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羽楊莉菊
(1璧山區黨政信息中心,重慶 402760;2重慶商報,重慶 400042)
信息時代高校媒體保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田 羽1楊莉菊2
(1璧山區黨政信息中心,重慶 402760;2重慶商報,重慶 400042)
在信息時代,人類生存以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和分配為基礎。信息時代的來臨給高校校園媒體保密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本文用歷史文獻法、觀察法等質化研究方法,通過界定高校校園媒體需要保密的工作內容,指出高校校園媒體開展保密工作存在的問題,為校園媒體做好保密工作提出建議。
校園媒體;保密工作;問題;對策
由于校園媒體公開性的特征,校園媒體正在成為高校泄密的一個高頻出口,它也是我們保密工作中的一個長尾,無數的校園新聞積累是一個不可估量的黑洞。因此,在信息時代探討高校校園媒體保密工作對于保障保密工作有其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秘密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報刊、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的編輯、出版、印制、發行,廣播節目、電視節目、電影的制作和播放,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公共信息網絡及其他傳媒的信息編輯、發布,應當遵守有關保密規定。高校校園媒體需要保密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政府進行重大事項的決策之前,各級主管部門會向高校咨詢,并提供有關的帶密級的信息和材料讓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論證等;一些科研成果的判定及密級審定會邀請高校學者參與。這些文件材料的保密是高校保密的重要內容。
第二,高校高層次科研人員集中,是國家的科學研究的主陣地。高校內研發出的具有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的部分科研成果也屬于保密內容之一。
第三,高校的有關部門和專家、教師受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委托,參與各項考試的命題、擬定評分標準和答案的工作的有關情況都應在保密范圍之列。
第四,從高校自身工作開展來看,也有不少內部秘密和工作秘密。例如,尚未公開的人事調整、收入分配方案、職稱評定、案件調查和其他評議材料,學校突發事件處理以及各級領導交辦的要求保密的事項等。
校園媒體是學校的宣傳主陣地。但是,由于工作人員的意識、制度建構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校園媒體新聞保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一)校園媒體保密制度不完善
校園媒體沒有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保密制度,或者將保密制度束之高閣,成為一紙空文。由于不了解保密政策,采編人員違規報道涉密會議和活動的有關情況,采編過程擅自使用涉密資料,將涉密稿件擴大知曉范圍,重要敏感信息未經保密審查等都會造成泄密。
(二)部分工作人員保密意識淡薄
意識淡薄極易造成“無密可保”“有密難保”的現象出現。一是校園媒體工作人員缺乏保密意識,不能區分密與非密的界限或不了解保密范圍,不知道哪些事項可以報道、可以出版,哪些事項不能報道、不能出版,這是很多高校新聞傳媒從業人員的共同缺點。二是校內其他人員缺乏保密意識。例如,在接受校園媒體的采訪和報道時,把本不應該對外宣傳的情況全盤托出,或向媒體提供信息時不區分保密與非密的界限,甚至認為校園媒體是“自家人”,不存在泄密。
(三)數字傳播增加保密工作難度
互聯網的觸角遍及校園,網絡成為當前高校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學校的相關新聞信息都通過網絡對外傳播,學生、教師也有可能通過網絡將一些重要信息公布于世。由于網絡傳播不受時空限制,復制轉載容易,讓信息的覆蓋面和傳播速度增大,這些都給高校保密工作帶來了挑戰。
根據高校保密工作的特點,針對當前高校校園媒體保密工作存在的問題,高校要努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建立健全保密規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
針對當前存在的泄密隱患,工作中有必要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按照各級相關保密法規,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保密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值得一提的是,校園媒體要堅持自審和送審相結合的制度,加強新聞宣傳檢查督導,及時發現泄密苗頭。
(二)強化從業人員保密意識,使教育入腦入心
加強校園媒體從業人員的保密法規教育,是高校校園媒體必須加強的工作內容。例如,對校園媒體的新聞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保密教育,學習內容包括《保密法》《新聞出版保密規定》《關于新聞宣傳中必須遵守的若干保密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軍事新聞宣傳和軍事題材出版保密工作的通知》等。同時,可以有針對性地編發一些關于校園媒體保密工作的培訓材料。
(三)加強采供雙方共同合作,使紀律執行到位
新聞泄密既有校園媒體的責任,也有提供信息單位及作者的責任。要防止這種情形的出現,需要從校園媒體和被報道對象雙方入手。在接受校園媒體的報道時,高校二級單位和老師應明確公開的范圍和內容。校園媒體也要主動提醒供稿單位,如相關稿件是否涉密、是否經過保密審查等。
(四)注重多個層面管理防范,使泄密無從可能
校園媒體要積極應對信息時代的新形勢,按照國家貫徹新修訂的保密法標準,從多方面著手加強管理、注重防范;實行內外網分機,做到絕對的物理隔離,加強U盤等移動存儲介質的管理;對有故障的電腦原則上請專人上門服務,對淘汰的電腦實行集中回收保管,統一報廢處理。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保密工作面臨著更嚴峻的問題和挑戰。高校校園媒體是當前保密工作中容易被忽視的部分。發現校園媒體中存在的保密工作的漏洞,是研究信息時代高校校園媒體保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的最大意義。在新的信息時代下,高校校園媒體需要提高保密能力、增強保密意識,做好信息“守門人”的工作,真正做到滴水不漏,促進保密工作邁向新的臺階。
[1] 李娟.信息時代高校保密工作的思考與創新[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7):127-128.
[2] 游慶章.高校保密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28-94.
G647
A
1674-8883(2016)23-0204-01
田羽(1986—),女,重慶南川人,碩士研究生,從事編輯工作,研究方向:輿情信息和網絡傳播。楊莉菊(1989—),女,云南楚雄人,碩士研究生,從事新聞編輯工作,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和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