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園園
(南陽電視臺,河南 南陽 473056)
?
新媒體需要新理念
包園園
(南陽電視臺,河南南陽473056)
摘要:目前,我國的新媒體數量已經初具規模,依托于移動互聯網平臺,我國的新媒體形成了標準化信息傳媒體系。然而,國內新媒體節目的總體水平和質量卻不容樂觀。就數字新媒體電視而言,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電視節目,實質上還是傳統電視媒體的節目形態,或者是原始節目的二次播放。與新形勢下的新媒體理論概念達成還相距甚遠。
關鍵詞:新媒體發展現狀;問題分析;控制策略
與傳統媒體項目相比,新媒體有著專門的理念模式和策劃主題。無論是在節目策劃還是在主題篩選的過程中,新媒體都有著自身的特色,在創作發行方面更有著貼近于大眾生活的媒體特色。所以新媒體的發展更需要有先進的理念,從而引導新媒體積極健康的發展。
與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相比,新媒體強調一個“新”的理念,其主要表現在節目新、內容新、模式新。在節目編排和主題策劃上,與傳統媒體相比,更加突出將節目的創作團隊化、理念化。對于特定的社會新聞媒體內容,要進行最深度的挖掘,將自身對于社會新聞事件的看法融入其中,打造時刻共享的新聞媒體傳播平臺。同時,依據信息流的變化,新媒體的節目形式更加注重理念與實踐的相互結合,打造出共享化的媒體成果展示平臺。通過節目風格的特色化,引導觀眾介紹大眾化的新聞媒體形式,促進特色化信息的有效傳播。新媒體的理念不僅表現在媒體趨向化發展這一方面,同時還表現在新媒體時間和空間跨度上的增強、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共享頻率高、信息更新速度快、空間跨度大、信息的及時交流共享性強等方面。同時,新媒體近乎于零的信息發布費用讓廣大的閱讀用戶享受免費的信息服務,這區別于傳統化的媒體信息共享。對于用戶來說,新興的媒體使其無須經濟的支出,就能及時高效地享受到社會各領域的信息。所以,新興媒體近乎于零成本的信息傳播,給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客戶端信息的集中發布,可以使人及時高效地了解信息、了解事件狀態,這就決定了任何以人機對話為基礎的互動和參與,其過程都是被設計出來的。設計性是新媒體節目策劃的必要性依據,也是新媒體節目中各種主體關系的集散點。
新媒體主要的特點是依托用戶的信息移動客戶端達到信息共享的目的。新興媒體擁有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共享頻率高,信息更新速度快等特點。其極大地擴展了人們的視野,擴大了信息的來源渠道。集中性的信息發布、及時的移動網絡數據傳輸、網上流量的大范圍普及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移動便捷化的信息共享,都能滿足人們對信息的多種需求,實現了資源信息對接。傳統的媒體以單向化方式傳播信息,而新興電子媒體則可以及時與讀者進行交流互動,拉近了媒體信息資源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便捷化的新聞信息資源可以及時有效地通過移動信息界面及時地分享,極大地提升了新媒體的空間和時間的傳輸效率,有效地擴展了人們的信息視野。
新媒體內容及節目模式的有效策劃是一個多元信息共享的過程,不僅需要媒體平臺的創立者多向地參與到媒體內容的策劃過程中,還需要媒體運營者對于新聞信息及時地推送和發布。換一種角度而言,新媒體有著極大的內容創作空間和媒體設計空間。社會生活內容的方方面面,只要找準一個能夠充分發揮的方面作為媒體自營的入口,就能夠有效地提升媒體品牌的知名度和社會關注度。媒體對接入口的藝術化特色和特色推送體系的打造,能夠有效地建立媒體自營模式,自身特色化的打造,并進行有效的機制創新,可以最大范圍地吸引觀眾關注,及時地進行媒體社區的有效互動,提升媒體的文化魅力。
作為信息共享界面來說,新興媒體通過信息手段的多元化,以電子傳感為信息變化的載體,再結合網絡信息的實時高效傳播,依托用戶的信息移動客戶端,達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有時,需要運用社會文化熱點來展現新聞的潛在價值。換句話來說,就是運用社會熱詞、標新立異的詞語,打造新聞標題。當前中西方文化不斷地匯聚和碰撞,新的文化元素不斷地走進我們的生活之中,不同風格元素的會聚形成了社會文化的新風尚。這樣的社會文化不僅僅匯集著社會大眾的普遍目光,還針對每天發生的新聞事件,有針對性地運用這些社會熱點文化來打造出新聞標題,充分地展現新聞內在的情態價值。達到新聞可視化的目的,最大化地吸引觀眾的目光,引導社會文化的走向。目前,一些潮流化、時尚化、及時更新的新媒體節目已經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它們在不變換自身風格的前提下,通過自身電子信息的搭載,把自身的特色展示出來了。但也會面臨及時化的信息更新頻率,使傳統的編輯風格無法對信息時刻地變更、對新聞事件無法進行快速化的報道、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網絡信息優勢等問題。這樣會導致信息價值鏈的中斷,公眾的收視興趣下降。所以,作為新媒體品牌,其自身一定要依據新聞發生的空間和時間頻率進行快速化的更新,集合社會的熱點文化,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應在滿足新聞及時編輯的基礎上,對及時發生的新聞進行報道,擴展新聞更新的幅度,提高新聞編輯的效率,結合時尚潮流的社會文化,以醒目的標題,特色化的編輯內容等,進行多渠道地發布。提高新聞價值的屬性,擴展信息傳播的范圍。
新媒體作為信息共享時代的重要風向標,有著自己的社會價值體系,這種價值體系是充分融入時代理念與時代精神當中的。對新媒體自身來說,只有結合時代理念打造的信息價值共享平臺,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潛力。
參考文獻:
[1] 馮剛.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10):1-3.
[2] 李志紅,陳雅蓮.網絡交往——中介的革命[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3-6.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204-01
作者簡介:包園園(1982—),女,河南南陽人,本科,畢業于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編輯助理,研究方向:電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