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路行 郭懷林(通訊作者)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741020)
試論高職院校人文教育“一核兩冀兩足”結合模式的構建
柳路行 郭懷林(通訊作者)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741020)
本文針對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現狀及其困境,在分析高職人文教育現狀、意義的基礎上,構建了高職院校人文教育“一核兩冀兩足”結合模式,提出了模式運行的原則和運行內容。以冀尋求出一條符合高職大學生成長規律的人文教育有效途徑,為高職院校人文教育提供理論指導。
高職院校;人文教育;一核兩冀兩足;結合模式
該論文為2015年甘肅省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課題研究項目《甘肅省高職院校宣傳思想工作文化融入的內容選擇與載體創新研究》(甘高宣教[2015]5號,證書編號:XCSXY201516)階段性研究成果及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度自列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甘林院發〔2015〕74號)階段性研究成果。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改進人文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目標,必須充分發揮人文教育應有的作用和功能。筆者通過對甘肅省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現狀的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面臨諸多困境。為此,2015年,筆者所在單位向甘肅省教育廳申報了《甘肅省高職院校宣傳思想工作文化融入的內容選擇與載體創新研究 》軟科學研究項目,旨在通過對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現狀的調查分析,研究總結形成行之有效的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研究成果,充分發揮人文教育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積極作用。
一是高職人文教育發展基礎落后,開發速度慢,深度不夠,人文教育總體上仍處于專業教育的依附層面。二是人文教育作用認識不高,大部分高職院校將主要精力放在專業發展和招生就業工作,對人文教育持可有可無態度,對構筑“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力度不夠。三是受高職院校辦學時間、辦學方式等的制約,高職人文教育文化基礎薄弱,人文教育“營養”不足,發展明顯滯后。四是高職教育理念比較單一,片面或更多地強調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動手操作等,對人文教育對人的精神特別是全面發展認識不足。大學語文等人文課程要么不開,要么處于邊緣化,人文教師隊伍建設也無從談起。
堅持立德樹人,深化高職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化人文教育教學改革,強化人文實踐教育,形成人文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诖耍P者以甘肅省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現狀為第一手資料,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高職院校人文教育“一核兩冀兩足”結合模式,以冀尋求出一條符合高職大學生成長規律的人文教育有效途徑,為高職院校人文教育提供理論指導,切實提升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結合模式的建立
以高職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為目的,建立高職院校人文教育“一核兩冀兩足”結合模式(見下圖)。
(二)結合模式的運行內容
“一核”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是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核心。高職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寶貴人才資源,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園地。加強人文教育,必須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把學生成長成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強文化基礎教育、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有機結合、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等人文教育方式,推動高職院校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職能。應突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著力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思想品德、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培養方式。
“兩冀”指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冀”是堅持傳統的文化的主體地位:通過道德教育,教育高職大學生遵守自然社會的法則,在此基礎上認知自己,認知自然和社會。通過倫常教育,使高職大學生了解并掌握傳統文化的基本要義,即五倫、五常、四維和八德。重點要加強經典教育,通過《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奠定大學生堅實的做人基礎;通過《大學》《周易》《道德經》等經典塑造大學生人格大結構;通過唐詩宋詞等對大學生形象進行提升。另“一冀”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把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和主導權,使高職院校始終成為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的堅強陣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目標;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為廣大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創造良好的氛圍。
“兩足”指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文教育實踐活動?!耙蛔恪敝干罨逃虒W改革:政府要對大學語文等人文課程提出剛性要求;高職院校要通過全面開設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考試制度、加強師資建設等方式,改革大學語文等人文課程教學;教育部要通過研制課程標準、強化課程功、規范教材建設等方式統籌規劃人文課程建設?!耙蛔恪笔侵笍娀宋慕逃龑嵺`:通過推動校企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等方式,產教深度融合;通過搭建與中職、本科院校銜接貫通培養的“立交橋”等方式,鼓勵支持學生創新創業;通過推進現代大學文化建設、建設特色校園文化品牌等方式,強化校園文化建設。
堅持立德樹人。必須提高高職人文教育質量,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培育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關注學生職業生涯和可持續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堅持多樣成才。要拓寬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必須提高高職人文教育質量,以人文課程銜接為核心,以人文教育模式創新為關鍵,為學生職業認知上的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堅持產教融合。實現校企協同育人,必須提高高職人文教育質量,積極探索有效的產教與人文教育融合的方式和途徑,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職業精神培育機制,重視崇尚勞動、敬業守信、創新務實等精神的培養。
堅持服務社會。要實現人才對國家的高度認可,必須提高高職人文教育質量,教育引導學生汲取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營養,牢固樹立立足崗位、增強本領、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
[1]張萌.論人文教育的內涵、價值及特點[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30-131.
[2]柳路行.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現狀及當代理性思考[J].語文知識(季刊),2012(3): 54-55.
[3]朱巧芳.試析高職校園文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3):100-103.
[4]舒薈萃.高職高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困境分析[J].知識經濟,2016(2):139
[2]柳路行.西部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現狀與對策[J].甘肅科技縱橫,2015(5):59-61.
柳路行,本科學歷,副教授,現為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黨政辦公室副主任,主要從事黨建和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和高職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