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芳
(大同大學 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論高校微信德育平臺的構建
張慧芳
(大同大學 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微信作為其中的產物之一,其使用范圍與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而就當代大學生而言,微信已經成為他們交流與溝通的主要媒介。因此,本文將就現階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為切入點,研究微信平臺如何促進德育的進步,從而推動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良性發展。
高校;微信平臺;德育工作
當前,網絡技術的普及、智能手機的應用,以及人們追求生活的簡便化等相關因素,使得微信在被推出后便大受歡迎,而微信憑借自身的簡便、互動、自主等特征吸引了不少大學生。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在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養的同時,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也是十分必要的。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動有效的手段,形式主義與功利主義泛濫,學生很難真正提高對德育的認識,也很難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
與傳統的溝通方式相比,微信更靈活、更智能,也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喜好。微信公眾平臺的開放性,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不自覺地向學生灌輸相關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現在的大學生,從而正確引導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一)微信的相關內容
微信是于2011年由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應用程序,它以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借用網絡傳媒在市場上迅速風靡起來。由于微信的使用功能多、優點多,方便易操作,因而其使用范圍越來越廣。通過微信,不僅可以進行最基本的聊天、對講、視頻等,并且微信所提供的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相關功能,可以讓使用者獲取自己所需的相關信息。當然,微信還有支付中介的功能,在保證安全隱秘的同時,為大學生提供了便利,深受學生歡迎。
(二)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的設立,個人和企業或是其他主體通過打造一個微信公眾號,與特定群體用發送文字、圖片、語音等方式實現全方位的溝通與互動。同時,利用公眾平臺的宣傳活動,可以有效地針對特定群體展示公眾號中的相關內容,從而讓受眾面和影響力度更廣。
目前,許多高校都有各式各樣的微信公眾平臺,其對高校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從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來看,如何有效地構建好微信公眾平臺,并使其有效運行是其中的關鍵。
首先,學校作為主體,應該鼓勵并且加以扶持,設置不同的群體管理公眾號,并且定期準時地更新相關內容,保證所發布信息的時效性。針對不同群體發布不同的信息,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去獲取信息,主動接受德育的熏陶。
其次,公眾平臺發布的信息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的心理訴求,反映現實的實際生活。現階段,盡管微信公眾平臺較多,針對德育教育的也不少,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都不夠,對德育知識的了解也不多。因此,為了有效改變這一情況,可以在公眾平臺信息發布的取舍中,更多地選擇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令他們感興趣的熱點,包括校園里發生的事情,從德育角度讓學生深入地思考,從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德育和思想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微信公眾平臺也需要加強監督管理。每個負責人都必須職責明確,分工明了,同時相互配合,有效地促進公眾平臺的運行。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德育工作教育的媒介,不但兼具微信的相關功能,簡便、高效,在促進思想教育的傳播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微信公眾平臺摒棄了傳統德育工作的形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自主性更強,成本更低,范圍和覆蓋面更廣;第二,公眾平臺通過信息的傳遞能夠向學生提供更及時的消息,從而保證時效性,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給出相關評論,從而引發大家的討論和思考。當然,微信公眾平臺要以學生為主導,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訴求。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的相關內容能夠讓學生更主動地去接受德育教育,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點,在提高學生思想教育認識上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效果低下。為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開展大學生的德育工作,通過公眾平臺有效地發布相關的信息,讓學生接觸并感悟,從而以網絡的新渠道實現德育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是十分必要的。
[1] 李禮,李超民.論高校微信德育平臺的構建[J].學術論壇,2014(08):162-166.
[2] 黃華鋒.論高校網絡德育平臺的構建[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2(04):31-34.
[3] 湯子瓊.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高校網絡德育平臺[J].成都師專學報,2001(03):4-6.
G641
A
1674-8883(2016)19-0043-01
本論文為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1YJA710058);省級教改項目(一般)(SJG201375)
張慧芳(1981—),女,山西朔州人,碩士,山西大同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