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溪涵 續蔚一(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
技術·內容·用戶:網絡視聽新生態的三個關鍵詞
——第三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綜述
劉溪涵 續蔚一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摘 要:2015年12月3日,第三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本次大會以“大視頻時代的創新與變革”為主題,聚焦網絡視聽行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來自國家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知名互聯網企業CEO、各大電視臺及網絡電視臺臺長、業界資深學者、著名內容創作人及智能終端企業負責人等全產業領軍人物,共話媒體融合、產業創新、內容創造、大眾創業,探討產業發展的未來。本次會議中對技術、內容、用戶的強調,為視聽行業提供了具有共識性和前沿性的發展依據。當前,視聽新媒體正處在一個改革創新、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筆者將大會內容概括為三個部分進行闡述,即技術:推動視頻未來發展;內容:驅動互聯網視頻差異競爭;用戶:多元需求重塑視頻生態。
關鍵詞:網絡視聽;技術;內容;用戶
續蔚一,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數字藝術專業碩士研究生。
(一)虛擬現實技術成為網絡視頻發展的最新決戰陣地
虛擬現實成為視聽行業最新關注的熱門技術,暴風科技CEO馮鑫此次在會議上發表《虛擬現實是視頻的未來嗎》的主題演講,分享他與團隊近兩年對虛擬現實(VR)的研究和應用成果,在他的觀點中,VR不僅是互聯網視頻的未來,更是整個互聯網的未來。馮鑫預言:原來互聯網是擺在我們桌上的筆記本或者電腦,后來互聯網到了我們的手上,就是智能手機,下一步,互聯網會放在眼睛上。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互聯網的七個基本應用涉及的行業都已經全部涉足虛擬現實,美國的Facebook、谷歌、蘋果、微軟,日本的索尼,中國的騰訊都發布了有關虛擬現實的相關戰略。在虛擬現實和視頻相結合方面,暴風科技已經做了四個方面的嘗試:第一,VR作為觀影與社交的屏幕效用,該功能可以實現在家庭中觀看IAMX影片,同時與朋友進行在線交流。第二,全景拍攝的內容搭配VR眼鏡將產生虛擬現實感。第三,暴風魔眼產品發布,用戶可嘗試用VR的方法拍攝VR角度視頻,是一種全新的UGC生產方式。第四,演唱會或體育賽事等可用VR的方式展現,讓用戶有置身現場的感覺,以往能容納1萬人的演唱會將實現可容納100萬甚至更多人觀看。
(二)大數據成為網絡視頻生產的重要指導依據
在信息社會,每個人都是數據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大數據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新技術手段。對海量數據資源的挖掘與分析為網絡視頻網站創新自制內容、實現個性化推薦提供了重要指導。愛奇藝CEO龔宇在此次大會中談到大數據時認為,大數據不能成功指導視頻作品的拍攝,但擁有數據比沒有數據成功的概率更大。由此可見,大數據為網絡自制內容生產與傳播提供了新的工具與方法,成為網絡自制內容制作與運營的參考標準。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EO李懷宇認為,未來的電視利用大數據使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智能推薦,打開電視以后有自己的口味,每個人有自己的節目單。可見,大數據同樣改變著用戶的使用方式,讓內容更精準地到達目標用戶群。
(三)人工智能為網絡視頻提供嵌入技術支撐
技術為視頻行業發展注入的力量不言而喻,尤其是當人工智能出現以后,出現了更大的改變。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愈加成熟,機器對人腦的模擬愈加智能。百度公司副總裁朱光將目前人工智能對網絡視頻帶來的技術支持總結為三點:第一,搜索技術的智能優化可以幫助用戶快速準確地找到需要的視聽內容。用戶可在百度App中與其最新研發的機器人度秘進行交流,發出語音指令方便快速找到相應內容,這其中運用到的語義理解和搜索技術正在不斷突破。第二,百度的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的提升方便用戶使用語音搜索。語言識別功能對方言的識別能力和噪音的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突破。此外,語音合成技術可以將小說、新聞等文字信息轉化為視聽作品,并且在語音、語氣等方面的擬人化程度已經達到很高水平。第三,移動端圖像和視頻加速技術滿足用戶不同的使用場景需求。對用戶不同網絡環境的自動識別,可以提供相應分辨率的影音內容,利用這種技術方案提升觀看體驗,用算法來優化實現高清輸出。根據網絡智能環境調整圖像質量,是一種更加節省用戶流量的使用方式和體驗。
(一)原創自制內容成為互聯網視頻行業的重要發力點
