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渝生
?
自信:追求理想的動力源泉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康渝生
今年的7月1日,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95歲華誕。95年來,從“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到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從創建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到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歷盡坎坷、百折不撓,不斷走向新的輝煌。黨的十八大報告總結概括了黨在90多年奮斗歷程中的根本成就,明確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思想原則,清晰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始終不渝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信心,鍥而不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恒心。“三個自信”充分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于自身所肩負歷史使命的責任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道路自信源于歷史的經驗,也蘊含著對于未來的憧憬和向往。確立這一信念的前提在于明確的發展取向,在于正確的道路選擇。早在五四運動時期,關于“中國向何處去”的思想交鋒就已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也因此構筑了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的意向淵藪。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問題,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誠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歷史已經向我們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勵精圖治的國家富強之路,是使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百姓的人民富裕之路,是立足基本國情奮發圖強的民族復興之路。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引領中華民族逐步走向繁榮富強、和諧幸福的必由之路。我們已經選擇了這條正確的道路,我們還將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這就是我們必須堅持道路自信的根本原因。
理論自信不僅是對以往信念的堅守,更是對推進理論發展的執著。自從“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就開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進程。在毛澤東同志“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的號召指引下,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不僅將馬克思主義確立為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指導思想,而且依據實踐的經驗不斷補充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在95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并且成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燦爛輝煌。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逐步實現了理論自覺,先后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果說毛澤東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立足于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而構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實踐證明,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成果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體系。誠然,理論的科學性正是我們必須堅持理論自信的現實根據,繼續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則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制度自信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預示著以制度的不斷完善為基礎的社會進步和發展。鄧小平同志曾經告誡全黨:“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因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所謂制度,無非行為的規范,是發展和成功的根本保證。質言之,“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沒有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順暢發展和長治久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相繼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核心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一系列符合國情、順應民意的具體層面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構建,提升了黨和國家為民執政的發展活力,充分體現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底蘊。改革開放的歷史及其輝煌成就已經向世人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向我們昭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要性。可見,制度建設關乎黨的事業成敗,與人民和國家的命運休戚相關。我們必須提高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覺性,必須增強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定性,這正是制度自信的基本表現。
自信是追求理想的動力源泉,因而也是實現理想的必要前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三個自信”的基本要求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在今年5月17日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總書記從文化自信的高度著重強調了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提出了新的要求。透視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的詮釋,其中浸潤著對中國國情的深刻把握、對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對人民福祉的深情訴求。顯然,文化自信整合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充分地展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與濟世情懷。從這個意義上講,“堅定文化自信”不僅是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景之必需,也是傳承我們黨95年輝煌歷史之必然。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