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磊
(江蘇省宿遷中學)
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研究
杜磊
(江蘇省宿遷中學)
在高考科目中英語分數占據很大比例,是高分數科目之一,因此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十分必要。而在英語教學中英語語文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英語本身的枯燥乏味要求老師必須采用更生動、有趣、新穎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高中英語;教學質量;語法問題
隨著我國進入全球化進程,英語對學生成長越來越重要,這就導致更多的學者對英語教學的關注與重視。不過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一直是爭議的重點內容,如何進行英語語法教學,語法教學是否有必要?這些問題都讓眾多教育學者感到迷茫。
1.缺少英語語法的教學意識
英語作為重點課程已有多年,不少老師認為英語是作為學生交際能力來進行學習的,語法對于學生利用英語交際來說并不重要,這也是因為老師們受到“交際教學法”的影響造成的。英語語法教學意識不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部分老師對新課改要求的錯誤理解,認為新課并不是重視英語語法教學,因此在課堂上淡化英語語法帶來的效果,簡單講解或者不講,這就造成學生對很多著名英語文章或者著作無法準確理解含義,在長期看不懂的情況下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直接影響英語成績以及未來的升學道路。
2.語法教學脫離實際,缺乏實踐性
學習英語枯燥無味,這是我國眾多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造成該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師在進行語法教學中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以及學習能力,大多選擇精講多練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無法讓學生擁有身臨其境的語境進行學習,更無法加深他們的知識點印象,長久下來對英語語法以及整個英語課程都毫無興趣,大大降低英語學習效率。
3.直接灌輸語法知識,教學毫無趣味性和生動性
不少英語老師嚴重受到傳統英語教學思想的影響,對語法知識的講解非常重視,對語法的實際應用缺少關注。因此在教學上選擇直接灌輸的方式教授學生,導致師生之間缺少交流,課堂沉悶。更因為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處于被動一方,不夠主動,直接影響英語學習效率以及語言的綜合能力。
1.生動設置語法教學情境化,提高語法教學的趣味性
擁有學習興趣才會渴望認識知識世界,渴望探索尋求真理,這是一種帶有情緒在內的自愿活動。學習英語知識以及語法知識更是如此,要引發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而新課改中表示灌輸語法知識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目標是將語法知識應用于實際真實的生活中,因此老師在教授語法知識時生動有趣的設置語法情景更有利于教學效果。
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進行語法教學的前提是學生擁有基礎語言材料,這樣學生才能夠正確、感性地分析語法情景教學中獲得的內容。但是感性材料不夠典型或者量不夠足就會導致學生無法正確將英語能力應用到其中。而設置語法情境時選擇就地取材,選擇和學生關系緊密的日常生活案例,更能夠促進學生帶入其中,理解其中的含義,降低學習難度,令學生容易獲取成功感,還能夠促進他們加深知識點記憶。
2.語法重點突出,精講易懂
突出與精講是相輔相成的,在語法教學中想要突出某部分重點就是對其進行精講。作為老師要知道課本中有哪些語法要點,這樣在進行課堂講解中就不會顯得毫無重點。而在教學中老師常常會舉一些例子,而這些例子往往來源于語法書或者參考書中,不少老師就直接照搬到課堂上講解起來,這樣就導致語法教學雖然內容豐富,可針對性不強,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法能力,甚至有可能抑制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在講解其中一個語法要點時,必須選擇合適且典型的例句,精簡例句才是最佳選擇,并不是越多或者越細才好。除此之外,老師在進行語法講解中還要盡量簡單明了,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講解,盡量避免復雜化或者使用太專業術語導致學生聽不懂。將簡單話語配合典型例子講解,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3.歸納法和演繹法相結合應用
所謂歸納法與演繹法是完全相反的兩個過程,歸納法是將特殊變為普通,而演繹法則是將普通變為特殊,而這兩種方法在英語語法教學應用中十分多見。新課改對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提出新要求,鼓勵學生主動嘗試、積極探索,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學習方式。同時倡導學生從眾多事例中主動進行歸納總結,而不是由老師直接告知最終結果。自我探索與研究更有利于激發潛在的學習欲望,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基礎。
4.以新帶舊,延伸舊知識點
在不斷完善的高中英語教材中發現,英語語法編排具有連續性以及反復性等特點。這就表示在講解語法要點時要重視以新帶舊,而不是純粹學習新知識,忘記鞏固與復習舊知識,在鞏固過程中加深對原有語法要點的理解。
提高英語成績來獲得更好升學機會就必須重視英語教學質量,這其中包括英語基礎知識、語法知識,語法實際應用技能等等,選擇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展現語法教學的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以及質量,如此才能為國家培養出真正的英語人才。
·編輯丁可楣