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天津市第二十中學 天津 300040)
關于構建中學體育教學新型師生關系的研究
劉 欣
(天津市第二十中學 天津 300040)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加強體育訓練的效果。在積極推進體育改革的同時,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也至關重要,它對教學改革起到促進作用。本文圍繞新型師生關系的內涵展開對目前師生關系的狀況的研究,并提出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相關建議。
體育教學 中學 新型師生關系
體育教學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式,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它的教學特點主要在于實踐。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氛圍恰好、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中學生的性格培養也好、身心發展也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不錯的推動效果。當前的教育提出新課程、新理念,就中學體育教學而言,應該改變其目前呆板、不以學生為教育中心的師生關系。在新理念基礎之上的新型關系,更符合和貼近“以人為本”,在加強學生的人格、品德建設上發揮了更好的效用。[1]
自從新課標頒布以來,對于新型師生關系的含義概括為以下幾點:
1.師生之間平等、民主。
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關系里面,學生被動接受一切授予,像是無思想、無意識的學習機器。這樣的關系會逐漸腐蝕孩子的內心對學習新知識、培養體育興趣的渴求,無疑是在無形中主動放棄了本該以“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理念,只管盲目達成任務,實際上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成教學目標。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民主是首要且有現實意義的。中學生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應當有話語權,有主動意識和積極參與的理念。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轉換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在活躍的體育教學中,樹立平等關系。
2.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彼此理解與互愛互助。
消除師生之間仍舊存在的等級意識是建立新型關系的關鍵所在。老師不只是作為傳授知識的人才,更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師生之間應該自由的表達自己,向對方表示出誠意和關愛。在這兩個主體之間搭建友誼的橋梁,才能更好的將終身體育意識灌輸給學生。[2]
3.師生之間默契合作,效率高、質量好。
新型關系不是讓老師完全以學生為主體而達成高度統一,而是師生之間配合有度,在體育授課過程中有序的開展活動、高效得完成課標任務。學生懂得學習和尊重,老師懂得因人而異采取不同方式傳道授業解惑。
1.師生之間欠缺溝通
老師與學生情感幾乎零交流,老師冷漠的態度、學生消極的應對現象屢見不鮮。有些體育教師的認知水準不高,師生關系處理偏極端化。在出現問題學生的情況下,一些教師甚至采取打罵、體罰的手段來應對,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自尊,直接讓學生產生逆反與抵觸情緒,在體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勢必會造成更多阻礙。然而對于其他學生而言,也會讓他們對老師的印象大打折扣,產生害怕、疏遠的心理作用,對于他們的人際交往與社交能力均造成不同程度的降低。
還有一些教師對于散漫、無組織紀律性的學生采取坐視不管的態度。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的胡作非為的意識,還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體育教師應該熱愛體育,不僅自身熱愛,更應該引導學生追求。而這些現象的發生歸根結底都是師生之間極度缺乏交流。
2.應試教育下教學表象化
教學缺乏創新性,受應試制度的影響,體育教師遵循大綱和舊的教育體制,故步自封。作為教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下降,教學也僅僅作為一種職業的任務而存在。教育質量在老師的墨守成規下越來越差。受教師態度的影響,學生對體育的熱情也驟減,高年級學生在經歷一輪輪形式化的教學之后對體育產生了不在乎和拒絕的想法。這樣的教學對學生而言就是抹殺他們學習新知識、領悟人生樂趣的機會。
3.教師主導性太強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完全的指揮官,學生是被指揮的士兵。這種教師為主導型的教學長此以往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樂趣追尋,體育不再具備它存在的價值,學生在課程中的能力發揮與身心成長受到壓制。
1.深入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對于每一個學生,教師都應當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去接觸與了解。老師在學生眼中一直都是一種比較高大的形象,學生敬畏老師,因而不主動去靠近。老師應當首先打破這種僵局,主動接近每一個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潛質所在,激發他們的能力,激起學生的興趣,點燃他們的活力。對于問題學生,應該以理說服,以情動之,化解師生矛盾是使師生關系更近一步的第一步。
2.提升教學理念、以生為本
老師應該與時俱進,將素質教育的新理念銘記于心。走出陳舊的教育教學觀念,做到由教師主導向以生為本的轉化,尊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這種特殊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將其發揚光大。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注重他們的身心發展。給每一個學生在實踐活動和課堂教學中表現自己的機會,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頻率,使學生在體育課程中不僅學習了課本知識,還學到了與人溝通的社交技巧。[3]
3.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主張素質民主
以往的體育教學評價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體能或大或小存在差別。新課標將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結合在一起,并且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看重學生是否真正能夠活學活用,了解所學的真諦。這種不單純考究體能不僅僅主張結果的評價方式給予學生自信和陽光的心態。體育教師在這種考評過程中會逐漸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實現師生一家親的理想狀態。學生自然會慢慢喜歡上體育帶來的心理與身體上進步的成就感。
4.加強教師修養、改善形象
老師是一面旗幟,其形象與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文化素質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加強自我教育,提高自身能力與修養。教師不僅應該注重外在氣質,更應該注意內在涵養。有親和力學生才會樂意去與教師溝通,加強情感之間的來往。為人師表,要塑造一個健康、樂觀、積極的形象。
[1]洪開文.在新課改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科學大眾,2006,(09)
[2]靳雅姝.培養新型師生關系——學習新課標有感[J].中國科技信息,2006,(21)
[3]龔小玲.體育課程改革中新型師生關系建立的探討[J].體育師友,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