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云 李艷清 李 焱 李永梅 王學龍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云南保山 678000)
形體禮儀教育如何提升學生自我素質的思考
張曉云 李艷清 李 焱 李永梅 王學龍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云南保山 678000)
在社會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高校開展形體教育和禮儀教育既是對社會需求的回應,也是對當代大學生內在需求的滿足。讓普通學生望而卻步,如將形體與禮儀二者相結合,便可優勢互補,相得益彰,讓學生在塑造其形體的同時,接受禮儀的熏陶,修煉出良好的儀態和氣質,實現從“形體”到“素養”的提升,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不僅具有淵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充實的內涵和正確的理想,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外在形象。
形體教育 大學生 素質提升
2014 年 3 月,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對高校學生進行傳統禮儀知識的普及,教授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并要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這一文件的頒布,重新將傳統禮儀教育提上議程。在社會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高校開展形體教育和禮儀教育既是對社會需求的回應,也是對當代大學生內在需求的滿足。讓普通學生望而卻步,如將形體與禮儀二者相結合,便可優勢互補,相得益彰,讓學生在塑造其形體的同時,接受禮儀的熏陶,修煉出良好的儀態和氣質,實現從“形體”到“素養”的提升,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不僅具有淵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充實的內涵和正確的理想,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外在形象。
1.孔老夫子言,“不學禮,無以立。”約翰·洛克也說過,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可見對于禮儀的需求,中外皆知,且亙古不變。然而,在物質文明迅速發展的今天,造成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失衡,讓人們忽視了對禮的踐行。在教育領域,受人文主義思潮影響,傳統的文明教育復興,學校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內在修養的提升。高校學生是社會輿論的推動力,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即將走出象牙塔,踏入社會,面對繁華復雜的社會環境,更需要強大的信仰支持和良好的身心素質。
2.在形體禮儀教育中,對其進行外塑形象、內修氣質的鍛煉:1能提升其整體形象,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優勢;也能提升其未來生活的質量和品味。高職高專中,形體禮儀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普及形體禮儀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有形體儀容訓練的基本知識,基本功、健美、舞蹈等訓練,提高學生對形體美的鑒賞力、表現力及創造力。目前,高校已經普及了形體課程,但開設形體禮儀課程的高校還很少。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高校應注重形體禮儀課程,結合的形體訓練,開展禮儀教育。
1.我們知道,每一家用人單位需要的是不僅擁有高技能和高能力,還能夠具備良好的形體禮儀,有助于提升單位的形象。作為培養學生的學校如何培養出具有良好形體禮儀的學生也就相當重要,要想培養這樣的學生,必須首先使學生明白形體禮儀訓練對學生的影響。一個學校要想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通過對學生進行形體禮儀訓練,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習慣。
2.創設各種活動或情境,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積極、自主地構建知識,形成方法,發展思維,培養情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形體與禮儀相結合的教學中,不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形體禮儀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新穎獨特,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發展的新形勢下,高校的社會職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加強對學生禮儀素質的培養,促進其內在修養的全面發展,已成為高等教育所必須承擔的重要使命.形體禮儀是禮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傳授有關行為方式、言談舉止、衣著修飾、體態修塑以及形象塑造等相關知識,來提高學生的自我規范意識,形成良好的自律習慣,進而實現其內在修養的全面發展。
久而久之制度校規變成了紙上空談:夏季穿拖鞋和背心上課的學生不在少數;不愛護校內公共設施,在校內墻壁或圖書館書籍上隨意涂鴉的大有人在;有的學生遲到早退習以為常;有的學生不注意個人修養,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勾肩搭背,果皮紙屑隨處亂扔等等。大學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群體,上述在校園內時有發生的不文明行為與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
1.形體禮儀方面的教育在我國尚處于探索階段,在我國高校現有的課程體系中,大多將形體課與禮儀課分開設置。形體課程作為高校體育課的分支課程,幾乎所有高校都有開設,且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課程體系;而禮儀課也得到了一些高校的重視,很多高校均已開設與禮儀有關的課程,但是主要集中于職業院校,或普通高校中的社會公共關系和師范學院等院系。二者開設單位不同,任課教師不同自然專業知識也難以融合。這就造成禮儀課的教學多偏重于理論,形體課的教學偏重于形式。二者相互隔離,難以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
2.從培養對象來看,普通高校當前所開設的與形體禮儀相關的課程多偏重于專業學生或者女生,而忽視了非專業學生和男生的需求。現階段形體課的開設有一定的指向性,多針對某個專業學生開展,而忽視了普通學生的需求;部分學校即使針對非專業學生開設形體課,但課程內容專業性強,難度稍大,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甚至認為該課程高不可攀;開設的禮儀課基本上集中針對酒店管理、旅游向導等對于禮儀有特定要求的專業學生。學生對形體與禮儀課程認識的偏差。普通高校多年的選課傳統,讓學生誤以為形體、禮儀課是特定專業學生的專利,或者認為禮儀需要華美的服飾和精致的妝容等外在的形式,對形體和禮儀課抱有興趣卻又有距離感、陌生感。
隨著時代對文明禮儀的日益重視,社會對高校培養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工作場域,都需要大學生在特定的場合有恰當的文明舉止,個體的禮儀修養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普通高校的形體禮儀課程立足于時代發展,與當今社會的需要接軌,在教學上注意提煉實用性較強的部分內容,比如商務禮儀、餐桌禮儀等。由于不同場合的禮儀文化往往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所以,高校的形體禮儀教育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與當前時代的禮儀文化緊 密結合就大學生自身而言,他們正值青春年少,對外在的形象美和內在的氣質美的追求非常強烈,形體禮儀課程的開設能滿足普遍大學生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