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開福
(大理電視臺,云南 大理 671000)
?
新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的轉型與發展研究
字開福
(大理電視臺,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互聯網新媒體的異軍突起給城市電視臺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城市電視臺想要實現轉型,還需要進一步挖掘本土優勢,做好數字化媒介融合,并進一步打造優質的節目制作團隊,從而實現從傳統媒體到現代傳媒的華麗轉身。
關鍵詞:新媒體;城市電視臺;轉型;本土化;數字化
互聯網時代為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為電視媒體的傳統運營形式帶來了新的挑戰。城市電視臺作為傳統電視媒體的一份子,在新媒體時代,其轉型是必然的。但如何應對新媒體的挑戰,使得城市電視臺得到可持續的發展是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城市電視臺是我國廣播電視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我國目前的規劃,城市電視臺可以分為省會城市電視臺、地級市電視臺以及縣級市電視臺。自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城市電視臺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運營模式已經趨于系統。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電視臺的數量也隨之增加,城市電視臺以其地域的貼近性以及區域資源的壟斷性等優勢占據了較大的收視市場。但伴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愈演愈烈,給城市電視臺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城市電視臺的轉型是應對新媒體時代的必然舉措。在轉型過程中,城市電視臺面臨的挑戰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節目運營模式的挑戰,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數字媒體、互聯網媒體不斷崛起,并且互聯網媒體的傳播模式、傳播媒介、傳播速度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城市電視臺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城市電視臺傳統的節目制作方式、節目運營、包裝都無法與新媒體匹敵。城市電視臺想要突破挑戰,就必須要實現節目運營模式的轉型。
其二是城市電視臺的經濟支持和技術支持有限,城市電視臺普遍技術水平不高,軟硬件設施不齊全,采編過程成本高、效率低。因人才、設備等多方面的原因,城市電視臺的綜合實力較弱,從而影響其節目質量,也難以達到電視臺轉型的要求。
其三是人才的挑戰,城市電視臺的轉型必然需要更多的電視媒體創新人才的支持,然而由于受到傳統城市電視臺的體制的局限,城市電視臺的人才選擇仍舊受到“親友推薦”的局限,難以構建創新型的人才隊伍。加之城市電視臺硬件和軟件的局限,很難招攬到高素質的人才。人才的缺乏是新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轉型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
(一)創新城市電視臺節目內容
無論媒體市場做出何種的變化,也無論觀眾的審美、價值觀如何轉變,電視節目內容始終是最為核心的部分。面對互聯網新媒體的海量節目類型,城市電視臺必須要進一步創新自身的節目內容,提升城市電視臺的核心競爭力。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城市電視臺應該進一步挖掘本土優勢。城市電視臺應該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定位——貼近區域民眾生活的本土特色,這也是其與互聯網媒體、數字媒體的最大區分點。因此,城市電視臺應該積極以本地觀眾和地方特色作為切入點,打造具有本土品牌的電視節目。應該積極盤活社區資源,發展社區新聞,舉民生旗,打民生牌,吸引更多本地觀眾。
第二,城市電視臺應該進一步創新精品節目,利用區域內的獨家資源來進行精品化策略,盡可能結合本地特色來挖掘本土觀眾所關心的實踐,將電視節目當做產品一樣實現精準營銷。例如,荊州電視臺推出的《壟上行》就以荊州地區的市民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關注本土居民生活點滴。本地的許多觀眾,特別是老年觀眾十分熱愛這個節目,而老年觀眾群體往往沒有熱衷于網絡新媒體,這正是城市電視臺應該積極爭取的觀眾群體。
(二)借助數字化,發展數字多媒體電視業務
隨著中國新一代廣播電視網絡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有線電視已進入數字化互動時代。多媒體電視今后的發展趨勢呈數字化、網絡化、互動化。互動電視將從根本上改變電視產業的面貌,將電視臺從原先簡單的信息傳播媒介發展成以觀眾為中心的雙向式信息、娛樂、生活綜合服務平臺。作為與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關聯最密切的城市電視臺,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借助數字化改造,搶占發展先機。一是積極發展電視點播業務。依托強大的媒介內容制作和存儲功能留住觀眾,建立龐大的媒體資源庫,供觀眾隨時點播收看。二是利用有線數字電視優勢,與各類地方社會機構合作,建設包括服務、娛樂、信息的數字化商業平臺,為用戶提供購物、交通、旅游、視頻、物流等交互式信息服務,滿足數字電視用戶的各類信息資訊需求,增強有線數字電視的吸引力。
(三)人才培養增強發展后勁
新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的轉型與發展都需要更多的電視媒體人才的加入,集思廣益。城市電視臺管理者也必須要進一步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需要加強城市電視臺體制的改革工作,應該將引進高素質電視節目制作人才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在人才的聘用模式上,應該進一步摒棄城市電視臺體制化的內部“推薦”模式,而應該更多的通過公開公平的競爭模式,來選擇素質更好的人才,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對城市電視臺基層工作者的激勵形式,創造一個激勵人才的發展環境。
其次,需要監理有效的考核機制,進一步深入培養創新型人才。城市電視臺的人才管理應該在一個相對完善、嚴格的考核制度中,同時還應該堅持對人才的持續性培養,通過開展相關的講座、培訓、項目學習等活動,切實提升人才的素質。
最后,城市電視臺還應該轉變觀念,積極建設城市電視臺的文化氛圍,以外部工作環境進一步激勵員工的創造性。
新的時代賦予了城市電視臺發展更多的機遇,城市電視臺想要完成現代媒體的轉型,就必須要對自身進行正確的定位,并明確自身發展的優勢和劣勢,積極發揮優勢,改善劣勢,找到更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王云翔.城市電視臺的對手與博弈[J].新聞戰線,2012(3):98-100.
[2] 沈碩.淺議城市電視臺可持續發展之路[J].新聞世界,2010(12):56-58.
中圖分類號:G22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3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