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仙古麗·阿不都熱衣木 沙拉買提·庫爾班 乃比江·阿不拉(新疆維吾爾醫學??茖W校 新疆維吾爾 848000)
?
試論漢語預科教學重點建設課程
如仙古麗·阿不都熱衣木沙拉買提·庫爾班乃比江·阿不拉
(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新疆維吾爾848000)
摘要:隨著我國對特定省份中各大高校的漢語教學的重視,高校漢語預科教學課程的設置與建設工作就更為重要。本文南疆地區為例,針對高校漢語專業預科班中對漢語課程的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分布等一系列整體建設工作進行探討,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南疆地區高校漢語預科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漢語言水平有切實程度的提高,強化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能力以及漢語言文學的綜合水準。
關鍵詞:漢語預科漢語課程教學建設
對于新疆和田地區來說,少數民族學生的總數量在高??傮w學生數量中占據比例較多,為了加強學生整體漢語言文學能力以及漢語課程教學工作能夠更加順利開展,漢語預科教學方式逐漸推廣開來,為了進一步增強南疆地區在漢語預科課程教學的建設工作,而展開分析和探討提升漢語預科教學課程的對策,目的就是為了如何確保在一年的預科班教學中,能夠切實的讓學生的漢語綜合能力有所提高。[1]
預科班的設置目的是為了提升高校中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的綜合掌握能力以及漢語水平。由于南疆各個院校的學生素質有高有低,院校內部的教學資源也不盡相同,使得每個院校對學生的漢語水平的要求標準也就不同,正是由于這種不統一化的學生漢語水平測試標準,造成了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漢語水平都普遍不高。由于南疆地區院校中少數民族學生數量占據偏多,對于漢語預科教學的課程設置需要貼合學生的入學標準進行設定,要符合學生對漢語的學習規律,通過漢語預科班教學能夠在一年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系統、細致的漢語知識傳授和教育,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的實際運用和理論知識掌握,從而提升少數民族MHK標準。
1.過于注重經驗與教材,輕視教學課程研究
南疆地區相當一部分院校漢語預科教學課程的設置中,偏向于對經驗的傳授以及對漢語言文學類教材的依賴,忽視了對漢語預科教學課程的研究工作。這種經驗性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工作就變得非常單薄和脆弱。據相關資料統計,南疆地區絕大多數院校的漢語部教學師資隊伍嚴重缺乏、新進青年教師的配備遠遠不足于招生規模的擴大、青年教師的專業培養力度不足等原因使漢語預科教學始終以來經驗型的教學模式,缺乏課程研究與預科教學改革。導致的后果便是漢語預科教學工作質量較低,青年教師得不到有效專業提升,總是跟隨本校習慣性的教學方法,使得青年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受到嚴重限制。學生無法徹底的吸收到漢語學習技巧;對漢語教材的依賴性較大,缺乏創新性教學模式,使漢語預科教學課堂效果得不到預期目標,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4]
2.漢語實踐應用環節不夠突出
在對預科漢語教學課程中的設置上,不論是漢語文章閱讀,還是按照對漢語課程要求的標準進行實踐,在每節課的時間分布和利用上都不盡合理。以南疆某院校在漢語預科課程的時間安排為例,每節漢語課程的時間安排在40分鐘,“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機會多,而實際操練機會少。老師對教材的講解實踐占據了過多的時間,然而學生針對漢語知識進行互動練習和在實際語境中應用的時間過少。這樣會使得學生對漢語知識的操作熟悉度偏低,理論知識的掌握缺少實踐的輔佐[3]。
漢語預科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對漢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漢語綜合素養,避免預科漢語教學一種存有“重讀寫、輕聽說”的導向,以調動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口語教學效果。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能達到一定程度的熟練應用。針對漢語預科教學工作來說,教學課程的建設發揮了關鍵作用,針對目前新疆和田地區的高校在漢語預科教學課程的建設工作中存在幾個誤區,通過教學課程方式的轉變以及促進學生對漢語文化的積極學習,從而提升漢語預科教學質量。
1.漢語預科教學課程要突出語言功能
要在南疆院校的實際發展基礎上,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比如學生的民族類別、入學漢語分數、入學初的漢語摸底考試等都要進行對比分析。在掌握了學生的漢語基礎之后,在漢語預科教學課程的設置上要突出漢語的語言功能,詳細的設計一套符合預科班學生學習漢語知識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其中包括了具體的教學資源分配、教學原則設置、特定教材選擇以及課程環節設置等具體方案。讓預科班中的少數民族學生充分重視漢語學習的重要性,并通過不同的課程活動,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實行“一幫一”“民漢結對子”。豐富對漢語知識的掌握技巧,突出對漢語利用的功能選擇,對漢語的語段、詞語、句群以及話題等都能夠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來進行學習和寫作[4]。
2.學習民族語言文化的同時,注重保護和推廣漢語言文化
面對繽紛多樣的文化領域,新疆和田更要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培養。以歷史淵源為載體,對漢語言文化進行從小培養的方式,注重少數民族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理解,以教師為主導提倡關注漢語言文化,大力宣揚漢語言文學的知識推廣。在學習各自少數民族文化的精髓基礎之上,宣揚中華傳統漢語文化的品質,不斷豐富我國漢語言文學的內涵。
綜上所述,由于南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總數量在高??傮w學生數量中占據比例較多,少數民族的第一語言為地區方言,那么從宏觀角度來看,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掌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因此為加強漢語課程教育教學工作,提高學生整體漢語言文學能力,要加快漢語預科教學課程研究步伐、不斷優化教學模式的同時,加快符合本校、本專業特點的實用性教材編寫工作、從頂層設置上補充專業師資隊伍、加大專業教學需要的投入、通過多種途徑加快青年專業教師的培養,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存在問題,具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童成蓮.新疆高校少數民族預科漢語教學相關問題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07:58-59.
[2]廖愛華,崔淑慧.留學預科教育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2,02:85-92.
[3]韋高安,張林華.新時期我國民族教育與留學生教育的對比、戰略及展望——以新疆少數民族漢語教育與高校留學生漢語教育為例[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4-20.
[4]何玲,鄭彩霞.新疆高校預科漢語“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語言與翻譯,2012,0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