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期間,昭通在制約教育、衛生發展的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和人民群眾廣泛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進入“十三五”,昭通正著力排除在教育及衛生戰線存在的一些問題,在實踐上下苦功夫,在創新上下硬功夫,在惠民上下真功夫,促進昭通和諧、健康發展,開創教育衛生事業的新局面。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昭通市委書記范華平在昭通市2015年度第八次集中學習時強調:“教育是未來,是最大、最基本的民生;教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教育使人獲得知識、拓展視野,知識和視野決定事業格局、決定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進步;教育可以預防貧困發生、減少貧困數量、阻斷貧困代際相傳,也是經濟發展、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石;辦好人民教育是黨委政府的政治責任,更是為政者的道德良知和職業操守。”
在“今天的經濟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經濟”的理念下,昭通始終把發展教育作為一種執政操守、政治責任。昭通的教育存在著學前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發展不協調;教師隊伍數量不足,“招不來、留不住”現象突出;優質教育資源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困難多、壓力大等問題。為此,昭通市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整體推進,促進各類教育加速發展。學前教育提質增容,積極組織了2015年度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中央獎補資金6536萬元項目申報,2015年,昭通市鄉鎮幼兒園新開工建設14所;努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5年,綏江縣級政府教育工作通過昭通市政府評定為“教育工作先進縣”,大關縣、威信縣縣級政府教育工作通過昭通市政府評估并上報云南省政府認定;職業教育攻堅穩步推進,昭通衛生職業學院申報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重視民辦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2015年,昭通市有53所民辦學校取得了民辦教育許可證,積極做好全納教育準備工作,確保“聽殘、視殘、智殘”三類殘疾適齡人口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
突出重點,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入推行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學校內涵發展,2015年,昭通市把學校內涵發展項目工作重點確定為學校辦學思想體系構建、課堂教學學科模式構建和德育工作活動三個方面。通過組織本地專家集中培訓、開展四個片區的項目學校集中研討活動、項目專家入校指導和異地訪學培訓等措施,進一步更新教師教育觀念,規范教學行為和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強化教育公平,穩步推進學生資助工作。
多措并舉,進一步加強校長、教師隊伍建設。嚴格把好選人用人關,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選拔用人,讓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人才得以突顯,真正使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人在政治上得到優待,從而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下活干部這盤棋;努力提高教師待遇,解決教師招不進,留不住的問題;搭建提高教師素質平臺,昭通市39名中學英語教師申報云南貧困地區中學英語骨干教師出國留學項目,有36名教師通過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廳的面試被錄取。
扎實推進,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全力抓好魯甸6.5級地震學校恢復重建,昭通市教育局召開了3次魯甸6.5級地震學校恢復重建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嚴格按照學校恢復重建規劃方案,緊扣時間節點,按照“一校一策”,逐個細化實施方案,全力加快恢復重建進度,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學校恢復重建任務;積極爭取各項教育專款。2015年,昭通市共爭取到了中央、云南省專項資金23.88億元;穩步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強化學生營養改善計劃“1345”過程管理,堅持以學校食品安全為核心,每月對營養改善計劃糧油價格和質量進行抽查,保障廣大學生吃上質優價廉、安全放心的糧油食品。
教育是基本國策,是最重要的民生,更是昭通的未來,是昭通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昭通將如何破解教育滯后的局面?
加快學前教育發展速度。完成40個鄉鎮幼兒園建設任務,昭通市學前3-6歲兒童學前三年入園(班)率達到58%,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30%,水富縣、綏江縣基本普及學前教育。
鞏固提高“普九”質量。綏江縣、威信縣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昭通市義務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初中毛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小學在校學生年輟學率控制在1%以下, 初中在校學生年輟學率控制在1.5%以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80%以上。
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明顯提高。突破性發展職業教育,新建昭通衛生職業學院并通過省評估認定,昭通市衛校、農校、財校、職業技術學校入住昭通市職教中心;組建昭通衛生職業學院并通過省評估認定,籌建昭通綜合職業技術學院;啟動市職教中心第二期工程建設做大做強市職教中心職業教育,穩步發展普通高中,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58%,水富縣、綏江縣初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實施好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等校舍建設工程。魯甸“8·03”地震學校恢復重建和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等項目,推進新一輪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布點調整,通過聯合辦學,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積極統籌和均衡配置學前教育資源。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加快鄉鎮、村(辦)幼兒園建設進度;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加快城區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等;充分改造農村學校閑置校舍,發展和辦好一批學前班,讓絕大多數幼兒都能接受學前教育。
繼續抓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按照“省級重在統籌、市級重在協調、縣級重在具體實施”的原則,不斷強化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一把手”負責制;繼續強化學生營養改善計劃“1345”過程管理,進一步完善營養改善信息公開、臺帳管理、資金管理、從業人員管理等制度,強化結余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完善各級各類教育資助體系。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切實做好學前教育、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以及社會各界教育資助工作;完成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建立和完善資助工作管理機制,規范程序、陽光操作;加大檢查督辦和查處力度。
