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萌(重慶日報,重慶 400010)
?
《快樂老人報》及其產業群發展路徑與特色分析
胡 萌
(重慶日報,重慶 400010)
摘 要:著眼“為中國老齡社會提供解決方案”的《快樂老人報》作為中南傳媒出版集團旗下的一家報紙,自創辦以來發展迅速,2015年期均發行量達130萬份,被譽為“紙媒寒冬里逆勢上揚最新樣本”。其辦報思路與成長路徑,在某些方面可以為傳統報媒當下的轉型提供借鑒和參考。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南傳媒基于報紙平臺的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先做媒體、再做實體,先做傳媒集群、再做產業集群”。
關鍵詞:老人報;報紙;傳媒;產業;集群
中南傳媒旗下《快樂老人報》有“紙媒寒冬里逆勢上揚最新樣本”之譽。2015年9月18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公布了“2015年中國郵政發行報刊百強排行榜”,《快樂老人報》躋身報紙10強,當年期均發行量在130萬份左右。
《快樂老人報》創刊于2009年9月28日,由中南傳媒出版集團所屬的《瀟湘晨報》主辦,一周兩期,四開16版。之后數年里發行范圍覆蓋全國多數省(區、市),并且發行量逐年上升。
在傳統報紙面臨嚴峻生存危機的背景下,這一創刊于內陸省份的老年報紙能取得如此成績,殊為不易。
(一)報紙定位
《快樂老人報》的定位是:國內首份精準鎖定“快樂老人生活”的現代都市紙媒,從中老年人心理、生理真實需求出發,為中老年讀者量身定做,倡導、推動有品質的老年幸福生活,使他們能自主命運、享有尊嚴和快樂。
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則從另一角度闡述了該報定位:老年人群最需要的就是“被需要”,所以《快樂老人報》的定位就是“人生永不落幕”。因此,《快樂老人報》“應該為老年讀者提供包括資訊服務在內各種各樣的服務,成為千千萬萬老年讀者獲取資訊、表達意見、展現自我、共享快樂的群體互動平臺,進而為中國老齡社會提供解決方案”。
(二)辦報思路和版面內容
1.辦報指導思想。《快樂老人報》希冀通過有效的資訊整合,走出傳統老年報巢窠,以強有力的服務性報道、引人注目的講述方式、生動溫情的心靈開導、趣味盎然的互動形式,提升中國中老年群體的生存幸福感,幫助他們自主命運、享有尊嚴和快樂,讓老人感到自己“當年有價值、現在有意義、未來有希望”。《快樂老人報》總編輯周鋼認為,該報可以貼上4個標簽:健康品、互動圈,信息源和創作園。
2.版面設置。《快樂老人報》是四開小報,周一、周四出刊,每期16個版,版面設置包括:特別關注、評論、新聞、參悟、家庭、祖孫、醫療、健康、養生、生活、圈子、旅游、老年大學、作品、分享、當年、秘聞。(部分版面交替出現)與版面設計相對應,見報稿件中自采僅占20%,讀者來稿30%,文摘50%。部分版面定位如下。特別關注:重點報道;評論:讓讀者充分表達他們的人生經驗,表達他們對社會的看法;新聞:提供以老人視角采集的天下大事、溫馨事、有趣事;參悟:提供高僧大德的智慧隨筆、心靈雞湯;圈子:幫助讀者找到伙伴、構建團隊。釣魚、種菜、下棋……不同愛好的讀者都能在這里找到伙伴、找到圈子;祖孫:和爺爺、奶奶們探討如何與孫輩溝通、如何教育孫輩,是全國唯一的特色版面;作品:供老年人發表他們的詩詞書畫、小說散文;健康、生活:交流養生知識、生活小竅門;秘聞、當年:回顧過去的時代和過去時代的“我”。
3.重點報道。自創刊以來,《快樂老人報》較重要自采稿件有《中國老年生活狀態調查報告系列報道》、《獨家解讀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志愿者陪您過大年》以及《養老金“漲”望之分析》等等。
(三)獨特風格
1.互動。《快樂老人報》一個非常顯著的特性,就是改變了老年人媒體單向灌輸的傳統模式,通過提供區域性社交平臺、打造快樂圈子,引導中老年群體拓展社交圈,獲得精神充實與情感滿足。
2.人性化關懷。老年人需要被關心、被尊重。作為一份老年報,《快樂老人報》從老人的真實需求出發進行資訊整合,其本身就可以說是一種關懷。同樣的關懷還體現在細節方面,如正文字號9.5磅,遠遠大于其他報紙的字號;每期報紙9版右上角,都有一則溫馨提示:“讀了半小時,請休息5分鐘。”第16版還有“看完報紙請洗洗手”“請不要用報紙來包食物”。
