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翯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主持人克服鏡頭前緊張感的路徑探析
張翯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摘 要: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初入行的新主持人提到,看到鏡頭就無法自如表達,額頭出汗,或者心里七上八下,甚至緊張到不能開口說話,這些現象都是鏡頭前的焦慮癥造成的。直播時如果存在鏡頭焦慮,很可能無法有效推進節目進行。本文就主持人如何克服鏡頭前的緊張感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播音主持;鏡頭焦慮;表達
電視新聞播音,即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播)以有聲語言和副語言為手段,面對鏡頭、話筒報道新聞信息的創造活動。它具有幾種形態;出鏡播音(口播)、新聞片配音、現場報道、演播室對話(即與電話連線或視窗對接中的現場記者、有關人士及演播室專家對話)。由于電視新聞播音表達的多樣性,要求主持人在面對鏡頭的時候落落大方,狀態自然、語言流暢、松緊自如,交流感要強。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初入行的新主持人,面對鏡頭就無法自如表達。這種情況就屬于鏡頭焦慮。
攝像機鏡頭是將主持人的圖像從演播廳傳輸到電視終端這個過程的開始。作為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應了解一些在鏡頭前工作的基本知識。對于大多數人來講,最初幾次的鏡頭前經歷都會出現緊張焦慮的感覺。其實,這種焦慮感很正常,大部分人都會遇到。導致焦慮緊張的原因是初次站在鏡頭前注意力的分散。突然之間要注意很多因素,因為在鏡頭面前一切動作都會被放大。所以害怕失敗的心態也是導致緊張的根本原因。面對鏡頭,害怕觀眾不喜歡自己的聲音和主持風格、害怕自己說錯主持詞、害怕自己不能掌控全場、駕馭不了題材、害怕妝容不夠完美等問題。但大多數情況是越害怕、越擔心出問題就越會出問題。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潛意識分不清楚是非對錯,正確與否,它只接受肯定的信息。什么不要緊張、不要害怕等否定信息一概排斥,潛意識只接受緊張和害怕的肯定信息。
要克服這種害怕失敗的心理,首先要仔細斟酌自己想要傳達的信息,比如,相信自己所說的,就應該把它傳達給觀眾,可以想像是把這個觀點、這條信息傳達給某個人,不是一大群人,這種一對一專注的表達會緩解緊張感。
2.1 目光交流
初次站上舞臺的主持人往往害怕與觀眾進行眼神交流,于是出現了低頭、看某個點等影響播出效果的不正確姿勢。主持人需正視觀眾,不僅僅是出于主持人的一種禮貌,更重要的是與觀眾全方位互動交流的需要。不妨按以下方法進行練習:嘗試找人對視,在此過程中可以不用講話。或者到公園里與晨練的人做一種目光對視訓練,把他們想像為觀眾。久而久之,目光就會變得自然。
2.2 調節呼吸
深呼吸能夠最直接緩解上臺前的各種緊張焦慮,這里可以介紹一種運用冥想的方法協助深呼吸。給自己灌輸一種能量,反復暗示自己:“我非常熟悉這類主持題材,我一定會成功”“我已準備得非常充分了”“觀眾會喜歡我的主持風格”。想象主持結束,觀眾掌聲雷動的情形等。并且配合1-4-2的緩慢呼吸方法:1—深深吸氣1秒鐘,感覺丹田用力保持4秒鐘,最后均勻吐氣2秒。用這種方式反復呼吸20次緊張感覺會得到充分緩解。
2.3 充分準備
準備不足,也是導致鏡頭前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對初入行的主持人來說大多都是無經驗可談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模仿電視里的主持人模樣,當第一次去主持時,毫無疑問肯定會緊張。因此,在上臺之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如果有文稿,需要多進行練習,熟能生巧是避免緊張的一個有效辦法。除上面提到的多練習外,同時還要在精神上為上鏡做好準備。構思自己將要說的內容,文稿特色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色彩表述,語速快慢,哪些點應著重講解等內容。另外,許多時候要求主持人臨場發揮,這個時候沒有文稿。但在此之前,主持人一定要做大量的背景材料準備,從而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4 放松活動
上臺前要學會適當變換自己的肢體動作,使自己的身體得到放松。例如,習慣緊抱雙臂可以試著甩一甩胳膊,或者來回走一走,變換舒服的方法坐下,用肌肉放松的方法去釋放精神上的緊張感。另外,要對自己的主持效果充滿自信,更要在精神上鼓勵自己去爭取成功。可以給自己加油鼓勁,如對著鏡子說:“我的主持觀眾一定會喜歡”“我說的觀點對他們的幫助很大”等。每次上臺前暗示自己,在心里默念:我會說得很好,會很成功。這種心理暗示會提供很大幫助,迅速恢復自信。
運用上述的幾個方法,結合自身問題循序漸進的練習。筆者相信,無論什么節目的主持人都能慢慢克服這種“鏡頭恐慌”。但這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實踐、不斷總結。
參考文獻:
[1](美)斯蒂芬森.美國播音主持實用教程:媒體演播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羅莉.實用播音教程(第四冊)——電視播音與主持[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