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建
(聊城大學 山東 聊城 252000)
武術段位制在菏澤市牡丹區小學推廣策略研究
王興建
(聊城大學 山東 聊城 252000)
文章采用問卷調查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菏澤市牡丹區5所小學的武術課程設置及武術課程教學方法進行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發現菏澤市牡丹區小學武術課程設置項目有限,而且教學方法很單一,師資力量匱乏。得出了“菏澤市牡丹區小學學生對武術段位制了解程度非常低,認識不到學校推廣段位制的重要意義”的結論,并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增加武術課程教材,擴展武術教師資源,定期對教師進行段位制培訓。
武術段位制; 牡丹區 ;小學 ;策略
引言
中華武術作為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要代表,不僅具有著多方面健身和教育的功能,而且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提煉以及對生命真理的追求,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牡丹區作為全國首批推廣武術段位制一個城市之一,應該大力宣傳武術段位制,制定出相應的策略。武術段位制在牡丹區小學的推廣策略研究不僅為菏澤市中小學武術段位制推廣提供參考,更可以促進菏澤市以致山東省中小學武術教育的發展,這對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
1.1 研究對象
以菏澤市牡丹區北苑小學、牡丹區東關小學、牡丹區實驗小學、牡丹區第五小學、牡丹區南關小學五所學校100名學生(每所學校20人)和20名教師(每所學校4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學校圖書館以及中國知網上查閱大量期刊以及博碩士論文,收集和整理了相關資料,并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充分了解菏澤市牡丹區小學武術課開展現狀,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設置了《段位制在菏澤市小學推廣策略調查問卷》,經檢驗其信效度符合一般問卷要求,對菏澤市牡丹區5所小學隨機發放問卷120份。學生100份(回收95份,5份無效)教師20份。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問卷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得出原始數據,運用Excel軟件對得到的數據處理并得出對研究所需的有效數據。
2.1 菏澤市牡丹區小學武術課程開設內容調查

表1 菏澤市牡丹區小學武術課程開設內容的調查
根據表1可以看出,武術操已經在菏澤市牡丹區小學得到了推廣,學習五步拳的學校占到40%,趣味武術的占到了40%,由此可見,武術課在菏澤市牡丹區小學開展基本順利,牡丹區小學都開展了武術課。武術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武術段位制技術體系具有循序漸進的結構特點,能引導初學者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習武、練武,并不斷提高武術技術和知識水平。但菏澤市牡丹區小學武術段位制還沒開展,只是有了武術課,學校開展項目過于單一,所以下一步要豐富學生學習武術的內容,將武術段位制引入菏澤市牡丹區小學。
2.2 菏澤市牡丹區小學體育教師掌握武術段位制的情況

表2 菏澤市牡丹區小學體育教師對武術段位制的掌握情況
結合表2的結果分析,菏澤市牡丹區小學的體育教師有20%的老師以前接受過專業的武術的訓練。因為專業的武術教師能夠規范學生的技術動作,提高學生練習的準確性。
表2還反映了存在50%的老師沒有接受過培訓,所以下一步還要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培訓工作能夠使體育教師準確掌握段位制技術標準,這樣才能做到普及不走樣。否則,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鍛煉效果,也會影響段位制的吸引力和推廣進度。
3.1 結論
3.1.1 菏澤市牡丹區小學學生對武術段位制了解程度非常低,認識不到學校推廣段位制的重要意義,以及為自身習武所帶來的切身利益。
3.1.2 段位制宣傳機制沒有跟上段位制推廣的步伐,阻礙了段位制在校園開展的進程。
3.2 建議
3.2.1 明確在菏澤市牡丹區小學推廣武術段位制的目的,根據各校實際情況制定出推廣計劃。
3.2.2 增加牡丹區小學武術教師師資力量,為武術段位制的推廣打下基礎。
[1] 謝和剛.中國武術段位制與學校體育[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2010,(2):14-17.
[2] 王家忠.安徽省高校施行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4(04):106-108.
[3] 王濤.中國武術段位制[J].中華武術,2010,(06):4-6.
王興建(1989-),男,漢族,山東省聊城市人,教育碩士,聊城大學體育學院社會教育指導專業,研究方向:社會體育指導。
G807.2
A
1672-5832(2016)02-02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