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雙(鄂州職業大學體育系436000)
?
淺析我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與建議
劉祖雙
(鄂州職業大學體育系436000)
摘要:近年來,羽毛球運動得到迅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這項健身運動項目,本文以鄂州職業大學的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狀況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教學團隊的教學實踐和經驗,分析當前我校羽毛球運動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羽毛球運動現狀建議
1.羽毛球運動的特點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隔網無直接身體對抗的小球類項目,其運動特點表現為:需要全身協調運動,需要在場地上不停的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的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移動步法;該運動不受場地、年齡、性別的限制,單、雙打,集體參賽均可,其運動量的大小可自我調控,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運動水平和場地環境特點而定。[1-4]
2.羽毛球運動的價值
基于羽毛球運動的特點,促使有其自身的運動價值,表現在有極強的自娛自樂和觀賞性,通過其鍛煉,可以發展身體的協調、靈敏、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各方面的素質,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另外,它還能培養人堅強的意志品質、團隊協作精神、陶冶人的情操。
1.我校羽毛球運動的教學現狀
(1)學生基本素質
由于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和價值,加上當今羽毛球運動的紅火,我校大一學生每年的選修課,選羽毛球項目的人數眾多,占所有選項的四到五分之一左右。通過我校以前的羽毛球教學不難發現,在這些學生中,一部分只是為了選修,拿學分,學習的興趣和投入度不夠。不少學生身體基本素質較差,對羽毛球運動的了解比較少,基本技術掌握幾乎為零,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場地器材缺乏
我校有15000多學生,教職工1000余人。羽毛球社團學生50多人,而我校僅有6片室外場地(平常未置球網),沒有室內場地。每個教學單元上羽毛球選項的學生有100多名,配備教師2-3名,為了滿足教學需要,只有就近租用校外羽毛球場地(室內,只有10片),由于人數眾多,場地無法滿足學生的練習要求,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學生還要自己備用球拍以及羽毛球。不僅如此,學生還需要在路上步行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到達上課地點,這不僅壓縮了學生的練習時間,也給學生的安全帶來了隱患。基于這些原因,學校的公選課就沒有開設羽毛球運動課程。
(3)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由于國內體育院校開設羽毛球專業的時間不長等其它原因,導致從事羽毛球運動教學的專業教師嚴重缺乏,在我校從事羽毛球教學的老師中,沒有一個是學羽毛球專業的,為了適應教學的需要和發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身體素質等因素,系里選派幾個教師參加培訓、學習,然后自己練習而成。這就難免與學過羽毛球專業的或運動員,在理論知識、基本技術的掌握、教學和訓練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從而影響羽毛球運動在我校的飛速發展。
2.我校教學外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
(1)學生課堂外的發展現狀
我校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只有一次選修羽毛球運動課程的機會,其課時總共才30個課時(每周2課時,共15周,大一下學期)。隨著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喜愛程度的增加,這顯然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也無法掌握其基本技術,因此,學生只有自發的到校外的球館練習,給學生的經濟帶來一定的壓力,學校設有羽毛球社團,但沒有指派具體的教師負責和指導。每年學校有學生的羽毛球比賽,總體而言,學生基本技術較差,缺乏觀賞性和亮點,學校沒有組織學生和外校學生以及其它俱樂部之間進行交流賽之內的活動。
(2)教師對羽毛球運動的喜愛程度
我校教職工1000余人,打羽毛球的不到50人,其中女老師更是屈指可數,參加教師羽毛球俱樂部的不到30人,每個星期能保證3次及以上的(每次2小時及以上),不到20人,每個星期能保證2次及以上的(每次2小時及上),不到30人。學校共設院、系、處室等部門10幾個,每年舉行的教師羽毛球比賽,能夠參加的只有6-7個隊伍,幾個隊都臨時拉壯丁,湊合人數參加,有的還是組合組隊。有的院、系、處室不重視,加上人數不夠,直接選擇不參加。如此以來,比賽的水平可見一斑。
近年來,我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比較迅速,發展形式喜人。越來越多的學生選修羽毛球運動課程,教師走進場館打羽毛球的人比以前有了一定的增加,組建了學生羽毛球社團,教師羽毛球俱樂部。但受制于場管的缺乏,學生選修羽毛球課程時間的不足,缺乏引導更多的學生喜歡上羽毛球運動,以及對羽毛球社團的規范管理。加上師資力量比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校羽毛球運動的快速發展。
針對我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為了更好的教學,推動我校羽毛球運動的快速發展.首先得增加場管的建設(正在籌建中),以保證我們的師生有練習,運動的場地。其次,提高師資力量,可通過引進羽毛球專業的老師或運動員,也可通過對現有師資力量進行整合、優化,通過假期培訓以提高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如聘請馮星橋來我校指導(羽毛球湖北省羽毛球隊知名男子雙打選手,現武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改變教學模式,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娛樂性,團隊合作型的教學,推薦采用俱樂部的教學模式,采用分層次、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以學生管理學生的方式教學,充分利用教學媒體,讓學生觀看相應的教學視頻,國內外羽毛球比賽,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寫出觀后心得。改革考核制度,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技術提高程度,參加課外活動的綜合表現給予學生相應的成績,讓學生的身心在教學中得到全面的發展。加強教師俱樂部,學生社團的管理,指定教師專門負責其組織與教學,以便更好的激發師生學習羽毛球的興趣,提高其技戰術水平。只有針對我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我校喜歡羽毛球運動的老師和學生才會越來越多,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鄧華.對當前高校羽毛球運動開展與普及問題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11).
[2]楊恒、王家彬.新編羽毛球教程..[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19—22.
[3]張博、高鵬.昆明市業余羽毛球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14).
[4]李繼旭.淺析我國高校學生對羽毛球興趣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2 (14)
劉祖雙(1979—),男湖北孝感人,鄂州職業大學體育系,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