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震(泰山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
基于微信傳播的泰安高校大學生信息共享平臺方案
齊 震
(泰山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摘 要:隨著手機終端的智能化和手機網絡應用體驗的日漸增多,手機豐富網民生活、完善上網體驗的趨勢日漸明顯,而以微信為主要代表的新媒體則異軍突起。微信傳播平臺以其信息流豐富、交互性強、模式新穎、方便快捷等一系列優勢,深受當代大學生的青睞,成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對基于微信平臺的泰安乃至全國高校大學生的信息傳播進行研究,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以微信為代表的媒體形式與泰安市高校的信息建設真正進入“交融”的階段,不再是單一面的拓展,這有助于教育文化產業成為安泰經濟轉型和經濟增長新的引擎。
關鍵詞:微信平臺;信息共享;泰安高校
去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的前瞻性發展戰略,希望將互聯網與社會中的不同行業進行整合優化,推動全行業生產創新、優化升級。以微信代表的移動互聯互通機制的快速發展為泰安市高校大學生進入網絡世界、獲取及時信息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可能。
可以整合和優化泰安市各大學教育教學資源、人才就業信息資源,使各地企業與大學實現一對一互動和溝通;依托微信公眾平臺等智能終端,將不同企業的運營理念、招聘服務等信息內容通過微信網頁的在線咨詢渠道表現出來。學生和企業用戶利用后臺端口,依托微信公眾號,可以實現相關信息的即時共享。因操作的快捷性、社會信息交流的實時高效性、信息推送的豐富性等,微信必將成為新生代青年用戶的主要交流工具。
2015年,以微信為代表的網絡媒體集中發力,漸漸與泰安高校形成互聯趨勢,通過完善功能、細分領域、學習生活平臺上線等,逐步去中心化,把信息共享平臺封閉的結構逐步變成開放型結構。同時,公開閱讀數、點贊和評論等功能使文章和生活、學習信息的呈現方式越來越“微博化”。
第一,對于泰安市高校而言,微信等新興媒體的傳播與應用在校園品牌推廣、圖書館、校園社團、就業實踐、團總支中,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服務管理中,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它既可以實現學校品牌的迅速傳播,又可以節約宣傳成本。
第二,對于企業而言,微信等智能終端應用可以將各個行業、企業豐富的資源與學生的就業實踐相結合,從而實現高校與企業的互聯互通,將就業動態實時展現在學生的畢業生活中。微信平臺通過發布不同的就業信息,發揮互聯互通的優勢,擴展信息渠道,及時收取師生、各個行業的建議或者意見,為畢業生提供一個便捷化、全方位、立體化的服務窗口。同時,它還能夠不斷深化大學與各行業在人才交流培訓、學生就業指導方面的渠道互通。
第三,微信公眾平臺有利于促進新型教學服務模式搭建。它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授課環境以及課堂講義等輔導資料,提供師生授課中講義的連接服務。學生在微信平臺中可以直接訪問教學文稿的URL,利用移動終端直接查看教學服務課件。課件的其他多媒體資料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上傳到微信平臺服務終端。
第四,微信公眾平臺能夠在泰安市各個高校改進和完善共青團信息服務建設中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微信公眾平臺在傳統的文字信息的基礎之上,還迎合自媒體時代的需求,增加了語音、視頻等流媒體信息。微信終端平臺通過對各個大學實時發布共青團的信息,能夠實時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疲倦感,親力親為地融入學習共青團組織的各項思想的活動中去。
第五,微信公眾平臺是迎合新媒體時代,應運而生的新興應用模塊。利用這一網絡平臺,每個自媒體大眾和社會團體都能建立屬于自己的公眾平臺,并實現與既定群體在語音、文字、視頻等眾多方式上的溝通交流。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大眾媒介暴露出了單向傳播的劣勢。微信網絡傳播平臺技術的每進步一次,高校學生融入網絡發言的聲音就能放大一些。為了加快大學生在信息世界的互聯互通,樹立良好的信息思維,高校微信平臺的發展將是形勢所需。
微信公眾平臺體系一方面使泰安市各高校為學生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如就業指導信息、圖書館信息、等級資格證以及成績信息、各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信息等);另一方面,也搭建了一座高校人才資源輸出以及企業品牌推廣的橋梁。
第一,在泰安市各高校建立起微信公眾平臺以及3G校園微網的站點負責人。前期負責對微信平臺和微網的建設和推廣;中期負責在全市建立起微信平臺全網點式管理和運營體系,同時整合和優化各高校的教育教學資源、校園文化活動資源、就業招聘信息資源等一站式、全方位、多層次的管理和應用;后期基于上述內容,挖掘、開發和利用各高校的人才資源,傳播與應用與各領域企業在人才、技術、管理經驗上的資源。
第二,微信平臺的信息設置。打造實用化、便捷式的微信內置APP,建立和完善微信平臺在用戶菜單導航的設置,省去用戶需要輸入關鍵詞才能觸發回復的流程,直接通過點擊菜單來導航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資源。為泰安市各高校和各個行業訂制個性實用、方便快捷、多元豐富的微信內置APP,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第三,實用、便捷的傳播交互方式。利用更直觀化、可視化、可操作化的導航方式,展現提供一站式服務,通過語音、視頻等流媒體內容引導用戶進行體驗。
泰安雖高校林立,但在教育教學資源、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方面需要相互溝通,需要一種更好的平臺將所有關于大學生的資源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并形成一種共享模式,將泰安的高校教育與社會各行業更好地結合起來,使人才的輸出更適應和滿足當下社會的需要,從而更好地建設和發展泰安的科教文化產業。
作者簡介:齊震(1993—),男,山東淄博人,泰山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本科,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藝術學。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泰安市大學生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項目《基于微信傳播的泰安高校大學生信息共享平臺》(項目編號:2015D097)結題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2-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