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碧瑩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云南少數民族自治區公務員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研究
——以西雙版納為例
余碧瑩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里規定:“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公務用語用字”。國家公務員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國家公務員對普通話的使用情況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對普通話的一個使用情況,因此對國家公務員的普通話使用請況進行調查有著重要的作用。
云南是個多民族、多語種、多文字的省份,語言情況復雜。西雙版納的少數民族眾多,聚居著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等13個少數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下面管轄著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和11個國營農場,土地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
本次課題以問卷調查為主,以訪談形式為輔,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公務員作為樣本進行調查。
2.1 受訪者的基本情況

表一 受訪者的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程度
在受訪者當中,女性比較多,年齡階段以36歲至45歲的為主,大部分受訪者學歷在本科以上,說明西雙版納公務員的以青壯年為主,受教育程度較高。
2.2 語言掌握程度

表二 您參加過普通話水平測試嗎?

表三 您的普通話測試成績
從數據可以看出,西雙版納地區公務員的普通話程度都比較高,大部分公務員參加過普通話水平測試,并且成績較好,這表明在西雙版納地區的公務員隊伍里,普通話的普及工作做得比較到位,普通話的普及有一定的成果。
2.3 語言使用現狀

表四 受訪者在家最常說那種語言?

表五 在本地集貿市場買東西最常用哪種語言?
從上述表中可以看出,西雙版納地區的公務員,在家里或者是在本地集貿市場買東西時,大部分公務員會使用當地方言,這是出于母語的一種依賴以及是為了便于交流,但除了當地方言外,大部分公務員都會選擇使用普通話作為語言交流的工具。
通過對西雙版納公務員的普通話使用現狀進行調查可以發現,西雙版納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比較好,在工作中也會盡可能地使用普通話進行溝通,然而,受當地方言的影響,有些公務員認為,在工作中只要能夠進行順利的溝通,無論是使用普通話還是當地方言都是可以的,在這種思想對普通話的普及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在西雙版納公務員中更好地推廣普通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政府要認真執行國家的語言文字政策,遵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倡導公務員在工作和日常行為中積極使用普通話。積極開展對公務員的普通話培訓工作,提高各級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開展一些普通話推廣的工作,讓各級公務員都參與到普通話推廣活動中來。另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務員其普通話水平也越高,因此,提高公務員的受教育程度也是推廣普通話的一種合適的方法。
3.2 公務員自身要提高學習普通話和推廣普通話的覺悟,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動學習和使用普通話,公務員隊伍中,作為領導的公務員要起到帶頭作用,在工作中堅持使用普通話,以身作則。作為民族地區的公務人員,積極貫徹黨和國家對于公務人員對普通話學習的要求,不斷地提高個人素養,推廣普通話作為自己的份內職責,帶動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和使用普通話。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只有熟練地使用普通話才能夠好地與外界交流。更好地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對于公務員來說,熟練地使用普通話也有利于公務員自己的職業發展。因此,作為民族地區的公務員要更加端正對普通話學習的態度,學好普通話,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余碧瑩(1991-),女,廣東,本科畢業于嘉應學院,現于云南民族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生,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研究。
H102
A
1672-5832(2016)03-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