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麗英
采用信息技術,利用電子白板、多媒體計算機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室互動及課后采用微信及QQ群進行答疑,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新課標一、前言
新課標2011年7月國家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多媒體及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好數學的理論學習內容,也要讓小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文字、圖像、聲音及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加強對數學的認識,增加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提交學習的成效,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前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存在的不足
從現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看,小學數學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普遍信息技術水平不高
目前的教學方法,大多數學校仍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由教師在課堂上講授,采用板書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書寫,教學效率不高。而且由于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在一節課中完全集中,容易溜號。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日益更新的教學的需要,而很多教師對信息技術了解程度不夠,完全不能掌握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甚至有一些老教師都不會用PPT和電腦的操作,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能力降低。
2.學生在新媒體背景下動手操作能力不高
雖然現在電腦已經普及,但仍然有很多小學生對一些信息技術不了解,尤其是在偏遠山區的農村小學。而大多數的學生家長既怕看多了電腦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又怕孩子玩電子游戲上癮,不允許學生使用電腦等設備,進而造成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比較薄弱,忽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本文作者在嘗試使用新的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將多種信息技術的形式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取得一定的經驗和成效,現將經驗介紹如下:
1.巧用電子白板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
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讓同學們掌握數學的思維,讓同學們在頭腦中將抽象的圖形具體化,使圖形等概念清晰明了。電子白板通過應用電磁感應原理,結合計算機走進小學數學課堂,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利用電子白板的畫圖功能,采用三角形、多邊形、圓形和長方形工具,將圖形生動的展示出來,而且較傳統的黑板,電子白板的好處是畫圖較為準確、容易,節省時間。
同時,電子白板將各種圖形可以任意進行拼湊、拖拽,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構成時,可以將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進行拼湊,從而形成平行四邊形,讓同學對圖形概念的構成更加直觀。
例如在介紹土地面積大小時,很少同學能了解一公頃大概有多大,利用電子白板,將學校操場的面積圈出,這樣同學們就會對面積的了解更加清楚明了。
電子白板的利用,有更多的功能,如拉幕、拍照、探照燈等,多種方法的利用可以增加學生們的興趣,減少同學們精力不集中的現象發生,有效的增加了課堂教學效果。
2.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情景動起來
現在的教學手段中,多媒體的利用越來越多,利用PPT多媒體課件,可以節省課堂板書所需的時間,利用flash播放,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展示出來,貼近課堂生活。
如在教學中,為了讓低年級同學直觀感受加法的意義,學會計算方法。計算3+5=?,利用PPT展示出3個蘋果,另外再顯示出5個蘋果,然后引導同學們用小棒代替蘋果擺一擺,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同學們通過數數,知道是8個蘋果,這時就可以告訴同學們,3+5=8。這樣既能避免準備實物的麻煩,又能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另如:在學習相遇問題時,利用flash動畫,演示出這邊一個同學走來,另外的一邊,也有一個同學走來,他們走到中間遇到,就是相遇,進而,我們再計算,從左邊走來的同學,走了15米,右邊走來的同學走了20米,一共他們走了多少米呢?通過具體的演示過程,將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互動起來,使同學們不但能夠理解教學過程,而且對教學中的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也可將生活中的事物加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35分鐘教學過程中,被生動的教學方法吸引。
3.采用多媒體教室,課堂互動教學
現在的小學生由于當前的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團結合作、小組合作的意識淡薄,缺少團隊合作的精神。針對這一情況,安排學生們進入多媒體教室,利用交互式的網絡機器,將某些能夠進行上機實踐的課程進行實踐操作教學。將學生們分為若干組,然后給每個小組出一道問題,讓他們首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組討論,最后每個小組集中由一位代表,匯報答案,現場并通過計算機提交答案,由系統進行評分,看給出的答案的對錯,也可以讓一位同學同步演示他的解題過程。如教學“位置與方向”的辨認八個方向并解決相關問題時,學生開始有些發懵。采用多媒體互動教學后,增加了同學們的參與意識與探究意識,也增強其課堂操作的能力,并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
4.利用QQ群和微信,課后答疑并反饋教學效果
如何能夠掌握同學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呢?教師可以通過多種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與學生和學生家長進行互動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很多學生家長反映在課后學生們學習中,由于自身原因,無法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指導學習,而且學生們還反映家長講的和老師課堂上講解的有區別。因此,筆者的經驗是課后如果家長們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通過建立的QQ群和微信群,向教師咨詢學習上難點和重點。遇到不會的題,利用微信的語音功能,教師直接告訴給學生,這樣使學生們在課后復習過程中,更加清晰明白。利用微信群還可以充分發揮學優生和那些擅長輔導孩子學習的家長的作用,他們可以在微信群里為學困生答疑解惑。他們之間的互動更輕松、更及時。
現在的教學中,提倡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因此,各種慕課平臺和自主學習平臺產生。介紹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精力,來學習慕課平臺的內容,不同的學生可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學習,由家長陪同完成,這樣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又增強學生們的知識能力。
四、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技術方法和手段來滿足小學生們數學教學過程。而且新課標背景下,要求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的能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小學教師不斷努力探索和發現。
參考文獻:
[1]辛艾桐.關于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