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長春市綠園區車家小學 吉林長春 130062)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策略的實施
馬莉
(長春市綠園區車家小學吉林長春130062)
摘要: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小學語文則是小學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對于培養學生文學素養、人文精神以及道德品格都有著重要意義,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語言能力、閱讀能力的重要課程,在啟蒙教育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然而,當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并不理想,教學有效性較差,學生學習負擔大,學習效率低。超負荷的學習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使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反感情緒。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制定科學的增效減負策略。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育增效減負策略的實施展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語文增效減負
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開發學生潛能和智力的功能,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能力、文字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為基礎科學,教學質量一直備受人們關注。但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影響,語文教學往往采用陳舊的知識灌輸模式,關注的是學生成績,普遍采取題海戰術。這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身心俱疲,卻難以取得理想的成績和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不到快樂,這已完全偏離了素質教育初衷。在新課改形勢下,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問題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重視,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應制定科學增效減負策略。[1]
雖然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水平有著明顯提高,但始終無法擺脫應試教育陰影。長期以來,由于升學帶來的巨大壓力,迫使教師們在教學中只針對應試展開教學活動,使得應試教育在我國校園中非常普遍。自新課改實施后,我國教育雖發生了一定轉變,但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受升學模式影響一時間難以被取代。教學中學校關注的是升學率,教師看重的則是成績,把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在這種大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基本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課堂上多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只是死記硬背考點,所學知識范圍局限于課堂內容。生詞聽寫、古文背誦,大量的試卷習題使學生應接不暇,身心俱疲。三十年前中國教育亦是如此,三十年后仍然如舊,這恰恰說明了中國教育模式發展的滯后性。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個體感受,缺乏對學生的關懷,扼殺了兒童天性,局限了學生思維,剝奪了兒童快樂的童年。小學生思維尚未成熟,正處于成長階段,不斷增加的學習負擔十分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這種重壓下學生們容易焦慮、煩躁。一些小學生早早就開始駝背、近視,這對小學生身體、骨骼、大腦、神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勢在必行。
增效減負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即減輕負擔,增加效益。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負荷并不代表高效率,往往只會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卻沒有取得理想教學效果。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路,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針對小學生心理特征和特點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和輕松[2]。增效減負策略實施中,首先要合理確定教學目標,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理念,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確定教育目標,因材施教合理教學,不應只關注考試成績,而是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品格,提升學生語言能力、語文素質、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以實現增效減負。其次,要改革教學模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利用多種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語文興趣,學生對感興趣的科目往往會自主去探索學習。教學活動開展中可采用情景教學、小組教學、實踐教學等模式。情景教學對于學生體驗語文、感受文章有著很大幫助。而小組教學則能夠有效的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起著積極作用[3]。實踐教學則能夠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實踐和驗證,對于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有著顯著效果。此外,還可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展開多媒體教學,利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精神更集中,同時還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這種模式更符合小學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點。最后,要改革課堂形式,傳統課堂形式過于局限,更限制了學生思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想法,關注學生個體感受,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主、自律發言,以發散、活躍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增效減負。但小學生天性好動、頑皮,所以具體實施操作過程中必須做好過程控制,維護好課堂秩序,否則不僅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會擾亂課堂秩序,影響教學進度。
傳統教育模式偏離了素質教育初衷,滅殺了兒童天性,對小學生心理和生理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為了保障小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學中實施科學的增效減負策略十分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征國玉.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增效減負問題[J].文理導航(下旬),2014,02:44.
[2]趙亞新.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之方略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5,12:296.
[3]錢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減負增效”有效途徑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1,09:120-121.
馬莉(1970年),女,吉林省長春市人,回族?,F職稱:一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