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當前,我國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出現了許多熱點詞匯,如多媒體課件、計算機設備、信息化建設等。這些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而出現的信息資源,正在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而服務。本課題主要論述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在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對幼兒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見,主要從信息化學前教育的推進、加強軟硬件設置的建設以及增強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力度等方面來分析。
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信息素養幼師信息化教育已經從高等教育建設普及到幼兒園教育的建設中來,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學前教育已經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面。而學前教育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應的教育環境與教育內容也有一定的獨特性。因此,信息化教育在幼兒教育的運用也具有著極大的挑戰。
一、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主要內容
(一)信息化基礎建設的適當配置
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與前提是信息化設施建設,而建設信息化的中心內容是兒童的身心健康。在實施過程中,要最大化的實現幼兒的年齡特征、幼兒的全面發展與信息化建設的相互統一。合理使用輻射小的網絡信息設備,布置環保型的多媒體設備,以此來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例如,在每個幼兒園接入寬帶/專線,使幼兒能夠在班級上網;而且在一些市區的示范幼兒園以及區縣的信息化實驗園應該按照需求實現內部的無線網絡覆蓋。此外,每個幼兒園至少需要配備1個多媒體活動室等等。因為,幼兒園教育不屬于九年義務教育范圍內,因此資金的投入有限,這就要求幼兒園自身籌備資金或者得到社會的支持,以達到兒童身心發展的最大化保護。
(二)采用現代信息技術
教師、幼兒、教學內容、領域目標與教學媒體作為信息化教育建設基本構成的要素,在信息化技術的環境下為孩子創造一個自由、寬松、愉悅的學習氣氛,這能夠促進幼兒主動感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中國對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探討研究經歷了從簡單技術設備到多媒體教學策略,再到信息技術與課程的統一結合,這一過程都是信息化建設對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對幼兒園教師的高素養要求
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幼兒園的教師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這不僅能夠使信息技術與活動課程的恰當整合,還能夠引導幼兒在游戲與活動中掌握信息技術。因此,對教師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要將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相互結合,因為當前的信息化時代發展迅速,而且對教師和領導者信息化教育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外,教育培訓也要發揮針對性的作用,不僅在純粹技術層面關注教師對現代技術的掌握,而且對技術與幼兒發展的關系也要明確好;其次,對于作為管理者與園長應具備基本的信息意識,這樣能夠極大地推動幼兒園的行政管理工作,保證學前信息化的順利進行。
二、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
(一)信息化的區域發展不平衡
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因此在學前信息化的建設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即便是在同一地區,信息化的水平也會由于幼兒園的具體情況而產生變化。比如在上海,到2009年年底,各個縣區的幼兒園已經全面的完成了信息化的設備建設與更新;到2010年,上海的信息化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00%,但是在一些欠發達的城市這些目標都還沒有完成,更不用說偏遠地區以及一些貧困山區的幼兒園了。
(二)信息化設備的設計落后,缺乏一定的高質資源
信息設備的軟件一定要及時的更新,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軟件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已經超乎人們的想象。而幼兒教育軟件的使用在幼兒的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我國的幼兒教育軟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得以漸漸發展,它的開發比較晚。而到目前為止,軟件的設計、研發的能力仍落后于發達國家,盡管軟件的數量有所增加,但是在設計的理念與質量上還停留在“訓練”與“練習”上,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如一些質量不高、缺乏理論創新、混動性不強、開發水平較低等。
(三)幼師的整體素質偏低
由于對幼兒的直接教育者——幼師的教育水平不高,導致不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大部分的幼兒教師缺乏專業的培訓。盡管有些地方組織培訓,但是覆蓋面狹窄,因此培訓的效果不佳,老師不能將信息資源與課程結構進行合理的有機結合。這都是當前我國幼兒園信息化教育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三、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重要舉措
(一)推進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
對于傳統的教育,不僅不適用于普通的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建設,同樣對于幼兒園的教育也是比較落后的。而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幼兒園的幼兒接觸到真實的世界。并且推進信息化技術在幼兒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僅是信息技術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直接促進,最重要的是從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角度,在生態環境中信息化技術的合理應用。學前的教育信息化的中心任務是信息技術學前兒童的學習與發展,這既有對家長學習教養知識的支持,也有對老師專業化發展的支持以及幼兒園的各方面建設與支持。所以只有打破傳統,將學前教育信息放在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中,才能夠將信息化建設更好地為幼兒發展服務。
(二)加強學前信息化技術的軟硬件建設
信息化技術需要科學的理論創新以及一定的硬件設備才能保證信息化技術的合理應用。目前大部分的學前教育新信息化建設比較好的地區都以計算機、網絡以及配套的基礎資源為主要的突破方向。盡管有些地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大方向看軟硬件建設仍與學前教育的實際情況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說,加強軟硬件設施的建設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例如,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以及貧困山區,政府以及社會的積極人士應主動投資撥款為他們建設良好的硬件設備,同時加強大學生支教的觀念,為西部地區輸送一些人才資源,來更好地為貧困地區的幼兒服務。
(三)增強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力度,真正惠及兒童的健康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學前信息化教育的研究探索力度也要有所增強。以此使信息技術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趨利避害。并且把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放在信息建設的第一位。先是信息時代背景下,幼兒的生活狀態的變化,虛擬與象征的學習經驗對幼兒產生的心理的研究,還有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幼兒實際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與模式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信息化教育進程發展中不斷的探究、總結、發現、研討與解決,以此來實現學前信息化教育真正的惠及幼兒的發展。
綜上,信息化教育在幼兒教育方面的合理建設,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以及各個方面的協調努力,并且在推進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過程會遭遇許多的困難。因此,作為國家、教育研究學者以及幼師及幼兒家長,都要共同的合作起來,各盡其能,為幼兒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田景正,周芳芳.我國地方學前教育的現有基礎與發展定位——基于對12個省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文本的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2,(08):99-101.
[2]楊振濤,席玉婷,張桐.蘭州市學前教育信息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軟件導刊,2012,(07):39-40.
[3]肖瑞雪,權利娟,畢家娟,趙秋錦.徐州市學前教育信息化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