(四)采編隊伍
《快樂老人報》有11名編輯、3名記者、3名組版和兩名校對,實行扁平化管理,連同決策層在內20人左右;加上官網“楓網”、出版事務所和“美時美刻”旅行社在內,共80人。
與其他老年類媒體不同,該報采編團隊成員非常年輕,多數編輯、記者只有二十來歲。年輕人怎么辦好老年報?報社社長趙寶泉答:“我們可能不懂老人,但我們知道怎么當孫子!”他的意思是,報社對于采編人員有這樣一個要求:必須像對待自己家里的老人一樣,時刻設身處地想著老年人的需求,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努力了解老人。
(五)發行數量和模式
1.發行數量。相關數據表明,自創刊以來《快樂老人報》用于推廣的費用低,其發行量飆升最大的助力其實來自郵局——在報社與郵局利益共同體形成之后,郵遞員上門征訂最具效果。2010年9月,《快樂老人報》創刊一年后發行量突破20萬份;2012年1月,發行量升至55萬份;2013年1月,國家郵政局報刊發行司數據顯示,該報征訂數達110萬份;2014年1月,這個數字刷新為130萬份。其中,湖南省內僅20萬份,不到六分之一;2015年,期均發行量穩定在130萬份。
2.發行模式。《快樂老人報》發行部有10個人,其中6人“長期在外面跑郵局”,具體工作是先和各省(區、市)郵政總公司達成框架性協議、爭取進“重點目錄”,再一個市、一個市地談合作。
“郵報媒體營銷平臺”是《快樂老人報》發行成功的最重要“秘密武器”,其運作方式是:各地郵政報刊發行部門在確保所在區域《快樂老人報》一定的有效覆蓋,在實現報紙廣告區域運營效益最大化基礎上,報社將報紙的部分廣告經營權(每期7版、9版下半版)授予區域郵政報刊發行局,廣告收益全部歸郵局。這樣一來,報刊發行的利益就從原來單一的發行收益擴大到三項收益:發行收益,廣告收益和活動收益。
也就是說,郵局除了賺取發行這塊的“辛苦錢”,還可以像報社一樣做廣告、辦活動,積極性自然空前高漲。
在這種合作框架內,雙方分工大致可以這樣表述:地方郵局(往往是一個地級市)負責區域內所有報紙的紙張、印刷、發行以及7版、9版下半版,總共一個版的廣告統籌;《快樂老人報》則負責其他15個版面的內容和廣告,這15個版面是全國一樣的。郵局每發行一份報紙,還可以獲取《快樂老人報》年度訂費82元中的77.9元,余下4.1元歸報社。
截至目前,山東、福建、安徽等20多個省(區、市)的郵政部門與《快樂老人報》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2012年9月,國家郵政報刊發行局將《快樂老人報》確定為“媒體化運營項目”產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六)活動舉辦
一周兩期、面向全國發行的報紙,通常很少做地面活動。但為了擴大影響、“增加黏度”(同時也是從產業發展需要出發“激活用戶”),《快樂老人報》自創刊以來在全國各發行區域組織了大量活動,影響較大的有養生學堂、門球賽、老人聊天會、孝文化節、快樂老人節、相親會等等。
(七)其他媒體
1.健康雜志《康頤?活過100歲》。《快樂老人報》站穩腳跟后,其姊妹刊物、高端健康雜志《康頤?活過100歲》被迅速推出。該刊是一份專業健康雜志,所發文章均由北上廣著名醫院專家撰寫,目前發行量突破12萬份。
2.楓網。《快樂老人報》的官網2013年升級成為相對獨立的楓網,目前日均UV(獨立IP訪問量)達50萬,PV(頁面瀏覽量)超200萬,在同類網站中遙遙領先。楓網的定位:專注服務中國中老年人,助您分享精彩生活、展示才藝、結交新朋友、參與社會生活。
3.電視。目前與湖南教育電視臺合辦“快樂老人”頻道,未來有意自辦老年電視臺或頻道。
先做媒體,再做實體;先做傳媒集群,再做產業集群。《快樂老人報》是中南傳媒著眼老年產業布局而下的一步棋,其最終目標是建成包括“一報一刊一臺一網一出版機構”的老年傳媒集群,以及包括老年文化傳媒、老年購物、老年旅游、老年服務、老年產品等全方位的老年產業集群。
目前,老年產業集群在老人出版、老人旅游和老人購物板塊上已初具雛形。
(一)老年出版
機構名為“老年出版事務所”,主要征集老年文學愛好者的各類作品,為他們出書。
(二)老年旅游
這個機構名為“美時美刻”旅行社,經營上最大的特點是為老人組織主題式“懷舊旅游”、知名景點“慢慢游”,如到天安門廣場跳“壩壩舞”、到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多國游,以及到西湖、臺灣等地的深度游。
