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蘇 陳新彬 王小婷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北京 100083)
?
淺談科研院所與國外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
張曉蘇陳新彬王小婷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100083)
1986年,我國開始實施同國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其做法是,從國內挑選一部分品學兼優的在讀博士生,在學完國內規定的博士學位課程后,到國外進行一至兩年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在中外導師的共同指導下,結合我國實際,進行論文選題和寫作,回國進行論文答辯,由派出單位授予學位。
科研院所 聯合培養 博士研究生
早在50年代初期,我國就向蘇聯派遣了大批留學生,后來正是這些人學成回國后加強和充實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師資隊伍,和國外先進國家聯合培養博士生,是一種獨立自主培養自己博士的新模式。這一模式的建立,彌補了我們立足國內培養的不足,開闊了博士生的思路,改變了他們看問題的方法。為培養高級人才開辟了一條新路。本文擬科研院所與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問題做一些探討。
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可以彌補國內博士培養單位培養條件的某種不足,有利于改善培養條件,提高高級人才的培養質量。具體體現在:
1.有利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學位論文水平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1981年開始我國各大高校招收博士學位研究生,科研院所得到教育部的批準在1984年,所以光靠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聯合培養博士生,我們就可充分利用國外優越的條件,為我國培養人才。派人出國重點學習新興學科,高技術學科、涉外學科等,開闊視野、直接將國外的先進知識、先進技術帶回來,這是一條促進新科學、新專業的建設,促進人才培養,提高我國高科技水平的捷徑。例如:據山東大學統計,留學人員平均發表的SCI論文數和單片論文影響因子相較其他在校生分別高出9%和26%,而其他優秀科研人員在其他領域也多次取得優秀科研成果,在國際上產生影響力。
2.有利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博士研究生到國外學習研究,可以學到新的研究方法,及時地調整研究思想,并在研究方法上獲得新啟示、新靈感,掌握先進的研究信息和數據加快研究的步伐,同時也能使博士生掌握世界一流的研究手段和實驗技術,提高科研能力水平。已回國的博士生普遍反映他們在國外可以充分利用國外較高學術水平和先進的實驗條件,參與最新領域的課題工作,選題比較新穎,距離本領域的前沿較近。這樣,他們既能了解專業的發展動向,又促進他們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以完成研究工作。既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擴大了知識面,又提高了外語能力。
3.有利于促進科研院所國際學術交流的開展
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生,可以把聯合培養博士生與合作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結合起來。因為,留學歸來的博士生能夠在有關科研領域中繼續同國際上保持聯合和交流,發展成博士后合作科研。留學歸來的博士還擔任教學、科研工作。由于博士生在外從事一段時間研究工作,結識了各國學術界朋友,也將我國的科研狀況、博士生狀況介紹到國外,擴大我國在此領域的影響,有利于加深中外雙方教授的了解,促進合作科研和學術交流的發展。
4.有利于提高博勝研究生的外語水平
與國外聯合培養博士生,博士生要到國外生活、學習為他們提高外語水平提供了最佳學習環境,事實證明,這是一條提高博士生外語水平的性質有效的途徑。通過在外國的學習,提高了外語水平,達到了聽、說、讀、寫“四會”的水平。
首先,建議上級機關制定完善的有關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規章制度。在選派計劃的制定、聯合培養手續的辦理及管理工作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正軌。只有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各培養單位在擬定派出人選時,才能做到逐級審核,確保公平、公正派出具有良好的素質的人選。對于導師出面聯系的,上級機關也應作出規定,派出或派往學習的單位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研究生出國前必須完成學位課程,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培養計劃工作有序進行。
第二,博士生在出國前,先應做好充分準備,外語須有較高水平,并具有較強的從事科研的能力,否則在國外要適應研究工作將會有一定困難的。
第三,不斷改善歸國人員的學習和工作條件,吸引海外學子學成歸來。一些出國博士生不能按時回國,這是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中的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牽涉的因素很多。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各項科研水平、實驗設備等一系列軟、硬件的快速發展,這個因素的作用越來越小。很多博士覺得回國發展的就會更多。作為國家政府及高等學校,應當盡其所能,為吸引更多的出國博士生按時回國創造條件。現在,博士生回國后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工作條件問題。
第四,應改變只“派出去”的做法,建立“請進來”的培養方式?,F在,我們在培養方式上,還應改變單一由國內派往國外的做法,建立一種新的培養方式,就是要請進來,將國外的有名學者、專家請到國內科研機構,參與科研院所的博士培養工作。這一做法在國外早已有成功的經驗。例如:新加坡為了充實師資,提高本國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教育部和高等院校都想盡辦法到國外網羅高才、爭取名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別在紐約和倫敦設立教師招聘辦事處,派專人到歐美、日本、澳洲各名牌大學去物色對象,重金聘請知名學者專家到校任教。該校還建立了借調制度,爭取國外知名教授、學者來當二、三年的客座教授,甚至還專門了解歐美、日本、澳洲各國有名教授、學者、專家的休假日期,列出表冊,爭取他們在休假期間到新加坡訪問、講學等,讓他們為新加坡高校帶來新知識、新思想、開闊本國教師的視野,活躍學術空氣,提高新加坡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新加坡這一成功經驗,我們是可以學習的。
第五,要充分發揮中方導師在聯合培養中的作用。正如有關人士所指出的,留外學生的論文選題、撰寫,中方導師應有權威性的發言權。中外導師密切配合,共同指導是保證聯合培養博士生順利成長,按期回國的重要保證。
最后,值的提到的是,國家應加強對中外聯合培養博士制度的研究工作。要提高中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有效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對這方面工作的研究和總結。把工作納入研究的軌道,深入細致地進行調查和分析,才能尋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