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華
(吉林省白城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 吉林白城 137000)
?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探析
孫彥華
(吉林省白城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吉林白城137000)
中小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對此一要提前準備;二要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興趣;三要運用恰當的方法,使學生易于吸收;四要增加教學機智,提高思維品質。
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教學 優化教學,趣味數學 數學課堂 教學效果 數學課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增強人才自身素質,已經成為時不我待的一種特殊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學習興趣,培養綜合素質較強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新課程要求人們建立起開放、民主、活躍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帶給學生們愉快的學習感受,從而消除學生的緊張感、焦慮感。實踐證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數學教學的課堂結構,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這些途徑和方法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產學習獨立精神的創新能力。數學是理科的基礎,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學好數學課是至關重要的,結合本人多年講授數學的實際總結如下:
課前準備是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備課不光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就是指應該把握教材,明確目的,聯系學習實際,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教學設計抓住思維的主線,教具準備充分,板書設計清晰合理。例如:教學“組合圖形”時,可讓學生自制七巧板等學具,課上用來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抓住求“面積和”、“面積差”展開教學。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學生事前有個宏觀的認識,在學習時能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自主學習。
當前,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離教現象”較為嚴重。所謂“離教現象”,是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偏離和違背教師正確的教學活動和要求,形成教與學兩方面的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著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離教現象”主要表現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做作業,不復習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學生因為“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例如,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總以為是復習課,心理上產生一種輕視的意識。鑒于此,這一章的內容我們可以分成“三類”,即“概念關”、“法則關”、“運算關”,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討論的方式,找出每個“關口”的知識點及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念關”里的正、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里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用關”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后教師總結。
采用不同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數學知識比較深奧,每常數學課都對學生具有新鮮感,如能在引入新課時,提出具有誘惑力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引入新課一般有開門見山的直導式,有觀察規律的發現式,有實驗操作的演算式,有具誘惑力的問答式等,在各種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與課本有關的問題或通過誘導的方式提出問題。例如:在講排列組合中兩個原理時,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由同學競猜:有10個不同的顏色的小球,隨意放進6個不同的箱子里,問有多少種不同的投遞方法?正確的結果是610種,比同學們七嘴八舌的大膽猜想還多得多。
教學方法是教師借以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巧的一種手段,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有良好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使學生易于吸收。具體一堂課,到底選用哪種教學方法,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考慮,一般地,每節數學課都要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講授與練習相配合的方法。
例如,講函數概念時,第一節課主要是講清概念,運算較簡單可用問答式,采取歸納講授為主;講利用不等式求函數最值時,這節課主要是提高學生運用技能,運算上技巧性中,采用練習法為主較為合適,練習可層層深入。對于常規題型,可采用發散講授法,即變換角度,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去分析、考慮,學生通過對幾種方法的講授比較,對這一問題以及牽涉到的幾個方面的知識了解透徹,課堂吸收好。有些課題要數形結合求解,此時可聯系圖形,用談話式“依形探數”或“用數定形”,以使問題直觀易懂,學生吸收自然好。對于一些綜合題,可結合分析,采用點撥講授法,要挖盡條件,點其竅門,減緩坡度,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也便于學生吸收。
教學方法上,要求教師必須在“講”上下功夫,狠抓“練習”為一環節,注重啟發式、探索式,講授時做到深入淺出,語言規范簡潔,練習時做到難易適中,適時啟發反饋,力求使同學在認識與實踐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達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知識由理解到掌握,進而能靈活運用,變為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思維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學才智。數學教學機智主要有啟發聯想、構思多解、運用反例、及時調節、滲透數學思想與方法等。
啟發聯想,構思多解,是常用的數學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對一些問題可啟發同學仔細觀察其特征,聯想所學過的知識,類比以前掌握的解題方法去估計、推想、探求,將“陌生”的問題轉化為“熟知”的問題,從而迅速合理地解決它。有時還可通過多解,開闊同學的視野,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與發散性。巧妙使用反例,注重逆向變通,培養思維的批判性與變通性,是數學教學機智極為出色的內容。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導致錯誤。有些數學題從正面不好理解不易闡述,老師估教學中如能恰當地使用簡明生動、擊中要害的反例,或抓住同學解題中出現的典型錯誤而給予簡練、深刻的評析,這將會大大增強同學的理解能力與解題能力,使學生茅塞頓開產生質的飛躍。
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堅強意志能使人奮發向上,自強不息。中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也會有艱難曲折,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中小學生正自在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時期,隨著學習成績的上下起伏以及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加之現代思潮的影響,個別中小學生難免會有思想上的波動情緒,對學習會有松有弛。因此我倡導學習讀名人傳記,通過名人坎坷的人生經歷和頑強意志感召學生。讓學生樹立信心,明確努力方向,刻苦學習。堅持某項自己喜愛的體育鍛煉來磨煉意志,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及時充電。因此,為了讓學生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做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擔負起“教育教學”這一神圣的使命。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形成強烈的學習氣氛,憑借數學思維性強、靈活性強、運用性強的特點,精心設計教案,擺正講與練的關系,注重學生優秀思維品質的培養,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這樣就一定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