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 陳祺
校友作為高校的一種特殊資源,在促進高校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好校友工作已成為當下高校的共識。以具體高校為實例,認為完善校友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力度,為校友提供切實便利,依托地方校友會,是做好校友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校友工作校友資源校友總會高校自上個世紀高校擴招以來,當下高校在規模、結構、質量,以及辦學實力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學校的改革發展,是學校領導、教職員工以及廣大校友的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結果。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其教育成果也是多方面的,而校友作為學校的“最終產品”,其質量是衡量高校實力的重要指標。實際上,衡量一所大學是否是一流大學的各項指標中,有三個指標是必不可少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校友。[1]這充分說明了校友的聲望高低會無形中對高校的社會聲譽產生重大影響,同時社會也會通過校友來了解和評價高校。綜合國內外高校發展實踐證明,高校的各項發展離不開廣大校友的支持與幫助。因此,加強校友工作建設,整合和利用校友優勢資源,提高高校的社會聲譽和競爭力是促進高校事業發展所應采取的必要措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作為全國重點財經類院校,迄今為止,已為國家輸送近6萬名優秀畢業生,他們分布在世界的各個地區以及各行各業,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面對新時期、新環境下發展的新形勢,針對如何整合校友資源、加快校友工作以促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基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友工作的開展情況,提出幾點工作體會。
一、提高認識,加快校友工作機制建設,強化服務意識
校友總會是校友與母校溝通聯系的紐帶,是校友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載體和保障,校友工作必須依據實際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明權責、簡結構、高效率為原則的工作體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領導的重視程度。高校校領導中,不僅僅是分管校友工作的校領導要重視,其他校領導也有必要提高對校友工作的認識,并將重視校友工作落實到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和政策支持上,并協調好校內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加快建立一支專兼職工作人員相結合的高素質校友工作隊伍,形成一張分門別類的巨大的校友網絡。
此外,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校友的意識,不斷增強校友的親近感。校友與母校的聯系是永恒的,但是彼此的需求是相互而又復雜的。校方單方面的開發和利用校友資源在校友工作的初級階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性。改變這一不利狀況,就需要高校校友工作者轉變對校友資源和校友工作的認識,尋找高校和校友的利益訴求的平衡,已互為促進為基本原則,為校友發展服務。通過為校友發展服務,讓校友時刻感受到母校的溫暖,進而更好地維系校友與母校之間的感情,從而在校友功成名就之時反哺母校。為校友提供優質的服務,本質上就是為母校培養更多的具備為母校做貢獻的潛在的優秀校友,實際上也就是為高校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加大向校友宣傳母校的力度,增進校友對母校的關心和了解
信息社會,輿論先行。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網絡等宣傳手段宣傳學校的改革與發展成果,讓社會和校友更加了解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發展計劃和目標等方面的情況,在社會上樹立學校的良好的形象,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社會聲譽,增進校友對學校的關心和了解。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時關注校友的社會信息,積極在校內外宣傳杰出校友的杰出事跡,可以聘請知名校友回校參觀、講學,充分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推動校友工作的開展和校友文化意識的深入培養。例如,在每年的畢業生畢業典禮和新生開學典禮上邀請知名校友,作為優秀校友代表發言,可以增強畢業生的愛校之情,樹立良好的榜樣,激發在校生的校友意識,奮發學習,為母校爭光,為社會多作貢獻。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為增強學生們回報母校的意愿埋下伏筆。
三、重視與校友的情感交流,拓展豐富的校友資源
