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彩(日照日報社,山東 日照 276800)
?
探析基層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培養
劉祥彩
(日照日報社,山東 日照 276800)
摘 要:新聞敏感性被視為新聞記者最重要的職業素養,甚至被認為是新聞記者的生命力所在,記者對新聞的敏感程度決定了新聞的質量。因此,如何提高新聞記者對新聞的敏感性成為新聞界廣泛關注的問題。本文中,筆者以提高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為主題,主要從善于學習、善于發現以及善于思考三個方面展開探討,旨在提高新聞記者對新聞的敏感性。
關鍵詞:基層記者;新聞敏感性;途徑
新聞敏感性是廣大的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更是新聞工作者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綜合體現。為了提高新聞敏感性,記者應該時刻保持對周邊事物及社會生活的敏銳反應力,要像獵人一般善于抓住獵物。下文中,筆者主要論述新聞敏感性的表現以及培養新聞敏感性的途徑。
新聞敏感性是基層新聞記者對社會生活的觀察能力、對事物變化發展的反應能力、對新聞線索的識別能力以及對新聞事實的分析能力的綜合性體現,是基層新聞記者政治、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集中表現。新聞記者對新聞的敏感性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基層新聞記者可以敏銳地觀察和感知到事物的新變化,在第一時間發現和掌握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第二,基層新聞記者可以準確無誤地辨析新聞的價值,作出準確判斷;第三,基層新聞記者具有超前的新聞意識;第四,結合時下的政治,準確把握當前新聞報道的方向;第五,準確地分析、判斷自己掌握的新聞線索、事件同各種信息之間的關系,具有哪些個性特點;第六,預估報道將產生的社會效應。
具有較好的新聞敏感性可以幫助記者及時有效地發現新聞線索。俗話說,新聞敏感性就像石頭的火花,只有不斷地敲擊才能迸發出火花。由此可見,基層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需要長時間的磨練與學習,需要大量的實踐積累。因此,基層新聞記者應該在工作中善于學習、善于發現、善于思考,進而不斷提高對新聞的敏感性。
(一)善于學習,提高新聞敏感性
為了提高對新聞的敏感性,基層記者要不斷博學苦練,這樣才能拓展自己的視野,進而保持對新聞的敏感度。其中,基層記者的學習內容主要涉及政治理論的學習、農業知識的學習等幾個方面。而政治理論的學習主要是加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的學習,為記者打下堅實的政治理論基礎。要提高新聞敏感性,基層新聞記者必須時刻保持對政治的高度熱情,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這樣才能緊扣時代的脈搏。另外,政府每每放出的新信號正是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論,才能夠提前預知哪些信息可以作為新聞素材,從而提前準備。基層新聞記者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就是指對新聞寫作理論知識、語言文學網絡技術、歷史地理以及法律法規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只有對這些專業性知識有所了解,才能夠從千頭萬緒的新聞信息中找到有報道價值的信息。基層新聞記者在加強自身學習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勤于向他人請教,特別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二)善于發現,提高新聞敏感性
正所謂“沒有發現,就沒有新聞的誕生”,基層新聞記者應該善于在事件中發現新聞線索。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記者要判斷群眾對哪些事件較為感興趣,并對一系列事件的重要性進行排序。具體到工作中,記者首先需要保持滿腔熱忱,時時關心周邊發生的事件,迅速抓住新聞線索。再次,記者需要有一雙慧眼,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新聞的價值。當發現新聞價值后,要用眼睛看,用腦袋想,打破思維定勢,對事件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剖析。最重要的一點是,記者需要保持一顆好奇心,具備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挖掘有價值的新聞。
(三)善于思考,提高新聞敏感性
為了提高對新聞的敏感性,基層記者需要時時刻刻做一個有心人,學會認真思考。注意將思考貫穿于工作中的每個環節,對事件進行多方面的透視,進而挖掘出最具新聞價值的內容。
首先,基層新聞記者應該善于在回憶中找尋新聞。從新聞記者的工作屬性來看,新聞記者參加了眾多會議,而回憶中的領導講話、會議文件的內容及傳達的精神都蘊藏著眾多的新聞線索。因此,記者需要把握參加會議的機會,認真思考會議精神,挖掘新聞線索。其次,基層記者應該善于從領導活動中挖掘新聞。領導干部總是帶著問題或一定的目的進行基層調研和指導工作,因而記者要善于思考領導干部的調研工作,緊緊圍繞其調研的內容、主題,聯系時下政策,找到新聞線索。最后,基層記者要到基層中走動,從腳底板中出新聞。基層記者需要結合最新的大政方針和政策,深入到基層,緊緊圍繞民生熱點、難點、疑點進行思考,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基層中去,體察基層民眾的心聲,善于透過現象思考本質,進而挖掘新聞。
為了提高自身的新聞敏感性,基層新聞記者必須善于學習、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多參加實踐活動,不斷積累經驗,從而培養對新聞的敏感性,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探尋出新聞價值。
在21世紀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文化市場特別是新聞業內的競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了在新聞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須不斷提高新聞的質量和價值,而新聞的價值和質量與基層記者的新聞敏感性息息相關。記者只有具備較高的新聞敏感性,才能迅速準確地捕捉到新聞線索,挖掘新聞價值。因而,基層新聞記者必須在平時善于學習、善于發現、善于思考,積累經驗,不斷提高對新聞的敏感性。
參考文獻:
[1] 王曉銳.捕捉最精彩的線索和題材——淺議記者新聞敏感的培養[J].中國地市報人,2015(08):72-73.
[2] 樓蓉.關于部隊基層新聞報道員新聞敏感性的培養芻議[J].新聞世界,2015(10):38-39.
[3] 侯森.涉農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培養與提升[J].記者搖籃,2013(07):14.
[4] 谷喜合.基層記者如何培養新聞敏感[J].青年記者,2012 (08):79.
作者簡介:劉祥彩(1980—),女,山東日照人,本科,日照日報社助理記者。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2-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