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芳
(彬縣公劉幼兒園 陜西咸陽 713500)
?
如何利用班級微信群來有效提高家園互動
楊小芳
(彬縣公劉幼兒園陜西咸陽713500)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手段,具有上傳圖片、發表文字等功能,一種快速與人聯系的語音工具,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我們幼兒園探索家園共育新模式帶來了契機。如何借助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筑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互動平臺,使雙方的交流更加廣泛和深入,真正實現了跨時空、跨地域的交流,突破了園界、國界。同時加強幼兒園與家庭雙向互動,創造交流的“零距離” ,利用微信功能建構一種具有時代氣息的家庭教育指導新模式,這樣的交流模式下也會更加主動參與,家園共育才會與時俱進,讓家庭和幼兒園成為鄰居,讓家長和教師成為朋友,讓家園共育的世界里充滿友誼和溫暖,讓家園相互團結,相互支持,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雙重保障。
微信 家園互動 提高
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幼兒園和家庭必須配合起來對孩子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形成家園共育。[1]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手段,具有上傳圖片、發表文字等功能,一種快速與人聯系的語音工具,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我們幼兒園探索家園共育新模式帶來了契機。那么,如何利用班級微信群來有效提高家園互動?
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是開展家長工作的前提。我們經常利用下班時間和家長一起進行群聊,對家長提出關于幼兒園和班級工作的問題,采取不回避,有問必答的態度,確保家長的問題能得到及時正確的應答。同時,我們站在家長的角度,選擇了一些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尋找原因,提供相關幼兒教育的經驗和策略。及時了解家長的所提出的問題和話題的意圖,進行內容的梳理和問題歸納。有針對性地引導家長正確對待孩子出現的問題,以健康、正確的議題來實現對群聊輿論的引導。另外,教師盡量提高班級教育與服務質量,爭取家長的信任。幼兒園與家長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老師與家長相互之間的情感有了溝通,就會產生信任和理解。[2]
在網絡環境下,我們構筑了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互動平臺,使雙方的交流更加廣泛和深入,真正實現了跨時空、跨地域的交流,突破了園界、國界。比如:在剛開學的那幾天,家長都很關心孩子在園的生活狀態,今天幼兒園活動時孩子表現怎樣?游戲時間有沒有和同伴一起玩?對于他們的種種顧慮和困惑,我們就將孩子的在園生活、游戲時的真實場景拍錄下來發布到微信里,這樣家長即使不能上網,也能通過自己的手機隨時隨地地了解孩子多方面的信息。同時我們及時通過文字、照片等信息讓家長了解班級開展了哪些活動、幼兒園各類活動的新動向等。戶外運動、排隊小便洗手、學習活動、吃中飯等精彩片段都上傳到微信中,許多使用微信軟件的家長留言說:“每天都等著看老師發照片,看到寶寶一天天的進步很開心。”微信不僅解決了家長“視察”需求的矛盾,更增強了家長參與班級幼兒園管理的透明度,使班級幼兒園管理形成了和諧、融洽的家園氛圍。通過這種跨越時間空間的互動,使家長、老師、孩子三者之間關系拉得更近,讓彼此之間跨越時間、空間,架起一座健康、豐富、美好的育兒橋梁。
家長資源是一個強大而豐富的資源庫,我們利用微信群與家長聯系,請家長幫助我們收集圖片、查找信息,做好活動前的物質準備和知識經驗準備,從而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更豐富,更全面。如“春游”、“秋游”、“六一開放日”、“戶外親子活動”等活動我們邀請家長參與到活動籌劃中來,讓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拉近家園之間的距離,創造更多的機會。同樣,家長在班級群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通過大家的點評,讓好的方法得到推廣,使教育方法越來越得當。老師或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困惑在網上發表話題,請大家參與討論。如“當孩子做事拖拉怎么辦?”、“如何對待孩子頂嘴”、“孩子不聽話,父母該打他(她)嗎?” 、“如何使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孩子挑食怎么辦?”、“孩子應學些什么?”、“孩子坐不住怎么辦?”等。圍繞這些話題家長老師紛紛跟貼,各抒已見,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都成為家長教育孩子的寶貴財富。通過這些活動,讓我們感到教師與家長之間,孩子與家長之間更親密了,沒有了隔閡,沒有了障礙,更多的是朋友般的友誼和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同時我們的活動更加有聲有色,孩子們興趣更加高漲。在幼兒園、家庭結合教育的研究實踐中,我們注重激活家長的寶貴資源,充分利用家長的寶貴資源,讓家長走進幼兒園教育的課堂,不僅有利地推進了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高了教育教學的質量,更讓家長對孩子有了全新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3]
總之,通過我們一年多的微信群互動,讓我們家園雙方都受益不少,可以說這是一條家園互動的捷徑,在方便快捷的同時更提高了家園互動的有效性。通過班級微信群及時交流幼兒在家在園的思想、行為和表現,積極調整配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家長在這樣的交流模式下也會更加主動參與,家園共育才會與時俱進,讓家庭和幼兒園成為鄰居,讓家長和教師成為朋友,讓家園共育的世界里充滿友誼和溫暖,讓家園相互團結,相互支持,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雙重保障。
[1]席小莉、劉震旗、諸芳《家園溝通的藝術(全國幼兒教師培訓用書)》——網絡信息溝通篇。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2年
[2]陳鶴琴.家庭教育——怎樣教孩子.中國致公出版社.
[3] 晏紅,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輕工出版社.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