(三)老年購物
購物平臺主要依托于楓網,名為“快樂老人生活館”,定位“老人的超市和管家”,于2013年4月投入運營。其主營產品包括助行器械、養生保健品、日常便利品、家居生活用品等,涵蓋老年人生活的多個方面。
(四)營收情況
目前,以《快樂老人報》為依托的幾項老人產業均未有盈利,其體系建設距“老年產業集群”這一宏偉目標亦尚遙遠。《快樂老人報》管理層稱,這是因為當下任務仍為“圈地”,而不是盈利。
盡管《快樂老人報》的老人產業集群目前尚未真正完全成形,但縱觀《快樂老人報》及其老人產業集群發展過程,我們無法否認,《快樂老人報》是一個“紙媒逆勢上揚的最新樣本”;而中南傳媒的產業布局,對于我們亦具有一定啟示意義。
(一)為產業辦報,還是為辦報而辦報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報業集團的文化產業都處于自然生長狀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缺乏明確的產業發展意識,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單純地為辦報而辦報。而事實上,當一個媒體不再是簡單的資訊載體,而成為讀者的精神依托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時,以報紙為平臺發展產業的時機就成熟了。2009年,中南傳媒出版集團已有2報16刊,再辦報紙本屬多余,但著眼于老年產業集群布局,《快樂老人報》還是出現了。辦《快樂老人報》,成為中南傳媒進軍老年產業的切入口。事實上,即便在微觀層面,《快樂老人報》的版面同樣與老年產業緊密對接:比如旅游版對接老年旅游產業,作品版對接老年自出版項目,快樂生活版對接的是老年購物,此外健康、理財版同樣指向明確。
(二)擁有較窄細分市場的報紙或仍有前景
作為一家市場化報紙,確定一個正確定位、鎖定一個合適的細分市場至關重要。擁有較窄細分市場的報紙,可能仍有較好前景。《快樂老人報》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正是這個原因,《快樂老年報》總編輯周鋼才說,《快樂老人報》的成功并不意味著他們有多么的驚才絕艷,也不意味著報紙內容有多么的冠絕群倫。在紙媒式微背景下,國內眾多都市報同質化問題依然難有改觀。在這種背景下,適當分析、借鑒《快樂老人報》的市場定位、辦報方式和產業路徑當有其意義。
(三)專業辦報
“專業辦報”,這里指面向市場的媒體,在堅持正確政治導向的大前提下,必須遵循傳播客觀規律,嚴格做到“用數據說話”。《快樂老人報》面世前,中南傳媒曾耗資200多萬元雇請專業調查公司做過系列市場調查,從報名到報紙內容構架,從老人的閱讀習慣到資訊需求再到生活需求,都有全面、深入、準確地把握,最后才有了報紙的精準定位和內容設計。這一系列市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關于受眾數量。中國現有2億老人,其中可接受媒體傳播、教育的至少1億人;不出1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達3億,其中2億都是老人報的目標受眾;關于受眾需求特征。老人群體最大的問題是被邊緣化,從生理角色到心理角色的邊緣化,所以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被需要”;關于市場競爭。當前國內數十家老年類媒體多為老干系統創辦,發行量在20萬份以下,迄今尚無真正的全國性老年讀物出現;關于受眾特征。如今的老年人文化層次越來越高,擁有更多閱讀時間。考慮到目前55歲以上人群90%沒有使用新媒體習慣,老年紙媒閱讀市場還有20年高速發展期,很可能催生發行量500萬份以上的老年報刊。
如果說,《快樂老人報》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那么這一結果和嚴謹的市場調查是分不開的。
中圖分類號:G2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2-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