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晶
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周晶晶
和諧師生關系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著重闡述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和諧師生關系構建應遵循的原則和構建途徑,從中職教師轉變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論述和諧師生關系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所發揮的核心作用。
理實一體化;教學;新型;師生關系;構建
根據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現代職業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而不再是熟練的操作工人。基于社會需求和現有中職生源的現實背景,中職學校需要通過教學改革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創新教學方式,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終身發展的需求,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改革成功的保證。
21世紀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時期,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學改革。而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職業教育順利發展的前提和重要環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落實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關心、尊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開發學生智力,營造師生身心愉悅的教、學環境;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
1.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
和諧師生關系強調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新教育理念所倡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以學生主體,拋棄教師權威,讓教師的“教”不再是教師的職業,而成為教師發自內心的一種情感需求。學生把學習不再當成一項痛苦的差事,把 “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形成自主、自覺的一種內心需求,教師和學生在共同參與教、學活動中相互促進、共同獲益。
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正常教學、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中職學校的教學改革,除了轉變教育觀念外,師生關系也不可忽視。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關系到學生成長和教育質量,它貫穿了整個教育的始終,和諧師生關系是師生發展的成熟階段、完美階段,對于教師和學生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都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3.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性發展
現代職業教育倡導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中職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新方法,鉆研新的教學理論,用自身的敬業精神,創新精神感染學生,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情感,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將來的就業和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課題組自2014年開始分別對12級、13級、14級的中職會計班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師生關系的實踐研究。為滿足學生的“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環境而設立理實一體化教室,分別設有資料查詢區、討論區、任務成果展示區三個區域,不同的區域分別配有資料柜、網絡電腦、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會計資料;其次,模擬企業會計崗位,配備會計工作所需的硬件設備,如:裝訂機、打印機、會計科目章、財務印章等;最后,選擇部分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按照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進行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提出問題——任務驅動——資料查詢——學生討論——制定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總結——得出解決問題的結論。經過兩年多的課堂實踐及教學研究,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和諧師生關系構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創新之處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目前中職學校專業教學中大力推廣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設定以崗位工作任務為原型的學習任務和教學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雙方在邊教邊學邊做中建立起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關系,不僅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課堂上表現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好氛圍,為形成師生合作探究的和諧師生關系創造了條件。主要表現在:
(1)以任務驅動、能力為主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實施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不喜歡學習枯燥理論的情緒,通過構建真實的職業情境和崗位任務,將技能實踐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的過程中,將知識學習內化為主動求知的思維方式,把專業能力的訓練外化為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的職業能力,使學生在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綜合職業素養。
(2)運用現代的教育教學方法,搭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平臺?!袄韺嵰惑w化”教學模式打破學科型課程主要以知識灌輸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實踐與理論脫節的教學方式,采用“理實一體化教案——導學案——任務單——任務指導書——任務成果評價表——實訓練習”模式,體現“理實相融”的原則,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形成以職業活動為主線的任務實施、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學生共同探究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師生之間雙向互動交往的過程中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3)運用科學、可行的教學評價方法,鞏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改變傳統的以分數考核學生的學業水平,采用“教學做評”一體化,在實踐中不僅考核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能力,而且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學習成果。通過多角度的評價內容和方法,有的放矢的引導學生配合老師的教學進行綜合評價。一方面,可以發揮學生的個性優勢;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評價能力。雙方在教學與評價的過程中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認可,也是鞏固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環節。
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應遵循的原則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及角色的轉變;其次,尋找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把握教學內容的設計,提高教研能力。
(1)轉變觀念,關愛學生,做學生的朋友。現代和諧師生關系的內涵中顯示,教師與學生應該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充分發展學生的獨立性和人格。因此,中職教師應該圍繞這一中心進行自我角色定位,教師不再是讓學生感到敬畏,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指路人、啟明燈、知心朋友。
(2)遵循理解、尊重原則。一位教育家在論述教育的功能時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教師不尊重、愛護學生,便得不到學生的尊重。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耐心地講解和指導,多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考慮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思路,充分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讓學生信任自己,愿意提問、愿意與老師進行平等的交流、探討。
(3)創設良好的師生合作氛圍。教育理論指出教學是“雙邊活動”。沒有交往、沒有互動的“教學”是假教學。契訶夫說“師生之間一種互相懷有好感、互相尊重友愛的氣氛,這將有助于教學和教育任務的完成”;和諧的師生互動是在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4)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需要建立在民主、平等、合作式的師生關系上,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條件給予不同難度的能力訓練和任務要求,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不僅是知識還有交往、理解、合作的心理需求;學生在得到個性發展、滿足自我成長需求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這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途徑。
筆者在多年的研究過程中,對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進行總結、反思,認為現階段中職學校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決。
1.中職教師對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的認識不夠
國家在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出臺了相配套的政策與培訓計劃,幫助中職教師盡快適應職業教育的特點,但還是有部分教師固守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放,認為教學上的問題都是學生的問題,與自己無關。對學生的評價也是沿用考試制度,沒有從學生的職業素質、專業能力、人文素養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從而導致中職學校師生關系的不和諧。
2.“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教師專業能力與實踐能力不足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急需大量“雙師型”教師,既能講授理論知識,又能指導學生進行職業技能操作。但大多數中職教師還是偏理論型教師為主,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不強,所以完善中職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中職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綜上所述,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有賴于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F代職業教育更需要中職教師努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科研水平,努力成為較高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雙師型”教師,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達成職業教育和專業培養目標??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保證教學改革的關鍵,師生關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和諧師生關系將會促進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提高。
[1]劉建麗,陶紅.試論中等職業學校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2009,(2),77-81.
[2]薛玖紅.淺議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作用[J].魅力中國,2010(25):252-252.
[3]加德納.智力的結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編輯:郝 嬋)
本文系2014年桂林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資助項目“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下師生關系的構建與探究”(編號:市教職成【2014】18號)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G712.4
A
1671-0568(2016)29-0047-02
周晶晶,桂林工業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