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躍生
思維品質的優良與否是國民素質的重要決定因素。為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必須研究思維活動的發展規律,研究思維的有關類型和功能、結構、內在聯系及其在數學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從這個角度講,數學本身就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手段。
中學數學素質教育開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改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改變觀念的關鍵在于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求知、健體及創造。中學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還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在教學中做到精心設計,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中,啟發誘導,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智力得到開發,學生的素質在主體發揮的過程中才能得到提高。?在實施數學素質教育時,要根據數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討數學知識與素質教育的結合點,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明確目的,更新教育觀念
新陳代謝是宇宙的普遍法則,凡屬重大的改革無不以觀念的更新為先導。教育改革如此,特別是數學教育,只有目的明確,才能搞好教育改革。中學數學教學目的主要有下面幾點:(1)抓好雙基;(2)培養能力;(3)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及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要革除那種把數學教育看作應試教學,搞題海戰術,搞壓寶式數學,只注重方法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的做法。數學教學目的是發掘造就人才,提高公民素質。
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面對迅猛激變充滿競爭的多極世界,人們逐漸認識到,人的素質是綜合國力的核心,要想提高全民素質,必須加強義務教育而數學教育。?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數學本身具有很高文化價值和巨大魅力,它不僅能使人腦開闊,思維嚴謹,思維敏捷,更具有培養人的思想品質、提高公民素質的功能。數學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把握這門藝術,才能發揮數學發掘造就、健全、和諧現代化人格的教化功能,而傳統的應試教育的特點主要是:以傳授知識為主體,以應付考試為動力,重書面文化,重拔尖升學,以分數定高低,而忽視了數學思想的教育,忽視了能力培養,以致形成高低分的現象。而素質教育主要是面向大多數,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目標,充分發揮數學自身的魅力及教化功能,著重培養人的發展創造力。素質教學當然也不排斥傳授知識,不排斥拔尖升學考試,而是更加注重知識,注重教學思想和意識,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素質教育是改革的必然,是培養現代化人才的必由之路,素質教育必將代替應試教育。
二、應用數學能力的培養
運用數學的能力是未來公民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一)重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大多是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因而在進行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的教學中,我們不應當只是單純地向學生講授這些數學知識,而忽視對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們應當從實際事例或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逐步引導學生對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識的抽象過程,了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范圍,從而使學生形成對學數學、用數學所必須遵循的途徑的認識。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對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大有裨益。
(二)加強建模訓練,培養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建立適當數學模型,是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是運用數學能力的關鍵一步。解應用題,特別是解綜合性較強的應用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造一個數學模型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可根據教學內容選編一些應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建模訓練,也可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科技和當前商品經濟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利息、股票、利潤、人口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三)創造條件,讓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親手操作,如測量、市場調查和分析、企業成本和利潤的核算等。把學數學和用數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用數學的快樂,學會用數學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達到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能力的目的。
三、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學數學教師的作用
中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育過程中占有比較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作用是中學數學素質教育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教師具體做法如下:
(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整個數學教學素質教育開展的強大動力,只有中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變化,才能引起整個教學工作教學理念發生變化,才能引起整個教學活動的變化。
(二)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及學科素養。一方面,從教師的道德素養方面講,教師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和品格,只有教師具備了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言行舉止,才能更好地影響學生,使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從教師的學科素養方面講,只有教師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演講技巧、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及親和力才能更好地向學生傳遞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總稱。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的規律性的理性認識,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數學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和工具。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數學。因而,數學思想方法也應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現行教材中蘊含了多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教學時,我們應充分挖掘由數學基礎知識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設計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反復強化、及時總結,用數學思想方法武裝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的主人。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數學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從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實施素質教育是大有可為的。當然,一切實踐都在探索中不斷前進,今后更加充實的改革更為長遠。改革是長期的,要運用數學自身蘊含的巨大魅力吸引學生,教育學生,強化素質教育,為提高全體人民素質、培養現代化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利民.素質教育觀下的數學課堂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