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國榮
高數作為現代高校必修學科,其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未來就業方向,因此,在新時期必須注重高職教育高數課程的改革。鑒于此,將對當前高職教育高數課程教學現狀進行探究,分析其問題原因并根據這些原因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希望能夠對當前高職教育高數課程改革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高等數學教學改革高職教育高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其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必須基于學生的專業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職教育培養出的學生能有一個持續發展的未來。但是,當前眾多高職教育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設計與學生的專業學科存在較大的偏差,與實際嚴重脫軌。在此背景下,對高職教育中高數教學課程改革創新進行探討是極其有必要的。
一、高職教育中高等數學教學現狀
1.高等數學背離高職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
任何學科教學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自主意識,高數教學的目的也不例外。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高數教學過于死板,重視書本知識的演算和解決,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邏輯思維以及自主意識的培養,過分減少高數的課時,壓縮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大大增加了高數學習的難度,大部分學生無法跟上高數課堂進度。而且,高數教學內容偏離實際問題,過于理想化的高數問題根本無法與實際結合,導致學生實際實踐能力較弱。
2.教學模式單一
由于高數屬于較難的學科,其教學內容難度稍大,因此,部分學生在高數課堂上缺乏自控能力,對高數課程認識錯誤。這些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根本無法做到自主學習,一旦沒有老師在旁邊監督,就立刻開始敷衍糊弄。另外,有的老師教學照本宣科,仍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往往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沒有嘗試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的擴展性。
二、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
高數教學的基本原則同教育基本原則相同,都是因材施教。在此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再結合當前高數教育方式現存的教學問題,可以將高數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即將其課程劃分為基礎、應用、提高這三個教學模塊。基礎,顧名思義就是高數教學要保證基礎所在,也就是學生學習高數的基礎所在,這部分課程內容是高數知識的基礎部分,相對其他兩個模塊的知識較為簡單,因此,在進行這個模塊教學時要多講多練以此保證學生對其理解的深度和運用的靈活度,便于為后來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的高數知識和應用高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經過基礎部分知識學習后,就可以進行應用模板知識的教學,這部分課程知識要高數和其他課程教學老師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應用課程的教學,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專業范圍內有效應用高數知識,其本質就是讓學生感受到高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工學結合、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切入點,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一)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
1.在當今思想意識開放的時代,學生的自由意識更強,他們開始學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而不再是盲目的聽從老師的教導,他們的分辨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傳統的師生觀念早已不適用了,更需要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有利于老師了解學生的真正想法并對其進行指正教育,而且,當前的教育更注重的是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思維方式,而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能夠在課堂上創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詢問老師問題時,也會更加開放和自由,老師也能更加了解學生,從而改變教學方式來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能夠提高高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2.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才能實現高職教育中高數課程教學效果和效率最大化。因此,老師在進行教育時,要注重對學生對高數知識興趣和好奇心的培養,從而激發他們在高數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這對于他們探索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在高數課堂上多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展示高數知識,還能夠提高他們對課堂知識教育的學習興趣,極大的節省了課堂時間,使課堂教育更加現代化、立體化,相較于傳統式的老師講課方式,多媒體教育對學生的吸引能力更強,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效果都更高。
(二)改革與高等職業教育不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1.老師要注重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不能將自己作為課堂主體,在課堂教學中要時刻關注著學生的狀態和接受能力。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其學習能力、性格、學習基礎以及學習習慣是不同的,要想真正的做到課堂滿足學生,就必須對學生進行研讀,根據研讀的結果來開展高數教學的環節。在課堂上,要提倡學生質疑,只有通過懷疑才能刺激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要允許學生出錯,失敗是成功之母,老師要在學生出錯時給予引導和解釋,這樣才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證實和弄清失敗的緣由。
2.運用問題探究、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探究法,這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次序進行的教學方法。提出問題,通過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有的放矢地去學習、思考、討論、訓練,尋求得到解決問題的良好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這是為了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題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研究和討論,做出自己的解答和評價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是一種具有啟發性、實踐性,能開發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型教學方法。
(三)廣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現代化的教育方式能夠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入,更是效果明顯。因此,高數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必須注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使用,利用計算機來建立和展現數學模型,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模型的理解,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除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外,投影儀等現代化設備也可以在高數課堂中使用,良好的教學方式結合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必然能夠提高學生對高數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高數課堂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高數教學之所以教學效率和質量不高,主要是因為它沒有圍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來開展,缺乏創新意識、動手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學生是無法有效地進行高數學習的,更無從談起提高其學習效果了。因此,當前高職院校高數教學必須從老師的教育方式、課堂教學開展方式以及學生課堂狀態這幾方面來進行針對性治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職院校高數教學質量,實現其真正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姜伯駒.大學生的數學修養和數學教學改革問題[J].教學與教材研究,1950,(30).
[2]郝艷莉.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10,29(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