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嶺 劉光遠
探析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趙永嶺 劉光遠
在高等院校中,工科類專業教學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就需要結合實際的問題所在,對實踐教學的整個流程和理念進行改進和完善。文章基于工科專業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的基本現狀和問題進行闡述,同時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建議,以期對實踐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對策
近年來,實踐教學在整個工科專業的基本培養體系中都占據著輔助性的地位,其作用主要是對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進行合理的輔助性教學,由于被視為一種基本的驗證性理論,所以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被定位為教輔人員。上述對于實踐教學的基本定位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導致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了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實踐教學的真正性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基于國家對于建設創新型人才觀念,分析了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現狀,提出基本的應對措施。
1.重理論、輕技術的模式依然很明顯
在工科專業的基本學習過程中,應該大力開展技術方面的創新應用,學習理論是必需的,但是其基本目的就在于對技術進行合理的創新。然而,目前很多學生對理論非常重視,而對實踐技術十分輕視,實踐教學被當成了附屬的教學模式,只是對理論課程的一種延伸。同時,學校進行整體考核的基本重點方面仍然是偏理論的知識點,而對實踐技術的基本創新方面卻很少涉及。很大一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是重點講述理論知識,對技術以及創新的發展還是很少提及,這就造成了重理論、輕技術的基本現狀,使得實踐教學的基本目標很難達成。
2.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長時間內沒有得到更新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連續多年采用沒有變化的實踐教學基本方法,這種現象在整個工科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對學生的實際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工科專業是關于產業技術方面的學科,在整個工科教學以及學習的過程中,其基本的理論性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要不斷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不斷進行合理的改進和完善,不斷進行創新。實踐教學也是一樣的,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才能夠真正地適應社會的基本發展和需求,學生才有足夠的信心和興趣投入到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學生對實踐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實現實踐教學的最初目的。
3.實踐教學的評分標準以及相關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制定出比較明確的考核標準以及相關的評分標準,所有實踐課的最終考核方式很單一,僅僅是以教師的整體印象以及相關的理論性課程的考試為基本依據,進行成績的匯總,這種基本的考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公平性,其整體的邏輯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除此之外,與專業相關的實驗課成績基本考核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其基本的考核形式是整個課程在平時的成績占有相當大的部分,這就會導致很大的不公平性,這種基本的評定模式變成了教師在平衡考試成績的一種手段而已,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以及成績的公平評定,而且還會使學生對實踐教學產生一種不重視的態度,這樣實踐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4.實踐教學的基本方法比較陳舊
實踐教學的基本方式是以教師為基本的中心,在教師的基本指導下,學生進行一定的模擬性的實驗,整個實踐教學和學習的過程都是以 “教”為基本的主題。學生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盡管也參與到實踐課程當中,但是本質上基本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這就使得學生對于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對實踐教學的基本課程沒有很好地重視,學習的整體積極性以及學習狀態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在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被當作 “知識”的基本形式進行傳授,直接導致學生創新能力的削弱,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1.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要注重新技術的應用
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和修改學生的基本培養計劃和方案,對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進行合理的改革以及完善,對課程的基本結構進行合理的完善和優化,進而對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進行合理的分配,建成比較完整的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體系,循序漸進,層次分明。實踐教學的基本重點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上。教師的教學體系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對學生進行實際的引導,學習新技術,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
在實踐教學的基本體系中,需要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要盡力克服重理論、輕技術的傾向,加強對技術理論以及實踐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很好的強化,從而提升學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創新能力。
3.突出建設 “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在工科教學中,教師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對教學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加強高學歷年輕教師的實踐現場輪訓,讓他們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更新技術技能,力求打造既有堅實的理論、又有工程實踐技能的 “雙師型”實踐教學教師隊伍。
4.實踐教學管理及評價體系
實踐教學管理及評價體系的構建應區別對待工科與理科、理論與實踐、內業與外業,遵循共性與個性、全局性與獨特性、原則性與和諧性的高度統一,針對不同學科、不同性質及不同時空,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指標要求,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及評價體系。
總之,實踐教學在整個工科專業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必須結合實際問題,對實踐教學的整個流程和理念進行改進和完善。
[1]邊靜.地方工科院校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改革探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
[2]黃斌.工科研究生創新能力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08.
[3]張麗娜.高職院校工科類專業課教師培訓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2.
[4]陳忠一.提高高校工科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9,(2):75-76.
[5]張娟榮,屈昕鵬.高職院校工科專業基礎課教學現狀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9):24.
(編輯:秦俊嫄)
G642.4
A
1671-0568(2016)23-0093-02
趙永嶺,工學博士,揚州大學水利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能源;劉光遠,揚州大學水利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