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陜西省涇陽縣永樂中學)
?
中學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選擇和應用
李曉華
(陜西省涇陽縣永樂中學)
摘要:中學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科學教學方法之一。史料教學方法的難點在于史料的選擇與應用,只有將史料與教材密切結合起來才能使其教學效果有效發揮。本文首先針對史料的選擇原則進行基本論述,然后以實例說明的方式分析了史料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以期能夠成為中學歷史教學的有效參考。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史料選擇應用方法
中學歷史所涉及的內容多為基礎性較強的內容,因此對學生的掌握程度要求也較為嚴格。歷史是對人類發展及成長過程的詳細記錄,然而要提高歷史學習水平應當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與不同歷史時期或發展階段相關的文化和內涵,才能加深其在學習心中的形象,采取史料教學法是目前歷史教學效果提升的最佳途徑。[1]
1.從教材出發的原則
史料教學方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對歷史教學的認知及學習水平,擴展學生的歷史知識和能力。根據新課標中對中學歷史的教學要求,教材仍然是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史料選擇時應當遵從從教材出發的原則,保持史料內容或形式與教材中的知識相統一,才能使其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有效發揮。以人教版中學歷史教材為例,無論是必修教材還是選修教材都設有“資料卡片”等小單元,這些單元就是做為史料出現在教材中的,教學中史料的選擇要以教材史料為基礎,可提供多元化的內容或形式,但要始終保持與教材的同步。
2.去偽存真原則
歷史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對人類發展歷程的真實還原,因此歷史教學的內容也必然要符合真實性原則。史料選擇時應當將各種與教材相關的史料信息真實還原,堅持去偽存真的原則,保證學生接收到的史料信息具有足夠的歷史真實性。例如史料選擇應當盡量從權威性強的圖書資料中摘取,而避免選擇來自網絡的資源。
3.與學生認知需求同步的原則
任何科學教學內容或方法的選擇都要保證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相同步,這是當前新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應當遵從的最基本原則。史料選擇要根據中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及認知能力,選擇能夠被學生所接受與理解的內容做為史料教學素材,才能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1.注重典型性史料的運用
史料教學要發揮其良好的教學效果應當提高對典型性史料的運用,雖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引導地位,但如果能夠以典型性強的史料做為引導,將能夠發揮出比教師語言引導更好的效果。
例如,針對“中國早期政治制度”和的教學,在史料選擇上教師可根據歷史教材中涉及的資料卡片中的信息先讓學生進行基本了解,再進一步選擇有典型性早期政治制度特點的資料,將教學內容再次深入,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具體史料內容如下:
第一,“神農之世……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書·畫策》
第二,“神農無治令而民從。”——《淮南子氾·論》
然后針對資料設置問題,讓學生根據不同言論的分析了解不同思想之間的差別。
2.運用情境教學方法
史料運用結合情境教學能夠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成效。歷史課堂中涉及的許多史料內容都能夠與特定的歷史環境、事件等相結合。如果把這些環境、歷史事件的要素情境化,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歷史的氛圍以及事件發展的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激發學生思維靈活性,提高歷史教學的整體效果。[2]
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商業經濟”的內容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以典型的古代藝術作品“清明上河圖”及相關資料作為史料運用,首先將學生帶入資料時代中的歷史環境,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位人物的行為、其中的商業行為等,再逐步深入的引入課題相關的概念。
3.適當運用專題教學方法
專題教學方法能夠針對某一歷史課題開發更加多元化的史料資源,豐富和擴展學生歷史信息的接觸范圍,提高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并通過不斷加強史料閱讀和學習的力度,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對史料的自主駕馭,實現歷史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
例如,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為主題設計題教學方案,先通過讓學生了解課本中有關“街頭剪辮子”的內容,了解辛亥革命之后人們重大的生活行為變化,再以康有為的“上書”為閱讀任務,并提出問題,引出“斷發易服”的概念,讓學生對時代背景有所了解之后,引入正題實施教學。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將內容更加條理化,利于學生對教學主題的記憶、理解。
另外,通過某些類型的史料引入,引導學生對史料的深刻思考和深入探究,也是史料教學的重要方式。以“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為例,教師先將教材中的圖片資料加以運用,“美國三十一任總統胡佛”,先引出與人物相關的第一次巨大經濟危機,再讓學生思考“胡佛小屋”、“胡佛毯”等說法的由來,讓學生多元化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與發揮。
中學歷史教學對歷史內容的基礎性要求使得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思考能力的提升成為教學難題,而史料教學方法則能夠通過史料與教材的有機結合,建立起能夠調動學生自主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教學模式,為歷史教學目標的達成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晶.對中學歷史教學中史料運用策略的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周進.中學歷史教學中史料選用例析[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15,01: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