隨著熱門版權購買價格的日益走高,各大視頻網站內容雷同現象嚴重。為打造自身特色、確立差異化的市場定位,視頻網站必須優化內容自制策略。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在演講《扶持網絡原創精品 提升互聯網文化軟實力》中提到,各大視頻網站更應該通過精品原創內容提升自己的品牌,好的原創內容,相比購買版權內容,可以帶來良性的投入產出比,從而長期實現差異化發展。愛奇藝CEO龔宇談起原創內容的生產時認為,關鍵要把握的是內容的知識產權,除了少量原創作品真的是內部孵化出來,跟社會專業化的團隊,或者是企業做合作,讓他們跟我們形成一個共同利益,在一個正常的健康的生態系統中,大家共同獲益共同發展,這是開放型的內容原創的生態系統。產品就像皮毛,技術是骨架,內容是肌肉,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見,在各大視頻網站無法短時間實現差異化競爭的當下,做好“內容為王”的同時,增強自主性和獨立性才是最好的途徑。在自制內容如何進行下一步探索的問題上,包括愛奇藝CEO龔宇在內的多位行業人士都表達了在垂直領域以用戶興趣進行細分的方向,當下互聯網優質視頻內容還十分稀缺,在垂直領域深挖,進行生態化運作將是行業下一步的方向與目標。
(二)多屏終端促使內容形態變化
在當前網絡視聽環境下,互聯網移動終端已經成為網絡視頻播放的主流終端,媒介生態與語境的變革,也使視聽作品從制作到播出的整個產業流程發生了改變。金山軟件CEO張宏江認為,用戶從過去的PC互聯網轉移到今天的移動互聯網,這種人們習慣的轉變會深深影響到我們整個視聽行業,并對傳統的廣電行業提出一些新的挑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司司長羅建輝談到,節目的內容生產部門應根據不同用戶群,創作面向各種媒體傳播的內容,在節目編排上,應根據媒體傳播特點和用戶收看習慣,做到多平臺靈活傳播。
(一)生態化的多元發展模式
自制內容將更加注重生態化構建,讓用戶接觸到多元的產品形態。在此指導下,內容產品將有更多元的盈利模式和更寬廣的盈利空間。基于此,視頻網站進行了不同的嘗試。合一集團(優酷土豆)CEO古永鏘提出聯動合作的生態模式,將文化娛樂產業與其他互聯網領域(內容生態投資、在線支付、互聯網金融等)進行聯動。此外,在當前整個文化娛樂產業內容IP空前繁榮的背景之下,創業已經是一個常態,合一集團將可能形成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業平臺,打造優酷土豆文化娛樂的淘寶天貓。百度也為整個網絡視聽的全價值鏈助力,從搜索、分發到服務,搜索是很重要的入口,視聽相關搜索達到每天8億次(包括綜藝節目、明星、熱映電影)。同時,百度在電影產業方面已經完成從會員、用戶、影片到影院之間的整個生態鏈的構建。基于技術和平臺,挖掘優質視聽內容衍生價值。
(二)用戶付費方式或成現實
解決視頻網站如何盈利這一問題,向用戶收費的模式在早些年似乎一直未能成功。但是最新的數據表明,向用戶收費的探索具有可行性。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此次會議上發布的《2015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17%的用戶有過付費看視頻的經歷,比去年增長了5.3個百分點,增長率為45.3%。付費用戶中,包月模式的使用率為47.6%,超過單次點播模式,成為最常用的付費模式。愛奇藝CEO龔宇同時也透露,截止到2015年12月,愛奇藝會員已突破1000萬,這也表明付費觀看習慣正逐步養成。向用戶收費或成視頻網站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三)用戶黏性成為內容是否優質的新衡量點
用戶黏性和忠誠度將是未來視頻網站競爭的關鍵點,同時也成為網絡視聽內容是否優質的一個新衡量點,視頻網站未來的發展,在關注流量的同時,更應關注如何從流量中沉淀忠實的用戶。合一集團(優酷土豆)CEO古永鏘在演講《打造文化娛樂新生態》中也談到,視頻網站的前十年我們關注的是流量,流量依然重要,但是在新的時代我們要關心的其實是用戶和內容。越來越重要的是從流量中怎么沉淀忠實的用戶,用戶里面所拉力的內容變成了行業重心。
從傳統的廣播電視到網絡視頻再到互聯網電視、移動視頻、IPTV、互動數字視聽以及視頻通訊等,視聽行業正向跨平臺、多屏幕、全媒體的大融合時代迅速邁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視聽行業的方方面面,成為提高行業生產率的重要因素;原創自制和適合多屏終端播放的視聽內容將成為互聯網視聽行業的一大爆發點;受眾到用戶的地位轉變正在改變視聽行業的生產模式,多元需求重塑視頻生態。綜上所述,“大視頻時代的創新與變革”既是第三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探討的核心主題,也是整個視聽行業迎接未來所要面對的深刻命題。
作者簡介:劉溪涵,重慶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新媒體學院)文藝與傳媒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22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2-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