校友們分布在各個地區、各個行業以及各條戰線上,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母校作為校友們的母校,有責任和義務關心校友們在工作、生活和事業發展方面的情況;母校作為校友們的“生產廠家”,必須關注自己的“產品”是否符合當下市場的需求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校友資源是集信息資源、智力資源、社會資源和財富資源等各種資源于一體的巨大的寶庫。校友工作者們只有充分重視與校友的感情溝通,才能在努力開發豐富的校友資源的過程中同時保護好校友資源。目前,從部分高校校友工作的成績來看,校友工作在推動學校各項建設和發展方面的成效十分顯著,校友工作對學校的整體工作正在和即將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其中具體可操作性舉措如下:
1.堅持校領導聯系校友制度
校領導可以利用出差或參加學術活動的機會,實地走訪校友,及時向校友通報母校的建設和發展情況,看望、了解和關心校友。校領導的及時探望,不僅可以使校友們了解到學校近年來的發展情況,更可以勉勵校友們弘揚母校精神,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感受到了母校的溫暖,校友們也會利用出差等機會常回家看看,從而使了解、關心和支持母校的建設和發展成為一種潛意識,成為一種習慣。
2.擴充聯絡隊伍
加強與各學院校友工作者的日常聯絡,更注重與有積極性的年長校友、退休老教師以及在校學生的聯絡,以促進校友會信息數據庫的建設,從而為長期開展校友工作奠定基礎。
3.為畢業校友及校友子弟來校深造提供便利
將校友的長遠發展作為校友會的一項重要工作,設立專業發展中心和就業指導中心,關注校友的終身教育,強化校友聯系的持久性。設定校友返校日,每年在這一天開放教室、圖書館和校史博物館,迎接校友、學生家長及他們的子女,借機讓他們了解大學的發展軌跡,體會大學的歷史文化精神,盡可能地為校友子女入學及學習提供方便。
四、推動和支持各地校友發展,激發各地校友會活力
推動各地校友會的建設發展是一項十分繁瑣復雜的工作,但是它是增強、凝聚校友對母校感情,促進感恩、回報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必須針對各地的校友結構、校友資源進行統籌把握,扎實推進。
首先,推進地方校友會建設。對已成立校友會的地方加強聯絡,將學校的活動及時告知,便于當地校友會組織校友參與;對未成立校友會的地方,應及時確定一位組織能力較強的、相對年輕的校友作為聯絡人,由此進行校友會活動及相關籌備工作的推進。
其次,將院系校友分會與各地校友分會相結合,為廣大校友在專業培訓、技術支持、行業理論、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服務。依托母校的師資力量和科研成果,定期為校友或校友所在單位開展指導、培訓、咨詢,解決校友在事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促進校友的發展。從而間接地幫助校友樹立在單位及所在地的形象和地位,當母校需要校友的時候,也就能理所當然地得到其本人及單位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再次,依托各地校友會收集校友及社會友好人士的投資合作意向,在每年召開的校友理事會、基金會理事會、校董會和校內的學術科研會議上進行信息發布。在產學研和校企合作方面,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為校友及校友企業提供綠色通道,為校友事業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最后,加強海外校友會建設。國際化趨勢是高校目前發展的普遍趨勢,更有可能成為高校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發展之基。做好國際校友會的工作,首先要根據高校的專業特色和發展歷史,確定重點區域,然后由此輻射;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例,針對我校的發展歷史分析,在改革開放之后掀起的出國熱中,較多優秀校友前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所以根據這些線索,結合當地的華人布局,有效地進行校友聯絡何資源整合。此外,在校外國留學生占比達30%,在校留學生的校友工作也不能忽視,有必要加強在校留學生的校友意識,為他們提供他們所在國家的校友聯絡人,以方便他們畢業時候回到自己的國家也能找到校友組織,這樣既可以壯大校友會在海外的校友組織,也可以為當地校友提供新鮮血液,而且海外校友組織有了本土校友的加入,對身在異國的華人校友也會有所益處,同時還可以為留學生校友提供一個平臺,因為絕大多數留學生留學中國高校,中文水平都較高,這樣回到自己國家之后就可以加入到華人校友的企業之中,從而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從而實現了三方的共贏。
綜上所述,整合校友資源,加強校友工作,促進學校發展,把校友工作做到實處,做出成效,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多的付出,任重而道遠。只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本著“傳遞信息,溝通情感,以校為榮,促進發展”的精神,統籌規劃,認真總結,大力借鑒,通力合作,努力把“校友會”作為學校的“第二校園”來建設,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尋找亮點,高效、高覆蓋范圍和高回報的校友工作定會給全體校友和學校的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參考文獻:
[1]周健,洪蔚超.實現校友工作中心的轉移[J].高教與經濟,2008,(04):10-12.
[2]袁先海.論校友母校情結的形成作用及加強[J].教書育人,2005,(S5):20-21.
[3]顧寅生,宋桂蘭.開發校友資源促進學校發展[J].教育探索,2002,(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