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章(衡水市第二中學 河北衡水 053000)
?
探析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楊玉章
(衡水市第二中學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高中地理學習,旨在幫助學生掌握更加豐富多樣的地理事物,對全球地理有深刻地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地理比較法是地理授課時較為常用的一種方式,能更加全面生動地教授地理知識。本文先闡述地理比較法的概念,再介紹其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地理比較法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學
高中階段需要把握豐富的地理概念,是一門較為靈活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靈活的思維方式。但是,應試教育的填鴨教育使得學生逐漸在背書中失去了對地理知識運用的靈活性。而地理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將書本的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做到辯證地理解地理知識,也可以幫助教師更為簡潔生動地教授知識。
地理比較法是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一種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的教學方法。現階段很多學生對于地理的理解仍停留在死記硬背的低層次階段,這種方式不僅無法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識,還容易隨著時間產生錯漏和遺忘[1]。這是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的謬誤,錯誤地將知識學習與課文背誦聯系起來,教師應當在授課過程中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而地理比較法就是一種非常靈活,利于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重視對地理的了解,通過比較和總結來找尋地理知識中的相同相異點,更加科學,富有邏輯性,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
1.圖形對比法
地理教學中,學生需要對相應地區的地形,周圍環境有一定了解,僅僅依靠教師的口述顯然不現實,那么就可利用一些圖表代替。圖表可以直觀地顯示某地區的地形、氣溫變化、降水變化,使得學生能夠清晰地觀察到地區的詳細資料,對于整個地區的資料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在腦海中能夠形成清晰的印象[2]。這種直觀的感受,比教師口述和學生想象更加客觀,能夠保證學生不會產生基礎知識上的謬誤。
例如在學習澳大利亞的地理知識時,學生可能會對澳大利亞平緩的地形卻不發展農業而是發展畜牧業產生疑問。這時,教師就可運用多媒體或者紙張打印出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觀察澳大利亞的降水、地形和氣溫變化,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澳大利亞無法大面積地在平原上發展種植業。學生就可以通過圖表發現澳大利亞中心雖然有大片平原,卻缺乏降水,屬于亞熱帶草原氣候,土地較為貧瘠,不能承受過于繁重的種植業,只能發展畜牧業。
2.同類對比法
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概念之間較為相似,學生在記憶時很可能產生混淆。例如同在中國,卻分為多種季風季候,而它們之間還具有非常相似的特性,這導致學生在記憶過程中,很可能混淆它們之間的區別,在答題時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3]。此時,教師不可直接給學生指出其中的不同然后讓學生背熟,這種做法更容易將幾種季風氣候的概念混淆。教師應當在課堂上以引導的方式,給學生展示幾種季風氣候的雨季時間、每月降水量、年溫度變化圖,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探討,自己發現它們之間的不同。這樣,學生對自己思考出來的知識能夠更加印象深刻,便于記憶,也能夠在比較中掌握地理比較法的學習方法。
1.比較的內容需要謹慎選擇
地理比較法是運用在兩種相似卻不相同的概念上,通過對比兩種概念,掌握其中的相同處,尋找不同處,以達到區別記憶的方式。但若是用來相比較的兩種概念之間缺乏一定的相似性,則兩者之間缺乏共性,學生在對比時,會發現兩種概念重合的區間太小,需要記憶的部分仍然很多。這樣,本來是用來節約時間,便捷記憶的方法,卻并沒有減少需要掌握的內容,也就失去了方法的有效性。同理,當兩者非常相似,而只在某幾處特異點有不同時,才是適合運用地理比較法去掌握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是運用地理比較法進行教學,應謹慎選擇進行比較的兩者,應做到大部分類似,小部分突出部分相異,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更加混淆學生對進行比較的兩種概念的把握。
2.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在地理比較法的運用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將自己的位置擺正,教師應當占教學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則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應當牢牢把握住授課的方向,不僅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比較對象,也要在引導學生比較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反應,將學生的思維向正確的方向指引,在學生發生失誤時及時引導其改正。教師的主導地位是涵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包括新課導入,內容選擇,思維引導,總結知識,每一項都需要教師掌握好主導的地位,不能過分放任學生自主思維,也不能缺少在授課結束時進行階段性地總結。同時,學生在教師的授課中的主體地位不容侵犯,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各種教學方式都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中心。地理比較法的運用,雖然其大方向掌握在教師手中,但是具體的探討還需要讓學生自主完成,不能由教師進行對比后直接將結論展示給學生,這樣無疑就失去了地理比較法對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鍛煉。
地理比較法是一種較為靈活直觀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授課中,可以使用圖形對比法,同類對比法等多種對比方式。但是在運用過程中,也應當注意比較的內容,更要注意把握好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發揮地理比較法在引導學生自主思維方面的效果,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瞿春光.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 福建師范大學 2013:77
[2]舒心.比較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運用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98-103
[3]和小芳.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4(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