而通過手機 APP 實現以下方面的功能。
(1)地鐵線路信息查詢。包括列車進出站時刻、地鐵線路圖、換乘路線、票價等。
(2)地鐵運營信息查詢。實時查看客流、故障及恢復信息等。
(3)地鐵站位信息查詢。當前位置與站廳3D 結構查詢,衛生間、售票機、售貨機位置查詢,3D 模擬進出站及換乘,3D 空間疏散逃生導向。
(4)生活服務信息查詢。包括城市地理信息,周邊地理信息街區圖,重點興趣點標注,官方微博信息接入,物流和公共服務信息,天氣預報,失物招領等其他便民信息。
另外,還可以提供目的地到站提醒、手機支付票款等可以為乘客帶來極大方便的服務,即,通過 WiFi 和手機 APP 為乘客提供到站下車聲光提醒,以免乘客坐過站;通過 APP 和 NFC、移動支付等技術,使乘客無需攜帶交通卡即可支付票款進出站。
2.2.2增值服務功能
平臺通過為乘客提供免費的無線上網和延伸服務增加用戶粘性,進而和廣告商、內容商、電商等進行合作,提供廣告精準推送和流量引導、本地內容服務、搜索和網址導航、應用下載和競價排名、游戲下載和在線游戲、第三方電商平臺營銷、地鐵周邊設施推薦(酒店、景點、商業、餐飲、娛樂)、乘客社區互動、目的地車站快遞自提、站內/目的地 O2O 服務等各種增值服務。
2.3意義
平臺通過提供免費上網和延伸服務,提升地鐵的乘坐體驗,可以極大地提升地鐵形象和城市形象。另外,平臺通過對乘客信息、客流信息、上網行為、交易信息、物流信息等各類數據的整合、篩選、分析和挖掘,可以實現廣告的精準推送和個性化增值服務,也有助于增加地鐵公司的收入。大數據分析還可以用于輔助城市規劃和地鐵線路規劃,促進商業和公共事業生態優化等等,為打造智慧城市做出貢獻。
3.1服務對象
在“互聯網+”理念的指導下,以 WiFi 和 APP 平臺為基礎,連接其他城市軌道交通信息系統,在保證數據和運營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可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相關數據的全面連通,從而打造更加完整的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生態,使城市軌道交通大數據實現真正的全面、豐富。通過數據智慧采集、智慧融合、智慧挖掘和智慧決策,可以為相關政府部門、地鐵公司、地鐵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1)服務于政府部門。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政府形象,輔助決策,輔助城市規劃。
(2)服務于地鐵公司。可以輔助地鐵建設管理和運營管理,提高增值服務收入。
(3)服務于地鐵乘客??梢蕴峁┟赓M上網,提供增值服務,提升乘坐體驗。
3.2數據來源
大數據的來源可以包括軌道交通既有信息系統、WiFi 和手機 APP 平臺、乘客使用的可穿戴設備等。大數據的內容包括地鐵規劃信息、地鐵建設信息、地鐵運營信息和乘客信息(身份信息、出行信息、上網行為、交易信息、物流信息、健康信息等)等。
3.3信息輸出方式
在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生態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信息的輸出和表現,以滿足政府部門、地鐵公司、地鐵乘客的不同需求。這些信息輸出的載體可以有:地鐵車站內各類顯示屏、手機 APP、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PC 客戶端、PC 端網站、各種監視大屏等,真正實現向“萬物互聯”方向邁進的“互聯網+”。
其中,以 WiFi 平臺為基礎,在城市軌道交通中融入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手環等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可實現 WiFi 平臺由“軟”到“硬”的突破。相比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在數據采集、信息發布、場景呈現、APP 植入、多感官通知、移動支付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
城市軌道交通免費公共 WiFi 和手機 APP 平臺在為乘客提供便利的同時,還蘊藏著巨大的盈利潛力。平臺提供的各種增值服務都具有較穩定的傭金收入,長遠來看,在此基礎上打造的智慧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則會通過整合更多的系統和互聯網平臺,為各類用戶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產生更豐富、全面的大數據。在入口為王、數據為王的今天,占領入口、擁有大數據,就意味著可以開發更豐富的商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收入。此外,一個完整的智慧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對城市的發展將產生難以估量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周濤(譯). 大數據時代[M]. 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鄭子云,盛鋮. 基于可穿戴技術的城市地鐵交通智能服務研究[J].+裝飾,2015(2).
[3] 竇軍,曾華燊,譚獻海,等. 智慧軌道交通全聯網(SRT-IoT)——更廣泛的互聯互通[J]. 計算機應用,2012(5).
[4] 楊燕,朱焱,戴齊,等. 智慧軌道交通——實現更深入的智能化[J]. 計算機應用,2012(5).
責任編輯 李媛芳
Discussion on Intelligent Transit System Based on Free WiFi
Han Meilin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urban rail transit becomes the major mode of public transport. Based on Internet thinking philosoph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free WiFi and mobile-phone application software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services for passengers to create an intelligent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WiFi and functions provided by mobilephone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data sources and the output vector of the intelligent urban rail transit.
Keywords:intelligent urban rail transit, WiFi,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software, Internet
中圖分類號:U231
收稿日期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