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華安
問題式學習(PBL)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傅華安
閱讀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利用問題式學習來組織課堂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強化英語閱讀的任務意識與合作意識,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文章就問題式學習(PBL)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問題式學習;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化及教師教育科研意識的增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也得到了持續的優化,課堂結構從最初以知識點輸入為中心的分段教學過渡到以語言理解為中心的整體化教學,學生一般可以在預設的框架內,通過教師的引領完成學習任務。然而,教師主導課堂的狀況在現階段英語教學中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特別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多強調預設而非生成,因而很難達到學生綜合技能提高的目標。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問題式學習模式,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和問題掛鉤,學生通過自學或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為解決這類問題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讓學生能基于問題解決來建構知識。
首先,教師針對閱讀文本材料提出問題,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隨后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資料收集、自學等工作,最后回到小組中進行充分的討論。這種方法使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
PBL并不是側重于問題本身的解決,其特點是打破單元界限,圍繞問題編制綜合課程,以塑造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理解獲取新知識、有效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癙BL” 教學法雖對于解決選定的重要內容是足夠廣泛和深入,但缺乏傳統教學的系統性。初學者即使用該法進行整合式教學,可能會出現由于沒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學生難以具備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探索能力。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應用問題式學習來提高英語閱讀課教學質量,值得我們共同探討。
PBL的學習途徑與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倡導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十分契合,其培養閱讀技能的方法與新課標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發展探究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要為學生獨立學習留有空間和時間,使學生有機會通過聯想、推理和歸納等思維活動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觀念一致。
結合教學實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PBL的實施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培養以交際表達為目標的綜合語言技能
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建構起來的知識是具備一定綜合性的知識,而PBL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則首先是促進學生交流表達能力的提高。其原因在于:PBL問題的提出及問題的討論需要學生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交流合作,這種合作顯然是以目標語言為主要交際手段的;PBL問題的解決途徑主要是學生研究學習議題,查找、抽取、組織信息,最終達成個性化的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有助于學生自主地組織回答的話語結構。以上兩點在一定意義上是交際教學的實踐性基礎。
2.發展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獨立思維能力
在常規教學中,學生信息的汲取與反饋離不開活躍的思維,但思維的層次常常有所不同。有時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感知、記憶、復述或應用上,至多是簡單地應答他人的問題、順著別人的思路進行推理。換言之,學生在教師的指引和暗示下推導出預期的知識,所有學生對知識意義的理解和表征應當是完全一致的。這類惰性的、不靈活的知識,只能在對付考試及新知識的學習中發揮作用,不能被靈活地遷移到復雜的實際問題之中。PBL的活動主線是解決問題,學生必須進行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如鑒定問題、分析問題、綜合資料及根據個人經驗進行回答。它的問題是開放式的,沒有標準答案,需要獨立思考。因此,PBL為學生提供了發展并實踐他們獨立思維能力的機會。
3.引導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和有效合作者
通過PBL可以看出,學習需要自我激勵、設置學習目標、獨立研究、自我引導。他們不僅需要將新建構的知識運用到復雜的問題解決之中,并且還要監控和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成為獨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學習者。此外,在PBL學習過程中,學生為解決真實性的實際問題而學習。由于問題的復雜性與答案的開放性,學習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他們要共享相關知識,共同處理可能出現的爭端。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依賴,共同承擔責任,進行積極的良性互動,相互交流想法,相互鼓勵和溝通。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使學生成為愿意合作也擅于合作的人。
“PBL” 問題學習法經常把閱讀課劃分為:讀前、讀中、讀后三個階段。
1.讀前階段
教師根據文章內容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預測文章問題,帶著問題進行思考,為正式閱讀做好充分準備。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Ten中的“Hometown Feelings”,學生可以根據標題設想和預測閱讀文本要表達什么樣的Hometown Feelings,同時可以提問一些外地學生對家鄉懷有怎樣的感情,從而進入本節課的閱讀文本。
2.讀中階段
學生通過尋文章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并且檢驗他們先前的預測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他們需要調整預先的答案。這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幫助,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閱讀教學整個活動中。
3.讀后階段
學生分析問題、闡述問題和對問題進行評價,通過對文章的深層次理解,重新構思關于事物、生活和世界的意義,并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從文章中獲取的新知識進行問題的解答,從而產生新觀點,同時通過相關的知識點的操練,達到鞏固和掌握語言知識的目的。
相對于其他社科類學科,英語主要強調的是語言素養的提高與交際能力的培養,因而PBL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其自身的特點,設計“問題”時有以下三方面要求:
1.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由師生共同完成,落實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一開始常常根據教師創設的問題來進行閱讀活動,但在閱讀及討論中往往會產生不可預見的、更為真實的問題,這需要師生共同來解決,并在解決中深化對材料的理解和強化目標語言的應用。實際教學中的“問題”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教師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提出導讀性問題,為學生的初讀設置任務;第二層次是學生在通曉基本內容的基礎上,針對材料的具體事實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在小組中進行討論;第三層次是教師或學生就材料主題進行拓展或挖掘,提出全體同學共同討論的問題。
例如,教學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一課時,教師在教學前提問:Are you buy on weekends?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等等。然后讓學生帶著2個問題:What is the common problem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ies?Who gives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problem?進行自主閱讀文本。最后,教師留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after-school activies?What should you to do relax?How should you make your children relax if you have your own children?等等問題,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2.問題的指向應強調相應的真實性,鼓勵學生將材料內容與真實世界相聯系
PBL的問題應當是真實的,與學生在實際或將來的生活中可能遭遇的情況相似。問題的真實性在激發學生思維參與方面常常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教學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問:Are robots important for our lives?How much help can robots bring us?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your own robots?等等問題。盡管在問答中有一些詞匯或語法障礙,但學生已經完全將注意力集中到了交際語言的意義上而非形式上了。
3.問題應強調一定的復雜性,促進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高層次、創造性地參與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離不開以雙向互動為特征的活動,一般說來,如果學生參與活動的動機不明確,參與方式機械、被動甚至有明顯的表演色彩,則對其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沒有幫助。聯系到實際教學中,普通教學活動中的教師設疑、學生答問及圍繞教師設問展開的小組討論、讓學生回答閱讀短文中直接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等都屬于淺層次的參與。PBL通過問題的提出及討論來促進學生進行思考乃至爭論,要求學生能獨立質疑,從現象中總結規律并進行自測、自評等活動,這無疑使學生進入了觀察、聯想、運用概念和判斷展開推理的思維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問題應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以激發學生高層次的創造性參與。例如,教學“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Why are more than three quarters of the population Chinese?等問題,讓學生運用綜合多方面知識進行回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問題式學習經常富有爭論與質疑,這是英語教師比較普遍的困惑,這源于問題式學習的思維能力的高要求與學生語言表達的現狀之間的矛盾。教師可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解決:一是給予學生充分的準備與討論時間,適度從旁指導,幫助學生掃除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二是鼓勵學生用不同方式進行表達,重視語言表達的意義而非形式,即問題復雜性的權重遠遠高于語言準確性的權重。
英語閱讀教學以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為主要目標,直接的傳遞和指令自然具有高效率,然而,當新課標將語言學習途徑定義為“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時,當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幫助學生發展探究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時,我們堅信,實施問題式學習所花的時間是有價值、有效率的,能大大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劉德儒.基于問題的學習在中小學的應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1):22-30.
[3]張建偉.基于問題式學習[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3).
(編輯:楊 迪)
G633.41
A
1671-0568(2016)33-0041-02
傅華安,浙江省紹興市袍江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