均衡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向薄弱學校傾斜;切實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解決學校實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工作人員工資,切實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運行;繼續堅持把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完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之間合作交流機制,實行教師、校長城鄉交流制度,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素質和管理水平;加大農村學校教師周轉房建設力度,不斷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繼續執行高寒、邊遠地區教師津補貼制度,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推進普通高中教育優質化、特色化發展。以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為龍頭,大力發展優質高中。云天化中學晉升為省一級一等高完中,昭通市實驗中學晉升為省一級二等高完中,昭通市民族中學、綏江一中晉升為省一級三等高完中,昭通市高考質量明顯提升。
加強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提升教師業務素質;實施“名校長、名教師”工程,大力推進昭通市教育系統名校長、名教師(班主任)評選活動;積極開展城鄉教師交流工作。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健康發展。極穩妥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嚴格執行免試、劃片、就近入學規定,推進中心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改革,破解“擇校熱”難題和遏制“大班額”現象,實現“陽光招生、陽光編班、陽光分座”;切實推進立德樹人教育活動機制創新;建立和完善校長、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和管理,切實解決教師招不來、留不住,分布不均,學科結構不合理和教不好等問題;建立整治教育領域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長效機制。
醫療改革 情暖百姓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問題,關系億萬人民的健康、千家萬戶的幸福,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醫療衛生是關乎每一個人的民生工程,醫療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是群眾關心的重要問題。
2015年,昭通市衛生系統嚴格按照《2015年衛生工作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任務責任狀》要求,緊緊圍繞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攻艱克難,扎實工作,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基本適應和滿足了昭通市人民的衛生需求。
2015年來,昭通市衛生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昭通市惠民實事超額完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初步形成;衛生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科學有效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艾滋病防治管理能力不斷提高;衛生應急能力極大提升;衛生監督能力不斷提高;衛生科教工作扎實開展;中醫藥工作穩步發展;黨風廉政建設和防腐倡廉工作進一步加強、一崗雙責進一步落實。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昭通市主要通過以下五方面深化醫改向縱深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 著力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昭通市全面推開11縣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醫改率達100%;昭通市11縣區全面啟動支付方式改革,通過支付方式改革,引導醫療機構控制成本、規范服務行為和質量,有效遏制住了次均費用的增長,縣級公立醫院藥占比降到34.67%;積極開展公立醫院去行政化工作,共清理衛生行政部門人員兼任醫療機構職務6人;昭通市全面啟動縣鄉服務一體化工作,已有14家縣級醫院對39家鄉鎮衛生院實行托管,從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管理指導等方面進行幫扶式托管,完善鄉鎮衛生院內部運行機制,增強服務意識,強化內部管理,提高診療能力。
全民醫保體系基本建立,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參合率受益率不斷提高,2015年,昭通市參合農民484.1萬人、參合率97.54%;惠民保障機制鞏固完善,全面實施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肺癌等22種重大疾病保障工作,提高重大疾病報銷比例、不設起付線及封頂線。資金監管不斷強化,2015年,昭通市重新修訂和下發了《昭通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完善了各種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了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
認真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進一步鞏固基層醫改成果。認真落實基本藥物制度相關政策和規定,推進醫療機構按比例通過平臺采購使用基本藥物,三級醫院基本藥物銷售額達到25.5%,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銷售額達到51.3%,基層醫療機構使用比例達到100%,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比例不斷提高;基本藥物網采金額大幅提高,減化采購程序,繼續推進“點對點”采購工作,加強對配送企業的監管,規范配送行為,提高藥品采購準確性和配送到位率。
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高血壓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截至2015年底,昭通市居民健康檔案累計電子化建檔509.4萬人、電子化建檔率86.85%;65歲以上老年人累計建檔446737人、評估215650人、體檢168363人、健康管理158161人;高血壓患者累計確診建檔361827例,完成下達任務的111.24%;糖尿病患者累計確診建檔97735例,完成下達任務的119.58%;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累計確診建檔20675人,完成下達任務的97.04%,5523例患者享受醫療救助,2015年,昭通市無嚴重精神患者肇事肇禍事件發生。均達到或超額完成了醫改下達的任務目標。
全力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不斷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成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項目39個,總投資390萬元;爭取中央投資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20個,總投資4320萬元;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街道覆蓋率達到100%,全部達到國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標準;認真開展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完成了鄉鎮衛生院管理人員140人、內兒科人員140人和鄉村醫生1244人的培訓任務;繼續推進鄉村衛生服務網絡建設與規范化管理,廣泛開展“三好一滿意”“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等活動。
昭通全力推進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用良知惠民生,傾情為民服務,為中國夢的云南篇章譜寫著昭通的惠民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