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炎
(廣西蒼梧縣沙頭鎮舊街小學 廣西梧州 543117)
探討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林 炎
(廣西蒼梧縣沙頭鎮舊街小學 廣西梧州 543117)
小學教育對于學生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校學生的成績甚至是今后的發展。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育實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小學生將來的深入學習打好基礎,一直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這一問題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情感教育作為近年來的一種新提法,如果能正確的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將起到較好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進行了簡要探討,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師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滲透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和全新教學方式的不斷涌現,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學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和進步。在如今的教學實踐中,作為一種全新的共鳴式教育理念,情感教育模式對于未來的小學教育將會起到巨大的作用。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思維模式尚未形成,基于此,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1]。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正確的運用和滲透情感教育,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探討。
1.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
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各方面的綜合因素會對小學生的情感形成和思維模式等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此過程中,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情感養成和內心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觀和情感是十分有利的,如果老師能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將情感教育熟練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將會在提高小學生知識素養的同時,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意識,對于小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2.有利于小學生學會情緒的掌控
就中國的教育特點而言,小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六到十三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還處于形成階段,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具有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內心的情感也極其豐富,但是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智尚處于形成階段,所以他們還沒有情緒的掌控能力[2]。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給予小學生正確的引導,從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逐漸的滲透情感教育,讓小學生學會情緒的有效控制,逐漸的成長。
3.情感教育的滲透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曾說,師生之間的紐帶并非教育本身,而是情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紐帶,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老師的言行對于心智尚處于形成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影響,老師應該適時地運用情感滲透的方法,與小學生正確的溝通,了解小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深入挖掘人物特點,進行情感教育
小學生由于正處于心智的成長階段,所以他們對于情感的理解還較為簡單,容易受到周邊事物的影響。老師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合理的時候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故事場景,或者直接利用小學課本中的文章來進行,深入的激發小學生的內心感情,引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賣火柴的小女孩》,老師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很好的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這篇文章主要講訴了一個以賣火柴為生的小女孩,她的生活情景,他的人生遭遇以及她的人生愿望,最后小女孩在仿佛在夢中見到奶奶,然后在寒冷中死去的故事。這篇文章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點,老師可以在講述課文的同時,重點介紹小女孩內心的活動,這些內心的真實活動最能反映認得真實感情,然后引導小學生進行設身處地的體會,從而使小學生理解和感受作者的寫作思維,體會小女孩的內心情感活動,在此過程中,老師要重點抓住文章的情感點,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然后在引導的基礎之上啟發小學生與文中人物進行情感上的共鳴。
2.發揮想象力,讓學生最大程度的體驗情感
閱讀的最大魅力在于,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情感的不同,所以在閱讀同一篇文章時所體會到的意境也不盡相同[4]。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沒有什么人生閱歷,但是他們的想象力是極其豐富的,所以老師在語文課堂上應該充分把握學生的這一特點,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境,這對于小學生的情感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學生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課文之中對于山水的描述惟妙惟肖,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讓學生通過萬紅的語言描述來想象真是的桂林山水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或者讓學生把自己所聯想到的山水畫面畫出來,或者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等,充分的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小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抒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使小學生學會課程要求的專業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3.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小學生的情感教育
實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那么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就缺乏必要的前提條件,其效果也不會很理想[5]。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給與學生一定的尊重,雖然小學生年紀尚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尊,不能給小學生人格上的傷害,比如對小學生進行辱罵等,這些對于小學生的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老師應該經常對小學生進行鼓勵,保證學生在一個自由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除此之外,老師應該與學生多交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從而掌握學生的特點,從而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過程,不僅可以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課堂知識,而且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和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應引起足夠重視。
[1]黃朝容.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外交流,2016(23):203-203,204.
[2]陳瑜姝.品賞細節以情激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2):25-26.
[3]梅仕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182-182.
[4]王立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7):35-35.
[5]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