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24)
如何塑造廣播評論類節目品牌形象
王 鑫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24)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雖然新媒體的出現搶占了傳統媒體大部分的關注度,但是很多傳統媒體如廣播等,依然擁有一批忠實的聽眾。在廣播節目當中,廣播評論類節目是一種主要的節目形式,通過播音員的評論,讓公眾獲得信息,對于提升廣播的影響力、引導社會輿論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電視的評論類節目層出不窮,對廣播評論類節目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因此,應注重樹立廣播評論類節目的品牌形象,使節目具有更加深刻的內涵及思想,從而維持良好的生命力,爭取和吸引更多的聽眾。
廣播;評論類節目;品牌
當今社會,新聞傳播的一種重要形式就是新聞評論。隨著信息傳播渠道的不斷擴展,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要想取得更大的市場,就需要從過去的信息爭奪轉變為觀點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下,評論類節目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廣播評論節目作為一種重要的節目形式,能夠讓聽眾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社會熱點、國內外形勢等。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各類網絡評論節目應運而生,對廣播評論類節目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廣播評論類節目要想得到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就必須注重樹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當前的廣播節目當中,節目形式、節目內容等日漸豐富。其中,廣播評論類節目作為一種重要的節目形式,擁有較為廣泛的聽眾基礎。目前,廣播評論類節目具有多種多樣的主題和內容,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都能夠作為新聞素材進行挖掘,從而有效提升廣播評論類節目對新聞事件內在思想性的挖掘能力。[1]因此,廣播評論類節目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樹立自身節目品牌形象方面,就應當注重對新聞評論員的引入。在人員選擇上,可以選擇一些特定領域中的名人,或是關注新聞事件的普通市民,或是專業的新聞評論員。在廣播評論類節目的播出過程中,由播音員和新聞評論員共同針對某些特定新聞信息及內容展開評論。這樣能使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人全面地表達對新聞事件的觀點和看法等。同時,這種方式能夠使廣播評論類節目的形式、內容更加鮮活、生動、新穎,具有更多的變化和靈活性。通過這種方式能有效提高廣播評論類節目的影響力,并進一步突出節目自身的特點,對于樹立節目的品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廣播評論類節目中,播音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廣播節目重要的主體,播音員的綜合技能水平、綜合素質、專業能力等,與廣播評論類節目的影響力、節目質量等都有直接的聯系。因此,應當注重培養和提升廣播播音員的專業能力與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主持節目。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對某些新聞事件的理解、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播音員的影響。所以,廣播評論類節目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就應當準確傳遞新聞信息及思想觀念,在聽眾和播音員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紐帶。[2]播音員除了專業播音技能過硬之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語言轉換能力、新聞分析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各項綜合能力與素質。播音員應當用心體會新聞事件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并將其很好地融入自己的播音風格和語言表達方式之中。播音員應根據不同的節目類型,選擇不同的語言風格,并在評論當中注重融入與傳遞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升聽眾的信息感悟能力,從而在播音員的引領之下,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思想內涵,使廣播評論類節目能夠發揮出更大的輿論引導力和社會影響力,從而讓廣播評論類節目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日漸增多。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廣播、電視、電腦、手機等媒介獲取信息。相比廣播這種形式,用手機獲取信息更加便捷,而電視和電腦上的節目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因此,要想樹立廣播評論類節目的品牌形象,首先應當考慮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選擇用廣播這種形式來獲取信息。[3]以新聞信息為例,其本身屬于一種客觀事物,不過為了使其更具吸引力,可以選擇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新聞播報,從而體現廣播評論類節目觀點的思想性,讓聽眾獲得不同的體驗和感受,以吸引更多的聽眾。
例如,對于之前大受關注的熱點話題“老年人跌倒應不應該扶”的問題,在很多評論類節目中都對此進行了激烈的討論。而大多數節目討論的焦點都集中在責任、道德等方面,因而顯得有些千篇一律。其實,這一現象不僅能夠體現出責任和道德的問題,其還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因此,廣播評論類節目在討論此類現象的時候,可以以一個新的切入點開展討論。例如,從“如何保護熱心人的合法權益”等方面入手,制定全新的主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避免與其他評論類節目內容發生沖突,同時能夠利用新穎的討論角度吸引更多的聽眾收聽節目,更好地體現出廣播討論類節目的思想性。[4]
隨著社會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之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出現,分流了傳統媒體有限的受眾資源,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在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中,廣播評論類節目作為一種重要的廣播節目形式,為了能夠促使其得到更為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應當注重樹立節目自身的品牌形象,通過新穎的主題、多變的形式、深刻的內容吸引更多的聽眾。
[1] 田霞.“草根”節目也能成就品牌欄目——從《山羊來了》看平民化廣播評論的大發展時代[J] .新聞采編,2014(04):19-21.
[2] 何軍.植根生活 扎根人民 為時代而歌——陜西戲曲廣播開播九年來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廣播,2015(04):20-24.
[3] 趙子亮.廣播財經評論節目傳播特性分析——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為例[J].中國廣播,2013(02):58-61.
[4] 汪浩雷,王千鈞.強化新聞調查 開掘評論深度——2015年度市級臺廣播新聞調查類、言論評論類欄目抽評綜述[J].視聽縱橫,2016(01):84-85.
G222
A
1674-8883(2016)20-0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